名校课件 新文化运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53826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课件 新文化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名校课件 新文化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名校课件 新文化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名校课件 新文化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名校课件 新文化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课件 新文化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课件 新文化运动.(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 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 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 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 夜夜不能忘 但愿花开早 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 开得许多香 新文化运动 背景 兴起 主要内容 意义 本课学习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一) 1914年9月25日,袁世凯颁发祭孔告令说:“孔子之道,亘 古常新,与天无极。” 28日,他身穿古装,率领文武百官到孔 庙,行三跪九叩之礼。12月23日冬至这天,他又穿起特制古祭 服,率百官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演出了尊孔复古的丑剧。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二) 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帝国主义者欣喜 若

2、狂,全国各基督教会纷纷“为国祈祷”,随后又 纷纷去山东曲阜“朝圣”,“欧美传教士游览泰岱 ,漫步孔林,磨挲断碣,低徊不忍去,登孔子庙 堂,雍雍肃肃,未有不鞠躬行进而去者”。 透视:袁世凯和帝国主义者的尊孔、 祭孔的表演,真实目的是什么? 独裁、专制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辛亥革命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西方自由、平 等、博爱的观念影 响强烈; 民族工业的发 展渴望民主政治, 以求资本主义的继 续发展。 袁世凯窃取 革命成果,妄图 尊孔复古、复辟 帝制; 帝国主义企 图进一步侵略和 控制中国。 新旧思潮 激烈冲突 时间时间标标志代表 人物 旗帜帜主要 阵阵地 1915年 9月 陈独秀在 上海创办

3、 青年杂 志(第 二期改名 为新青 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 适 鲁 迅 活动“争分夺秒” “民主” “科学” 新青 年杂 志 前期:(四提倡、四反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 1 1、提倡、提倡民主民主,反对专制,反对专制 2 2、提倡、提倡科学科学,反对迷信,反对迷信 3 3、提倡、提倡新道德新道德 , 反对旧道德反对旧道德 4 4、提倡、提倡新文学新文学 , 反对旧文学反对旧文学 (参看39页大字内容) 新文化运动内容(前期) 民 主 迷信 新道德 旧文学 专制 科 学 旧道德 新文学 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鲁 迅:吃人的礼教。 思考:为什

4、么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 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 理论核心和精神支柱,只有打倒儒家传 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 治与民主共和。 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增加了什么新内容? 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到中国。 *什么事件让中国的知识分子认识和开始研究马 克思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谁? 李大钊。 *他有什么代表作?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 维主义的胜利 认真阅读40至41 页的内容,快速回答 以下问题。 小 结 前期后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兴起 传播马克思

5、 主义思想 (十月革命后) 1915年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青 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和 后期在内容上你任务发 生了什么变化? 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影响? 温馨提示:从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和后期 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历史意义。 1、宣传民主与科学,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 识青年的觉醒。 2、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为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中 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3、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 运动。 1.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民主 平等 博爱 自由 科学 A. B. C. D. 2.连线题。将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贡

6、献连 起来。 陈独秀 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文化改良刍议 胡适 创作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庶民的胜利 李大钊 创办新青年;提出“科学”和“民主”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写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当时称民主为德先生,称科学 为赛先生),可以就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 一切黑暗。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是中国近代前期哪些派别的政治主张? (2)请按照材料顺序写出上述派别进行的重大探索活动的名称。 (3)

7、上述四则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请你指出 在学习内容上的变化趋势。 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文化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 进步知识分子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 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 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 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 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民主 科学 Democracy 德先生 Science 赛先生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 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

8、五常。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 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对旧礼教、旧道德攻击最猛烈的代表人物是谁?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 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文学作品揭露专 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 第一部白 话文小说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言文:“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白话文:“对不起,干不了。”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用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题目:请用文言文拟一份委婉拒绝别人的 电报 19191919年年 中国中国

9、 NEWSNEWS 社会社会 花絮花絮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 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 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 什么礼教呢?” 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自觉的女子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特 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 请问材料体现什么人觉醒起来了? 洋务运动 (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 ( 学习西方的思想)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 己的不足了。这点 子觉悟,一面算是 学问进步的原因, 一面也算是学问进 步的结果。第一期 ,先从器物上感觉 不足。第二期,是 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 文化根本上感觉不 足。-康有为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 论 鲁 迅 胡 适李大钊 陈独秀 1915年陈独秀在上 海创办 新青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