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经济的恢复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15315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方经济的恢复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方经济的恢复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方经济的恢复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方经济的恢复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方经济的恢复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方经济的恢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经济的恢复(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第二课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1 1、改革前北方的经济状况?、改革前北方的经济状况? (P34.1P34.1) 2 2、 改革后北方的经济状况改革后北方的经济状况 (P34.2P34.2) (1 1)原因)原因 (2 2)表现)表现 洛阳 二、繁盛的洛阳二、繁盛的洛阳 二、繁盛的洛阳:二、繁盛的洛阳: 1 1、洛阳的历史概况及城市变迁:、洛阳的历史概况及城市变迁: 思考思考1 1:历史上的洛阳是怎么样的?:历史上的洛阳是怎么样的? 试回顾他曾经作过哪几个王朝的都城试回顾他曾经作过哪几个王朝的都城 ? 思考思考2 2:为了洛阳的重新繁盛

2、孝文帝:为了洛阳的重新繁盛孝文帝 做了哪些积极的贡献?结果?做了哪些积极的贡献?结果? 北魏的洛阳,城西有大市,市内有钟鼓,开市、 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 收的官吏。 市场上金银、锦绣、瓷器、漆器,应 有尽有。全城十多万户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 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城南 有“四夷馆”,专供外来商人居住。馆舍房子整齐 ,路旁栽种着青槐绿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 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 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 经商。 1、据下列材料概括洛阳商业繁荣的表现? 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商人实力雄厚,中外贸易繁荣 白

3、 马 寺 2、阅读P353 回答洛阳为什么是一个国际 性商业城市? 三、北方民族大融合三、北方民族大融合 1、五胡的南迁? 匈 奴 鲜卑 羯 氐 羌 2、民族大融合有哪些表现? (P35倒数3段) 3、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P35倒数1段P36第1段) 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 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 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 。 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

4、文化的吸收。这 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 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 融合均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以汉族为核心发生。发生。 知识拓展 : 注意:注意:民族融合民族融合 1 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 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 2)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 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 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

5、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 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1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我国北方流行“宁可少 好,不可多恶恶”、“顷顷不比亩亩善”,的谚语谚语 ,这这 表明( ) A北方农农民好逸恶劳恶劳 ,不愿意耕种较较多的土 地 B均田制下平均分配土地扼杀杀了农农民耕种土 地的积积极性 C北方农农民注意精耕细细作和耕作的功效 D北方贫贫瘠的土地比肥沃的土地多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龙门 石窟佛像造 型呈现汉现汉 化的风风格,这这反映了( ) A佛教的传传入 B疆域的扩扩大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统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佛像的变 化产生在迁都洛阳后,说明

6、孝文帝推行汉化 的措施效果明显,这体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 答案: C 3陈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测之后记记中说说:“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 ,注入中原文化颓废颓废 之躯,旧染既除,新机 重启,扩扩大恢张张,遂能别创别创 空前之世局 。”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 ) A为为唐朝大一统统和文化繁荣(为为重新走向国 家统统一)奠定了基础础 B促进进了民族大融合 C促进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经济 的恢复和发发展 D为为中原文化输输入了新鲜鲜血液 公元前公元前4 4世纪的商鞅变法和公元世纪的商鞅变法和公元5 5世纪的北魏世纪的北魏 孝文帝改革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孝文帝改革在中国古

7、代史上有着特殊而重要的 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就背景和实质而言,两次变法或改革有)就背景和实质而言,两次变法或改革有 何相似之处?何相似之处? 背景:都处在分裂割据、社会动荡的时代; 都面临着增强国力,击败外敌的任务; 都有国君或皇帝的大力支持。 实质:都是封建化性质的改革 2 2)两次变法或改革中都有一些对后世有)两次变法或改革中都有一些对后世有 着深远影响的开创性举措,试就经济方着深远影响的开创性举措,试就经济方 面的措施加以说明面的措施加以说明。 (2)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封建社 会的经济基础。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进一步完善了 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利于增加国家收入、缓和阶 级矛盾,对后世影响深远。 3 3)两次变法或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影响?)两次变法或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影响? 都增强了国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 社会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