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47966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14335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47966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47966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47966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47966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47966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4796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47966(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贾国栋 flgdjia 华南理工大学 主要内容 w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教学模式部分 w 基于校园网教学模式的构成 l教学环境/媒体与设备/教材/学生/教师 w 基于校园网的教学实践与评估 w 基于校园网教学的优势及注意的问题 w 教学参考资源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四、教学模式 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 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 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 主式学习方向发展。新的教学

2、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 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 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 体地位。新教学模式在技术上应体现交互性、可实现性和 易于操作性。另外,新教学模式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和合理继承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优秀 部分。 各高等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生情况,设计出适 合本校情况的基于单机或局域网以及校园网的多媒体听说 教学模式,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听说教 学和训练。读写译课程的教学既可在课堂进行,也可在计 算机上进行。但是,无论是上机学习,还是课堂学习,各 校都应安排足够的教师进行指导或讲授。 教学模式改革

3、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 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教学模式应 能使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学习,能够弥 补传统课堂听说训练的不足,能够随时记录、了解、检测 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与辅导情况,从而能督促 学生积极学习,促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与其他应用能力 有较快提高。 为促进教学模式的有效改革,应加大学生通过计算机 学习英语课程学时或学分数所占的比例。建议学生在计算 机上学习所获学分的比例应占英语学习总学分的30% 50%。 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 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 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

4、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 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 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具体实施可参考附1: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 体教学模式。(763字,约占1/6) 附1: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 学模式 附2: 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学习过程 2.基于校园网教学模式的 构成 2.1 教 学 平 台 大 学 英 语 网 络 教 学 平 台 互 联 网 环 境 校 园 网 环 境 成绩分析系统 教学/学习管理系统 注册选课系统 分级测试系统 评估反馈系统 在线学习记录系统 教学/学习系统 非实时讨论系统 多媒体课件系统 实时辅导系统 作业提交管理系统 在线测试系统 教学

5、/学习资源库 中外相关课件库 多媒体素材库 文化/学习策略库 英语语料库 教学研究/试题库 教学网站 教学网站主要内容 w 教学大纲 w 教学计划(学年/学期) w 教学进度表 w 英语能力描述表(Cando Statements) w 考试大纲 w 教师教学网页 w 学生交流园地 w 学生作品/作业展示 w 考试分析讲评 2.2 教学媒体与设备 w 学校计算中心/语言实验中心 w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w 学院多媒教室/实验室 w 学生宿舍 2.2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学 校校 计计 算算 中中 心心 2.2 教学媒体与设备 图图 书书 馆馆 电电 子子 阅阅 览览 室室 2.2 教学媒体与设备

6、学学 生生 宿宿 舍舍 学学 习习 环环 境境 互互 联联 网网 互互 联联 网网 中心服务器 多媒体语言中心 图书馆电子阅览中心 自主学习中心 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 投影型教室 学院学习中心 支撑大学英语教学的支撑大学英语教学的 媒体与设备媒体与设备 2.3 立体化教材 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要求所使用的教材是 立体化教材,即应包括文字版,网络版 ,学生用光盘版,教师用电子教案,教 学平台。 2.3 立体化教材 演示: 大学体验英语网络版(综合与扩展教程) 大学体验英语光盘(学生用) 大学体验英语电子教案(教师用) 大学体验英语视听说系统 大学体验英语网络教学平台 2.4 学生 w 学生是教学过程

7、的中心和主体,是知 识的主动探求者、技能的实践者、教学 过程的参与者、问题的提出(或解答) 者、学习困难的征服者、学习过程及结 果的合作评估者。 w 当然,学生的这些作用应通过教师所设 计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及与教师的互动 中实现的。 2.5 教师 w 在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程 宏观设计者、是课程教学大纲的参与制 定者、具体教学任务的设计者、教学材 料的提供者、教学过程的示范者和咨询 者、教学进度的监控者、学生学习困难 时的鼓励者、教学结果的评估者、教学 效果的研究者。 w 专家意见 3 基于校园网教学实践与 评估 w 3.1 教学实践 n以级教学循环为例 n以单元教学循环为例 w 3

8、.2 教学评估 n形成性评估 n终结性评估 未通过 校园网/互联网系统 教学/学习管理系统 2参加在线诊断测试 3进入相应级别学习 1学生网上注册选课 4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 通过 5进入高一级别学习 教学/学习资源库 教学/学习系统 教 师 作业提交/批改 网上实时辅导非实时讨论 在线自我测试教学网站 学 生学 生学 生 3.1 级 循 环 教 学 过 程 3.1 单元循环 w 教师设计学习任务(语言知识/语言技能) w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并提供教学资源 w 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中心) w 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组织双人或小组活动 w 学生以个人,双人,小组等形式汇报学习任务 w 教师对学生

9、的表现作出评估及反馈,提建议 w 教师根据本单元的小结设计下一教学单元 例: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3册第2单元。 口语-海报;口语-名片;口语-贺卡;实用写作;写作-;写作- 自主学习与教师辅导 3.2 教学评估 五、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 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 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 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教学评估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 形成性评估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 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各校通过

10、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 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 学生有效地学习。这种形成性评估在实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点的多媒体教学中 尤为重要(推荐性的评估表见附件二)。 终结性评估是指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这种考试应以评价学生的英 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不应以学生所获得的读写译考试成绩来代替或平衡听说成 绩,反之亦然。 对于目标要求的评估,各校可以根据课程要求中一般要求、较高要求 或更高要求单独命题组织考试,也可以实行地区或校际联考,也可以参加全国统 一考试。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要充分考核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尤其是口头和书面的

11、表达能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应将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估作为学校教学 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527字/4863字) 3.2 教学评估 w 3.2.1 形成性评估 n学生自我评估或互评(评估量表/学习档案) n教师对学生评估(课上/课下) n教学软件或平台对学生的评估 n教务部门对学生评估 w 3.2.2 终结性评估 n各级评估(学业考试口试,笔试) n结业评估(学校/地区/国家) 4 优势与应注意的问题 w 4.1 优势 n实现个性化教学(学生与计算机;学生与老师) n语言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更加充分与牢固 n学会用英语去做事/实用能力的培养 n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形成 n教学规范化

12、(大纲/计划/进度/ 评估) n教学内容生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n实现学生非定时、多地点学习 n教师的解放 4 优势与应注意的问题 w 4.2 应注意的问题 n教师思想意识的转变(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 ) n教师教学设计、教育技术等培训 n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教学与引导 n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选择 n教学环境的设计与教学设备选择 n与教务处、网络中心、教育技术中心合作 5 参考教学资源 w 5.1 学术文章 n国内主要外语学术期刊1999-2003文章63篇,内容 涉及基于网络的英语教学,教学模式,教学评估, 测试; n国外主要外语学术期刊1999-2003文章17篇。 n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

13、外语与外语教学 nCALL(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nEducational Technology n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nSystem n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nTESOL 5 参考教学资源 w 5.2 学术著作 n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David Nunan n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David Nunan nNetwork-based language teac

14、hing: concepts and practice, Mark Warschauer and Richard Kern nInternet for English teaching, Mark Warschauer n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 David Crystal nHow to use the Internet in ELT, Deda Teeler n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 n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 n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 n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 n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案例精选 5 参考教学资源 w 5.3 网上资源 nLang

15、uage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http:/llt.msu.edu/default.html) n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http:/iteslj.org/) nTESL-EJ (http:/www-writing.berkeley.edu/TESL-EJ) nJournal of Interactive Media in Education (http:/www-jime.open.ac.uk) nTeaching English with Technology (http:/iatefl.org.pl/call/callnl.htm) n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 nBritannica Online ( nMS Encarta ( nLibrary of Congress (http:/www.loc.gov/) nAsia TEFL (http:/www.asiatefl.org/) n中国大学外语教学科研网( n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n外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Elsevier Online/Kluwer Online/) n教育技术通讯( http:/ n中国远程教育( http:/ 谢谢!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