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714090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DF 页数:88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位代码 ! Q 鱼圣墨 学号1 1 2 0 0 8 3 2 6 0 0 2 1 7 5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模式研究 论文作者:赵永敢 指导教师:王龙昌教授 逢焕成研究员 学科专业:生态学 研究方向:生态农业与生态工程 提交论文日期:2 0 11 年5 月2 日 论文答辩日期:2 0 11 年5 月2 8 日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中国重庆 S o u t h w e s tU n i v e r s i t yM a s t e r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S t u d yo nr e s o u r c e - s a v i n gm o d e l s

2、o ff a r m i n gs y s t e mi n S o u t h w e s t e r nC h i n a C a n d i d a t e :Z H A OY o n g - g a n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W A N GL o n g - c h a n g P r o f P A N GH u a n c h e n g S p e c i a l i t y :E c 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F i e l d :E c o l o g i c a lA g r i c u l t u r ea n

3、dE c o l o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C h o n g q i n g C h i n a M a y ,2 0 11 本研究受公益性行业( 农业) 科研专项“资源节约 型农作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 2 0 0 8 0 3 0 2 8 ) 资助。 独创性声明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 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 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 谢。 学位论文作者:糸好稻 签字日期:少ff 年r 月乡汐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

4、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筹)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尔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签字日期: 山f f 年f 月如日签字日期:7 p 吖年厂月罗。日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I 第一章绪论l 1 1研究背景1 1 2 研究目的和意义2 1 3国内外研究进展2 1 3 1

5、国外相关研究进展2 1 3 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5 1 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7 1 4 1研究内容7 1 4 2 研究方法7 1 4 3 技术路线7 第二章西南地区农业资源特点与农作制演变特征9 2 1西南地区农业资源特点9 2 1 1 光温资源特点9 2 1 2 水资源特点9 2 1 3 耕地资源特点1 l 2 1 4 肥料资源特点13 2 2 西南地区农作制演变特征一15 2 2 1农业生产高产化趋向明显1 5 2 2 2 农业生产资源成本向高耗方向演变1 6 2 2 3农业结构由“以农为主”向“农牧结合”方向发展18 2 2 4 种植业结构由“以粮为主”向“粮经并重、追求效益”方

6、向演变2 0 2 2 5 种植模式向多样化方向演变2 2 2 2 6 农业总体效益与农民收入向追求“高效益”方向演变2 3 2 3 小结2 6 第三章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潜力与制约因素2 7 3 1节地农作制发展潜力,2 7 3 1 1耕地复种指数挖掘潜力2 7 3 1 2 单位耕地产值提高潜力2 7 3 1 3 中低产田改造潜力2 8 3 1 4 占补耕地盘活潜力2 8 3 2 节水农作制发展潜力2 9 3 2 1水资源可利用潜力2 9 3 2 2田间灌溉节水潜力2 9 3 2 3 水分生产效率节水潜力3 0 3 2 4 灌渠输配系统节水潜力3 1 3 3 节肥农作制发展潜力31 3

7、 3 1 单位耕地耗肥节约潜力3 1 3 3 2 肥料高效利用节约潜力3 2 3 3 3有机肥资源利用潜力3 2 3 4 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的制约因素3 3 3 4 1 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脆弱3 3 3 4 2 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工程型缺水严重,季节性干旱多发3 3 3 4 3 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水利条件亟需改善3 4 3 4 4 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模式多样,农产品品质不高3 4 3 4 5 机械化生产滞后,农业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3 5 3 4 6 种植业效益低,农户积极性下降,土地撂荒现象严重3 5 3 5 小结3 6 第四章西

8、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途径3 7 4 1 节地农作制发展途径3 7 4 1 1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目的集约高产农业技术3 7 4 1 2以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为重点的立体农业技术3 8 4 1 3 以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为核心的间套轮作模式3 8 4 2 节水农作制发展途径3 9 4 2 1 以保水保土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3 9 4 2 2 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的节灌与集雨补灌技术4 0 4 2 3以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为重点的化学抗旱保水技术4 0 4 3 节肥农作制发展途径4 0 4 3 1以作物残茬高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还田技术4 l 4 3 2 以肥料均衡施用为重点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4 1

9、 4 3 3以合理间套轮作为核心的生物梯化措施4 2 4 3 4 以提升土壤肥力为核心的冬季绿肥生产措施4 2 4 4 小结4 3 第五章西南地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主导模式4 5 5 1节地农作制主导模式4 5 5 1 1 冬闲田利用模式4 5 5 1 2 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模式4 5 5 1 3 旱地三熟三作或三熟四作种植模式4 5 5 1 4 稻田新三熟制模式4 6 5 1 5 其它节地模式4 7 5 2 节水农作制主导模式4 8 5 2 1 集水农业模式4 8 5 2 2 保护性耕作模式4 9 5 2 3两季田固定厢沟双免耕模式4 9 5 2 4 现代农业节灌技术模式5 0 5 2 5 其

10、它节水模式5 0 5 3 节肥农作制主导模式5 2 5 3 1草田轮作模式5 2 5 3 2 秸秆还田模式5 2 5 3 3 “小麦玉米大豆”模式5 3 5 3 4 旱地四熟种植模式5 3 5 3 5 其它节肥模式5 4 5 4 小结5 5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5 7 6 1 结论一5 7 6 2 讨论5 8 参考文献一6 1 至殳谢6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6 9 摘要 摘要 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是农作制的发展和延伸。随着资源不断被消耗,农业资源供需矛盾不 断被激化,资源节约型农作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我国西南地区人地矛盾加剧、 工程型缺水突出、季节性干旱严重、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状,从光、温、水、耕地、肥料等 农业资源特点出发,通过统计资料数据与文献资料数据,在分析耕地资源、水资源和肥料资 源三个方面的利用现状基础上,研究了该区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发展的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 探讨了资源节约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