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讲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2992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讲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讲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讲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讲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讲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讲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讲述(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美术简史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15世纪时,政治、宗教动乱和英国入侵使法国 分裂为三部分:英国占领下的北部地区;以第 戎为中心,佛兰德斯为领地的勃艮第;太子查 理偏安一隅的布尔日。法兰西君主们几乎无一 例外地喜爱和庇护艺术,终使佛兰德斯文艺复 兴浪潮沿塞纳河南下,并在第戎、里昂、阿维 尼翁扩展开来。作为哥特艺术的故乡,法国早 就在建筑上赋予过宗教艺术最崇高的表现力, 此时,尽管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如醉如痴 ,艺术家们却能不忘传统,熔法国、佛兰德斯 、意大利艺术的动人之处于一炉,产生出自己 的杰作。 在11至12世纪,法国东部的勃艮第公国在建筑 与雕刻上有重要的发展,

2、其主要成就是体现了 罗马式艺术风格,但由于它的地理特点,逐渐形 成了自己的面貌,被称之勃艮第艺术学派。作为 这一学派在建筑上的重要标志,是法国克吕尼修 道院。1088年至1130年间,这座修道院内的大 礼拜堂进行了第三次重建,历史上把这座大礼拜 堂称作法国罗马式建筑的开端。修道院建筑在 法国是很广泛的,有些教派通常在院内的东西两 端增设了横厅和祭坛。为了收藏圣物或圣骸,还 在圣坛的外侧,按照放射形状建造几个凸出的小 礼拜堂,有的把这种小礼拜堂造在横厅的东侧, 以和圣坛相平行。 作为勃艮第学派的雕塑,现 在唯有15世纪完成的本图所示这一座庙墓组雕 为最有代表性了。 它是勃艮第公爵的墓葬纪念性雕塑

3、,在法 国中世纪雕塑艺术中较为特殊,具有中世 纪写实艺术的典型特点。 组雕是用石灰石雕凿的,人物全部为等身 大,采用入葬的行列形式,两边共有8个修 士抬着躺在木床上的公爵的模拟遗体。 遗体的脚后安放着一只象征爵徽的狮子 形象。所有石雕像都用金箔镶贴,再用黑 色涂绘修士的僧衣,其余部位则用彩绘。 组雕全高180厘米,长265厘米。它是法国 中世纪王室陵墓雕像的特殊艺术品。 吕特 勃艮第最出色的雕刻家斯吕特(1350 1406)在无畏者菲利浦陵上表现出非凡 的才能,尚波莫尔修道院正门上的供 养人与圣母子、该院群雕六先知 都是他慷慨激昂之作,深刻的心理描写 使他成为15世纪艺术中写实主义潮流的 主要

4、代表。 柯隆波 图尔的雕塑家们完成了从复兴向古典的 过渡,柯隆波(14311512)的圣乔 治屠龙以及他在南特大教堂和弗朗索 瓦二世陵的雕像都以不失高雅的强劲力 度表明这位艺术家不仅具有高度表现力 ,而且还追求人物形象的完美。 古戎 15、16世纪法国雕塑的普遍特点是极强的装饰 性,它们是为建筑而创作的,并与建筑物的线 条融为一体,这在古戎(15101572)的作 品中得到最好的体现。卢浮宫的女像柱、 带鹿的狄安娜和枫丹白露王宫的装饰浮雕 ,都造型精美,线条典雅,样式主义的肉感带 上了古希腊高贵的形。如果说他29岁时的作品 德伯雷兹墓在细节上尚有佛罗伦萨的些许 影响,那么,10年之后的巴黎圣洁

5、者喷泉浮雕 仙女已是最古典不过了。流畅的曲线,被 水浸湿的衣裙使古代秀美修长的女人体得以重 视。 仙女 该该浮雕是法国文艺艺复兴时兴时 期最著名的雕塑家 古戎为为“无辜者之泉”创创作的装饰饰性浮雕作品, 也是作者所有作品中最令世人所称道的。这样这样 的浮雕共有六块块,题题材取自希腊神话话中山林水 泽泽女神的形象。这这些仙女们们正在汲取清泉,水 中似乎映出了她们们的倒影;她们们的身材丰满满而 优优美,起伏微妙,凹凸自然,姿态态婀娜多姿, 却毫无弱不禁风风之感,人物造型充满满了活力。 虽虽然每个人物形象都被安排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间 中,但让让人感到转动转动 自由,毫无局促之意;女 神们们有着不同的姿

6、势势,柔和、轻轻快而富有韵律 ,充满满音乐乐的节节奏感。 特别别令人赞叹赞叹 的是作品中对对人物衣衫的 刻画,那些薄薄的衣衫仿佛已经经被水浸 湿,紧紧紧紧 裹着女神们们那富有青春活力的 身体,衣褶细腻细腻 流畅畅,犹如是水中荡荡起 的涟涟漪一样优样优 美,将女性的韵味展现现得 淋漓尽致。这这是通过这过这 些优优美的线线条和 迷人的起伏,山林水泽泽女神们们被表现现得 个个如出水芙蓉,风风姿秀逸。这这些充满满 青春活力的美丽丽形象,是对对中世纪纪禁欲 主义义思想的冲击击,是对对人、对对自然的赞赞 美,意味深远远,不愧是一件著名的传传世 杰作。 彼隆 雕塑大师彼隆(15341590)26岁便以亨利

7、二世圣心碑反映出法国艺术的主要倾向。两年 之后,他在亨利二世陵上再显身手,墓上的王 后跪像给人以意大利式的美感,下面的死者卧 像则具北方精神和哥特习惯。宗教感情、忠实 信念、对人生短促的慨叹,都得到简洁有力的 宣泄。掌玺大臣彼拉格亡妻墓是彼隆的晚年之 作,上面的彼拉格跪像深沉雅逸,浮雕基督 下架的手法更强劲近乎痉挛,是意大利古典 题材与法国传统的完美结合。 夏隆东 位于意大利与西班牙中间的普罗旺斯地区由于 15世纪法国国王定都斯、教皇定都阿维尼翁而 成为各种文化的汇聚之处。哀悼基督图便 出自普罗旺斯画派名家夏隆东(1447年后在阿 维尼翁)之手。画中人物特点鲜明,圣母那悲 痛欲绝的姿态动人心弦

8、。画家巧妙地利手黑衣 下摆和基督僵直的躯体把5个人物联在一起, 具有哥特晚期风格的线条和夸张手法与佛兰德 斯迥异,给人以新鲜、生动之感。 圣 母 加 冕 礼 这一幅壁画在宗教画史上评价很高,被尊称为圣 画。它把天堂与尘世以一层水平状的白云划分 开,天堂占了画面的极大部分,而尘世,则用灰调 子来描绘,在这狭长的地带又被分为人间和地狱 两个部分,获救的人在左,受惩者在右。在这两 部分的中央有一直竖的巨大耶稣受难像,它高耸 入顶部的蓝色大气中,与天堂相联接。 在上半 部,中间的圣母正在接受加冕,两旁为上帝的使 者。马利亚的头顶上翱翔着代表圣灵的白色鸽 子。此处自下而上划出一条鲜明的中轴线。两 边对称

9、地增添了许多神、圣者与已升入天堂的 使徒的形象。 马利亚身穿的那件铺地的白貂皮 镶边外衣,画得很出色。它呈弧形在云海上面组 成一个椭圆形,与下面的蓝色大气形成明显的界 限。尽管画家竭尽细腻之能事,圣母的花缎锦袍 与两边圣者的红色披风,由于过多皱褶,还是显 得僵硬呆板。 为了让色调从视觉上取得平衡,画家用橙 色调在画面的顶端描绘了一些天使军。 这样,上方的暖色调连成了一片,与下方的 蓝色调相对照,大大增强了下端灰调子的 浮动效果。为求色彩的强烈对比,夏隆东 在这幅壁画上成功地采用了金黄色、橙 色、红色、蓝色、绿色、白色和灰色调, 暗示人类是受到辉煌的神的世界的控制 的。人的命运是受神及其势力摆布

10、的。 富盖 在罗瓦尔河谷中以手抄本插图和教堂玻璃画为 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国艺术在15世纪下半叶卓有 成就,图尔的富盖(14201480)所绘的谢 瓦利埃祈祷书和默伦双联祭坛画使法 国艺术别开生面。圣母子严格多变的几何 形和色彩的抽象化既反映了画家卓越的想象力 ,也标志着法国趣味向古典主义发展。 他的另 两幅代表作查理七世和德于格尔森像 则证明这位杰出的肖像画家不管在手抄本上, 还是在木板上,不管是使用胶彩还是油彩,都 同样得心应手。 枫丹白露画派 在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绘画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枫丹白露画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都以意大 利绘画大师的绘画杰作为楷模,他们也经常与 服务于法国宫廷的意大利

11、画家们相往还。 以现实主义肖像画著称的法国重要画家就有 让富盖、让老克埃等人,而尤以后者为最负 盛名。让克鲁埃父子三代都是画家,而且都以 肖像画闻名于画坛。其子让克鲁埃的名声要高 于其父。为了区别其父子的作品,一般习惯上 称作“老克鲁埃“与“小克鲁埃“。这一幅具有肖 像性的神话题材的油画沐浴的女人则是让 小克鲁埃的儿子,弗朗梭瓦克鲁埃(约1516- 1572)的杰作之一。 埃丝特蕾姐妹的作者已不得而知。画中裸 体的卡芭利埃尔、埃丝特蕾是国王亨利四世的 宠姬,1599年因难产身亡。画面表现两姐妹正 在大床的帷幕之中梳妆打扮,房间深处一位衣 着华丽的妇女正在大壁炉前缝纫。人物手捏乳 房的动作暗示着

12、贵妃期望怀孕得子。画家对细 部描绘的热衷,以及远近人物大小悬殊的夸张 手法,都极好地体现出北派的写实传统。同时 ,画家又巧妙地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解剖和透视 上的成就,人物的手画得尤其精彩,富有变化 并极具神情。人体虽无剧烈动作,却塑造得结 实充分,细致动人。这种以人物的静止状态起 到象征作用的手法将在下一世纪的法国绘画中 得到发展。 枫丹白露画派杰出的佚名作品还有猎 神狄安娜、慈爱。它们通过加以 女性化的米开朗基罗式人体和长颈长身 的女神形象代表着该时代风格。表现出 相当诱人的新鲜感。维纳斯的梳妆 则是稍晚一些的作品,它标志着法国画 家对技巧的纯熟运用,对于微妙明暗关 系和人体肉感的表现已与意大

13、利样式主 义难分伯仲。 戴安娜是阿波罗的孪生姐妹,她的希腊名叫阿 耳忒弥斯,又称月神。她的唯一爱好就是狩猎 ,因此人们又称她为狩猎女神。在这幅画中描 绘戴安娜出巡狩猎。实际上画家只是借神话人 物描绘人间美女的姿色。这种表现形式和造型 特色均来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传统,是在意大利 画家的影响下形成的,史称枫丹白露画派。 克洛埃父子 此时的法国肖像画有令人赞叹的成就,成为法 国画派以精湛的写实功力消化外来影响的结晶 。其天才代表是弗朗索瓦克洛埃(约1505 1572)。从父亲处学到的佛兰德斯绘画技巧构 成了克洛埃艺术的主调,对意大荷兰、德国艺 术的注意更使其博大精深。老克洛埃的名作 弗朗索瓦一世像中对

14、手的刻画要比画中其他 部分精彩得多,使得美术史家推断它应为小克 洛埃的手笔。1541年,小克洛埃继其父担任宫 廷画师,画了大批黑、褐炭笔素描肖像,人物 神情各异、性格毕现,线条的洗炼生动实为欧 洲的艺术奇葩。 弗 朗 索 瓦 一 世 像 画上的法王法兰西斯一世穿着豪华,仪态潇洒 ,尤其是他的两只手,作成骑士般的风度(法 王被号称“骑士国王“)。华丽的绸缎大袍加强 了形象的华贵气度。色彩较精细,衣服的绸缎 质感画得很出色,银灰色调子上又添深紫、深 黄、深蓝,衣服上的光泽给人以一种寒冷感。 法王长着一对细小的眼睛,斜视画外,尖尖的 下巴颏,使他的长相与身上的宽袍极不协调。 表情更显得奸诈有余,仁厚

15、不足。据历史记载 ,百姓对这位国王没有好感。他有多种绰号: 阴谋家、沽名钓誉之徒、登徒子、野心家等等 ,不一而足。画家着力于现实主义的描绘,形 象的真实性格自然跃于画上。 奥 地 利 的 伊 丽 莎 白 油画弗朗索瓦一世像、奥地利的伊丽莎 白在画风的稳健、工细以及每一局部的完整 和笔触的精致上,都不愧为法国画派的代表。 国王甲胄和坐骑的金丝银线、王后佩戴的颗颗 珍珠、薄如蝉翼的复杂花边,都交代得一清二 楚,而整幅作品又并不因此失去宏伟之气。精 美的服饰反衬出气宇轩昂的骑者和沉静娴雅的 女性,并使他们带上略微抽象的宫廷象征主义 。 沐 浴 的 普 瓦 提 埃 狄 安 娜 这里的“狄安娜“,实际上

16、是描绘查理九世的情 人马利亚图舍的肖像。这种介乎肖像与风俗情 节之间的油画风格,乃是当时宫廷好尚的趣味 。宫廷显贵(尤其妇女)喜欢打扮成古代传说 人物被人描绘,以示高贵或美丽。这一幅肖像 的风俗细节要更多一些,如背景展现在一间豪 华的闺房中,远处有女仆在收拾屋子。浴女展 示在前景的浴缸里。她裸着上身,脸朝画外, 作出被画的姿态。她右手执一羽管笔,似乎在 书写中偶尔思考着,显得十分做作。左侧背阴 处有一正在哺育的保姆正朝向她。为了表现房 间的昏暗,保姆形象的受光面很微弱。浴缸边 上搭着一张纸,显然是供贵妇书写用。 这种以肖像特征为主的情节性绘画,给人以不 伦不类的印象。为了加强画的叙述性效果,画 家还在浴女一侧的后面画了一个正在偷窃浴缸 搁板上的水果的小男孩(也许是神话中阿克泰 翁偷窥狄安娜沐浴情节的演化)。室内的陈设 被描绘得很仔细,尤其是前景上的帷幕,画得 极富质感,使这幅画俨然一幕舞台剧。由于肖 像性质减弱了,画家可以肆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