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常见病毒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12547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59 大小:9.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常见病毒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七常见病毒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七常见病毒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七常见病毒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七常见病毒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常见病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常见病毒(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59 第七章第七章 常见病毒常见病毒 第一节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 2/159 简称流感病毒,是流感的病原体。 19181919年期间的大流行全球有2000万人死 于流感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3/159 生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 n n 球形或球形或者丝状,者丝状,80120nm80120nm,单链,单链RNARNA 病毒,有包膜病毒,有包膜 4/159 结构:结构: n n 内层内层核心:核心: RNARNA,核蛋白,核蛋白 n n 中层中层基质蛋白基质蛋白 ,维持形态,调控,维持形态,调控 酶活性酶活性 n n 外层外层脂质双层脂质双层 ,镶嵌蛋白:血凝,镶嵌蛋白

2、:血凝 素素HAHA和神经氨酸酶和神经氨酸酶 NANA 5/159 n n HAHA的主要功能的主要功能 uu凝聚红细胞凝聚红细胞 uu吸附宿主细胞吸附宿主细胞 uu主要中和抗原主要中和抗原 n n HAHA抗原结构易发生变异抗原结构易发生变异 血凝素血凝素(HAHA) 6/159 n n 能水解红细胞表面的神经氨分子能水解红细胞表面的神经氨分子。 n n 功能功能 uu参与病毒释放参与病毒释放 uu促进病毒扩散促进病毒扩散 神经氨酸酶神经氨酸酶(NANA) 7/159 根据核蛋白和M蛋白的不同,分为三 型: 甲型: HA、NA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 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根据HA、NA的不同

3、分为若干亚型。 乙型: 对人类致病性较低; 丙型: 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 上呼吸道感染,很少造成流行。 分型与变异分型与变异 8/159 抗原漂移抗原漂移 抗原转变抗原转变 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属于量变,即亚型 内变异。引起小范围流行。 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形成新亚型。 常引起大范围流行。 9/159 抵抗力抵抗力 较弱,耐冷不耐热,5630min即可使其 灭活。 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醚、甲 醛等化学药物也很敏感。 10/15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 者。 传播途径:主要是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 进入体内。 在呼

4、吸道黏膜细胞增殖,不引起病毒血症,症 状 中和抗体对同性病毒有免疫力。 并发症多见于婴幼儿、老人、慢性病患者。 11/159 (三)防治原则(三)防治原则 n n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n n 灭活疫苗,病毒亚单位疫苗灭活疫苗,病毒亚单位疫苗 n n 无特效药物,对症无特效药物,对症治疗,防止治疗,防止细菌性并发细菌性并发 症症 12/159 二、麻疹病毒二、麻疹病毒 n n 麻疹病毒麻疹病毒的病原体。的病原体。 n n 儿童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 n n 通常症状轻微,预后良好通常症状轻微,预后良好 uu但并发症常见但并发症常见 n n 6060年代使用

5、疫苗后发病显著下降年代使用疫苗后发病显著下降 uu仍是仍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13/159 n n 120-250nm120-250nm,单链单链RNARNA病毒病毒 n n 包膜包膜有有糖蛋白突起(刺突糖蛋白突起(刺突) ) n n 病毒病毒抗原稳定,只有抗原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一个血清型 n n 病毒病毒抵抗力弱,一般抵抗力弱,一般消毒方法即消毒方法即可灭活可灭活 14/159 n n 传染源传染源 急性期患者。出疹急性期患者。出疹前前5 5天天和出疹和出疹后后5 5天天都有传染性。都有传染性。 n n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玩具传播飞沫

6、传播,也可通过玩具传播 n n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15/159 n n 呼吸道并发呼吸道并发症症 n n 支气支气管炎管炎、中耳炎,、中耳炎,支气管肺炎,最常支气管肺炎,最常见见 n n 神经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SSPE 16/159 n n 免疫性免疫性 uu好好发于发于6 6个月到个月到5 5岁儿童岁儿童 FF6 6个月内从母体得到抗体个月内从母体得到抗体 uu终生终生免疫免疫 17/159 n n 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以预防为主 uu隔离患者隔离患者 uu人工自动人工自动免疫免疫 FF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uu被动免被动

7、免疫疫 uu接种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接种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18/159 三、冠状病毒三、冠状病毒 n n 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n n 呈呈多形性,单链多形性,单链RNARNA病毒病毒 n n 核核衣壳呈螺旋状。包膜衣壳呈螺旋状。包膜 表面有多形性花瓣表面有多形性花瓣状刺状刺 突,突,形如花冠而得形如花冠而得名名 n n 抵抗力较弱,对理化因抵抗力较弱,对理化因 素敏感素敏感 19/159 n n 该病毒主要经飞沫传播,流行期为冬春两该病毒主要经飞沫传播,流行期为冬春两 季季 n n 冠状病毒感染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冠状病毒感染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 n n 某些

8、毒株还可引起成人腹泻或胃肠炎某些毒株还可引起成人腹泻或胃肠炎 n n 多为自限性疾病多为自限性疾病 20/159 SARSSARS冠状病毒冠状病毒 生物学性生物学性状(严重状(严重 急性呼吸综合征)急性呼吸综合征) n n 包膜表面有明显突起包膜表面有明显突起 n感染灵长类动物,出 现典型的SARS症状 n耐冷不耐热、不耐酸 。 21/159 SARSSARS症症状状 n n 传染源:传染源:SARSSARS患者患者 n n 传播途径:空传播途径:空气飞气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沫或密切接触传播 n n 潜伏期:潜伏期:210210天天,通常,通常4545天天 n n 呈明显家庭和医院聚集现象呈明显

9、家庭和医院聚集现象 22/159 诊断诊断 n n 主要依靠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主要依靠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 n n 病原学病原学 uu病毒分离病毒分离 uuRT-PCRRT-PCR uu免疫荧光、免疫荧光、ELISAELISA n n 实验室要求严格生物安全资格(实验室要求严格生物安全资格(P3P3) n n 病原学诊断尚不成熟病原学诊断尚不成熟 23/159 预防预防 n n SARS CoVSARS CoV比普通比普通CoVCoV抵抗力强,室温下抵抗力强,室温下 痰、粪便、尿中可稳定存活痰、粪便、尿中可稳定存活1212天天 n n 对温度敏感,对温度敏感,3737 o o C C存活存活4

10、4天,天,5656 o o C C存活存活9090 分钟,分钟,7575 o o C30C30分钟分钟 n n 对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及对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及UVUV均敏感,均敏感, n n WHOWHO推荐中效以上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推荐中效以上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 24/159 n n 单链单链RNARNA病毒,球形病毒,球形 ,有包膜,有包膜 n n 飞沫飞沫传播传播 n n 引起引起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n n 只有一个血清型,病只有一个血清型,病 后获得牢固免疫力后获得牢固免疫力 n n 可用减毒可用减毒活疫苗或三活疫苗或三 联疫苗联疫苗 四、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四、流行性腮腺炎病

11、毒 25/159 五、风疹病毒五、风疹病毒 n n 单链单链RNARNA病毒,球形,有包膜病毒,球形,有包膜 n n 只有一只有一个个血清型,病后获得牢固免疫力血清型,病后获得牢固免疫力 n n 儿童是主要易感者儿童是主要易感者 n n 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 n n 孕妇感染可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孕妇感染可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 n n 可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或三联疫苗可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或三联疫苗 26/159 第二节第二节 肠道病毒肠道病毒 n n 归属于小归属于小RNARNA病毒科病毒科 n n 人类肠道病毒包括:人类肠道病毒包括: 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柯萨奇

12、病毒 埃可病毒埃可病毒 新新肠道病毒肠道病毒 轮状病毒轮状病毒 27/159 n n球形,衣壳为球形,衣壳为2020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 n n核酸类型为单链核酸类型为单链RNARNA; n n耐乙醚和酸,耐乙醚和酸,pH3pH3时稳定;不耐热时稳定;不耐热 n n增殖时是在宿主细胞质内复制,以破胞形式增殖时是在宿主细胞质内复制,以破胞形式 释放;释放; n n粪粪- -口途径传播口途径传播 n n多为隐性感染多为隐性感染 肠道病毒共同特点肠道病毒共同特点 28/159 一、一、 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n n 脊髓灰脊髓灰质质质质炎病毒引起脊髓灰炎病毒引起脊髓灰

13、质质质质炎又称炎又称 为为为为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危害中枢神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危害中枢神经经经经系系 统统统统的的传传传传染病。染病。 n n 但多数儿童感染后但多数儿童感染后为隐为隐为隐为隐 性感染。性感染。 n n 开展活疫苗开展活疫苗预预预预防以来,防以来,已基本已基本消消灭灭灭灭了了 此病。此病。 29/159 30/159 致病性致病性 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感染; 传染源:患者及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 易感者:儿童 病程: 31/159 病毒 口 咽部、肠道淋巴结大量繁殖 少量 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全身淋巴组织增殖 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靶器官(脊髓前角神经细胞、脑膜、心脏) 病变轻

14、微 暂时性肢体麻痹 病变严重 迟缓性麻痹 极少数 延髓麻痹 呼衰、心衰、死亡 32/159 抵抗力抵抗力 较强。 在粪便及污水中可存活数周,在酸性环境中 较稳定,对胃酸及胆汁抵抗力较强。 但对热、干燥、紫外线等均敏感。56经 30min可灭活。 各种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双氧水、漂白粉等 可用于消毒。 33/159 防治防治 最佳措施:人工自动免疫 口服减毒活疫苗:可在肠道细胞内增殖但不致 病,不发生病毒血症。接种者不仅在血中产生大量 IgG、 IgM中和抗体,还可在肠道粘膜产生分泌型抗 体(sIgA)。 34/159 我国现采用3次口服3价糖丸活疫苗进 行免疫。即从生后2个月开始连服3次,每 次

15、间隔1个月,4岁时再加强一次。 该 3价疫苗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 3个型 减毒株,但型量少,以防对型干扰。 减毒活疫苗的缺点是有极少数人(免 疫缺陷个体)用后产生疫苗相关麻痹性脊 髓灰质炎。 35/159 二、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二、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n n 感染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感染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 n n 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 n n 幼儿多发幼儿多发 36/159 37/159 第七章第七章 常见病毒常见病毒 第三节第三节 肝炎病毒肝炎病毒 38/159 肝炎肝炎病毒病毒 n n 以侵害肝脏为主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以侵害肝脏为主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 n n

16、 种类:种类: uu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VHAV) uu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病毒(HBVHBV) uu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病毒(HCVHCV) uu丁型丁型肝炎病毒(肝炎病毒(HDVHDV) uu戊型戊型肝炎病毒(肝炎病毒(HEVHEV) 39/159 一、甲型肝炎一、甲型肝炎病毒(病毒(HAVHAV) 40/159 Anti-HAV PrevalenceAnti-HAV Prevalence High Intermediate Low Very Low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AV infection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AV infection 41/159 生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 n n HAVHAV为为球形,球形,直径直径272732nm32nm,二十面体立,二十面体立 体对称,无体对称,无包膜。基因组为线状单正链包膜。基因组为线状单正链 RNARNA 42/159 n n HAVHAV只发现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