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问题课件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08360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基本问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哲学基本问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哲学基本问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哲学基本问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哲学基本问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基本问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基本问题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 维 与 存 在 的 关 系 问 题 即 : 意 识 与 物 质 谁决定谁 思维能否正 确反映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如果客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 你就说让我砍了卖了 ; 如果他 问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这么乱 你就说兵荒马乱糟踏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钱怎么这么多 你就说爹妈辛苦挣的 ; 如果他问你怎么这样聪明 你就说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傻 儿 子 于是 ,儿子去招待客人。 客人问 :“ 你的父亲呢 ?” “ 让我吹了卖了 !“ “ 你母亲呢 ?” “ 兵荒

2、马乱糟踏了 !“ 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呀 ?“ “ 爹妈辛辛苦苦挣的 !“ 客人生气地问 :“ 你怎么这样说 !” “ 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 存在就是被感知 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博 士散步,讨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 问题,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 约翰生博士便问道:“在碰到 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 存在?” 休谟,大卫(Hume,David 17111776) 英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 代表。 休谟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是心理的知觉和感觉 ,感知以外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物质的实体还是精 神的实体,究竟是否存在,我们是无法解答的。他 把世界的一切都归结为

3、主观现象或经验。 你赞同休谟的观点吗?为什么? 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如: 学生: 教师: 学校: 农民: 工人: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古谚语 庄稼施肥有技巧, 看天看地又看苗。 2。为什么 说哲学的 基本问题 是思维与 存在关系 问题? (1)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 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 农民种植什么 ?

4、 气候,土地,种子,市场供求 思维 客观情况 企业制定 产品价格 生产成本,产品供求 泉州晚报 年月日 报道:年,湖 南考生肖颉以分 考入北大,但因父母偷 改其志愿而未进入自己 喜欢的专业,两年后毅 然退学复读今年高考 分的成绩成为湖 南理科状元,进入清华 大学自己喜欢的专业 主 观 意识 以外的 一切事 物如: 地球、 生 物、 环 境、 国 情等 从实际出发 从主观出发 客 观 脱离 符合 人们的 思想如 : 理论、 计划、 思想、 观点等 漫画说漫画说 明了什么明了什么 问题问题? ? 请领导 指示 一律抓 紧抗旱 ! 结论一: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 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

5、回避的基本问 题。 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是划分唯 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结论二: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 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 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人类 的活 动 认识 世界 改造 世界 要解决的共同问题: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 必须回答的问题。 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是划分唯心主义与 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坚持“不可知论”的典型是古希腊皮浪的“怀疑 论”。皮浪的“怀疑论”是否定知识,否定人的 认识能力,否认人类认知世界、认知真理的可 能性。他宣称:对事物既不

6、能作出肯定的回答 ,也不能作出否定的回答,甚至也不能说出事 物是否真实存在。皮浪说:“我既不能从感觉 也不能从意见来说事物是真的或者是假的。”“ 它既不存在,也不不存在。”“任何一个命题都 可以说出相反的命题来。”他主张“应当毫不动 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作任何判断。” 这种怀疑论的最高信条和最终目的就是“最高 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 便是灵魂的安宁。” 1、庄周梦蝶 睡着了会做梦,这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正常人 都能分清梦和真实,不会把它们混淆起来。如果 有谁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继续把自 己当做蝴蝶,张开双臂整天在花丛草间作飞舞状 ,大家一定会认为他疯了。然而,

7、两千多年前有 一个名叫庄周的中国哲学家,有一回他梦见自己 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 :“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 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这么看来,庄周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便是:我 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 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的。在他看来, 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 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 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 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 的假象。但是庄子的本意却是由此进一步推理 ,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

8、哲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 含义:不可知论是一种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 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不可 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 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哲学家贝 克莱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囿于感觉,物 质客体是不可知的,物是感觉的复合。贝克莱把 人的认识能力局限在感觉范围内,认为人并不具 有认识抽象观念、认识物质客体的能力。哲学家 休谟则进一步认为,除了感觉外,其他一切均不 是我们所能认识到的。人们不可能认识物质客体 ,而且也不可能认识精神实体。 不可知论把感觉看作意识和外部世界隔绝的屏障 ,用人类认识界限的相对性论证人类认识能力的 绝对界限,因而

9、在根本上是错误的。 古希腊哲学家皮浪认为,万事万物是不可知的,必须 放弃一切认识和判断,对一切事物都不要关心,得过 且过,死也好,活也可,一切听其自然。有一次,皮 浪坐船在海上航行,突然遇到大风暴雨,船在风暴中 颠簸,随时都可能倾覆,人们惊慌失措,有的痛苦流 涕,有的向神灵乞祷,只有皮浪斜倚着船舷若无其事 地轻声哼着乐曲。一个老者询问皮浪为什么如此镇定 无畏,皮浪含笑指着船舱里一头正在安安静静吃食物 的猪说:“你看,它是多么地平静,它何尝有半点恐惧 ?” 老者不解地说道:“它可是畜生啊!”皮浪仍然微笑着 说:“是啊!它是畜生。可是,此时此刻它的表现不是 比我们所谓的人还要冷静得多吗?聪明的人起

10、码应该 做到像它这样临危不惧,面对风浪毫不动心才对啊!” 皮浪的话使老者点头拈须不语,周围的惊呼哭喊声渐 渐平息下去。风暴过后,人们涌到皮浪身边,七嘴八 舌说着赞扬的话,但皮浪却闭着眼睛充耳不闻,一会 儿竟打起鼾来了。 庄子也有如此风度,他的妻子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 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 :“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 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 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 ,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 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 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作为哲学家,他

11、们都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于是 他们顺应自然,服从命运的安排。这反而使他们获得 了一种面临任何问题和困难,人世间的风风雨雨,都 处变不惊,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课后练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B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的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 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 正确答案:D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D 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标准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