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头痛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1707826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X 页数:8 大小:81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行头痛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经行头痛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经行头痛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经行头痛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经行头痛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行头痛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行头痛课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多在女性月经前714天出现,经前35 天加重,月经来潮后症状即减轻、消失。严 重时可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经行头痛经行头痛 病因病机 阴虚阳亢 气滞血瘀 血虚 重要机制: 肾、肝、脾功能失 调,气血失和 关键因素: 禀赋体质之差异,阴 阳气血有所偏盛或偏 虚,或受到情志、生 活因素等。 气滞血瘀 “肝气条达而恶抑郁” “气为血之帅” 素性抑郁,情志不舒,或恚怒伤肝,肝失条达。 经前阴血下注血海,冲脉之气较盛,肝疏泄功能 失常,导致气机壅阻; 或复伤于情志,肝气更为郁结,气血壅滞更甚 ,经血运行不畅,留而成瘀,瘀阻血脉,冲气挟 肝气上逆上扰清窍。 临床表现:每逢经前、经期头痛剧烈,痛如锥刺,经

2、行量少,紫 黯有块;小腹刺痛拒按,胸闷不舒;舌黯或尖边有瘀点,脉弦涩 治疗疗 阴虚阳亢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 素体阴虚,经行之际, 阴血下注冲任、胞宫,阴精更虚。 肝肾阴虚,精血同源,肝血不足,肝阳上亢 则经行头痛、头晕。 临床表现:经行头痛,甚或巅顶掣痛,头晕目眩,烦躁 易怒,口苦咽干,手足心热,月经量稍多,色鲜红;舌质 红,苔少,脉弦细数。 治疗疗 血虚 素体血虚,行经之前,阴血下注冲 任、胞宫,机体阴血更虚。 血虚不能上荣于脑,“不荣则痛” ,故导致经行头晕、头痛。 治疗疗 临床表现:经期或经后,头部绵绵作痛,头晕眼 花,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心悸少寐,神疲乏力;舌 淡苔薄,脉虚

3、细。 【诊断要点】 1.病史 多见于2545岁女性,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 症状出现在月经前714天,经前23天症状明显加重, 月经来潮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常因情绪激动、人 际关系紧张等因素诱发。 2.症状 头痛于月经前714天出现,经前35天加重,月 经来潮后症状即减轻、消失。严重时可影响工作和生 活质量。 3.体征 每随月经周期出现头痛,程度轻重不一,月经 干净后渐消失。颅脑CT检查等无器质性病变。 辅助检查 1)激素、宫颈黏液检查及基础体温测定:符合 有排卵周期 (2)内外科检查无异常:如血压、血常规、尿 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血浆蛋白检 查,颈椎X线,颅脑CT等检查,可排除全身

4、性疾 病及肿瘤引起的头痛。 【鉴别诊断】 经行头痛与某些器质性病变的临床表现相 似,必须加以鉴别,减少误诊。 应与内、外科相关疾病进行鉴别,如高血压、 脑肿瘤等。 鉴别要点是月经前后诸证的症状、体征具有明 显的周期性,经前出现,经净即止,相关辅助检查 均属正常。 【辨证论治】 根据症状、舌脉以及症状出现与月经周 期的关系进行辨证。 经前出现症状者多属实;经将净或经后 出现症状者多属虚。 治疗重在补肾、健脾、疏肝理气、活血 祛瘀,使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气血互济。 平时辨证施治以治本,经前、经期则随 证加减以控制症状。 阴虚阳亢气滞血瘀血虚 滋阴潜阳,平肝止痛 方药:杞菊地黄丸(医级)加钩 藤、石决明、藁本 杞菊地黄丸:熟地 山茱萸 山药 茯 苓 丹皮 泽泻 枸杞子 菊花 若肝火旺,头痛剧烈者,加夏枯 草、苦丁茶以清泄肝火。 养血益气,通络止痛 方药:八珍汤(正体类要)加 蔓荆子、鸡血藤。 八珍汤: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头痛日久,加鹿角片、炙龟甲以填精益 髓。 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方药: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通窍活血汤:赤芍 川芎 桃仁 红花 老 葱 麝香 生姜 红枣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