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气象观测设备维护维修使用手册(审定稿)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07386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空气象观测设备维护维修使用手册(审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高空气象观测设备维护维修使用手册(审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高空气象观测设备维护维修使用手册(审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高空气象观测设备维护维修使用手册(审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高空气象观测设备维护维修使用手册(审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空气象观测设备维护维修使用手册(审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空气象观测设备维护维修使用手册(审定稿)(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空气象观测设备维护维修手册 - 66 -前 言 在市气象局科研项目的积极支持下,针对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在业务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特别是在设备维护维修方面存在的典型和疑难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探讨。随着课题研究的持续深入,我们逐渐意识到:将各种高空气象观测设备维修维护参考资料与基层台站的实际操作经验、以及相关典型个例尽可能地整合在一起,并汇集成册,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的一本在日常开展设备维修维护工作时能够快速查阅、参考的手册,对基层从事高空气象观测业务的同事们而言,实用价值更大,也更能体现出近一年来课题组项目工作的本来目的。本手册涵盖了L波段测风雷达、电子探空仪和基测箱、光学经纬仪、探

2、空数据备份接收机、水电解制氢设备,以及业务计算机、UPS、发电机等高空气象观测系统及其附属支持设备的运行使用和维护维修等内容。手册于2011年5月开始编写,历经多次修改和补充;主要编写人员为覃晓玲、韦丽英、徐嘉宁和梁峰;此外,课题组成员韦肖林、韦振华、周锦才、彭昊、黄荟、黄梅艳等同志也积极参与了手册的修订和校对工作。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河池市气象局、百色市气象局、自治区气象技术装备中心等领导同志以及区内各高空气象观测站同行们,特别是韦信高、郭平斌、黎洁波等同志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加之对业务问题存在的认识局限,在手册中难免有一些不妥和错误之处;我们将在今后的

3、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断对手册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也希望同行们多多批评指正。 河池高空站课题组 百色高空站课题组 目 录第一章 概述 (1) (3)第二章 GFE(L)I型测风雷达(4) .1 影响雷达正常运行的因素及其对策 (4) .2 雷达的定期维护 (5) .3 雷达故障的检修 (6) .4 台站疑难故障检修实例 (10) .5 一般雷达故障及其排除方法(简易对照表)(14) (17)第三章 电子探空仪和基值测定设备(18) .1 GTS1型电子探空仪 (18) .2 GEZ10型(原JKZ10型)探空仪检测箱(19) (22)第四章 光学测风经纬仪 (23) .1 GYR1型经纬仪的正确使

4、用方法 (23) .2 GYR1型经纬仪的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25) (26)第五章 探空数据应急备份接收机 (27) .1 GTC2型 L波段探空数据接收机的使用和维护要点(27) .2 GTC2型 L波段探空数据接收机故障检修实例(29) (31)第六章 QDQ2-1型水电解制氢设备(32) .1 QDQ2-1型水电解制氢设备日常维护工作的具体要求 (32).2 QDQ2-1型水电解制氢设备操作使用注意事项(33).3 台站常见故障问题及其分析、检修(34) (37)第七章 业务计算机和移动存储设备 (38) .1 业务计算机软件系统管理维护工作要求(38).2 业务计算机硬件(网络)系统

5、管理维护工作要求(39).3 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及其分析、排除 (40) (41)第八章 应急电源支持设备 (42) .1 不间断电源(UPS)系统的维护要点 (42).2 汽(柴)油发电机系统的维护要点 (43).3 常见故障问题及排除方法 (43) (44)第九章 地面观测场和相关观测设备 (45) .1 高空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的基本维护要求 (45).2 地面气象要素瞬间观测仪器设备的基本维护要求 (45) (46)L波段雷达检测、维护和标校工作细节与流程 (47)各种系统设备维修维护工作日志和表簿范本 (52) 一、台站工作日志 二、L波段系统软件管理维护日志 三、水电解制氢设备故障记

6、录表 四、水电解制氢设备维护日志 五、L波段测风雷达维修维护表 六、L波段雷达标定记录表 七、探空数据应急备份接收机维护使用表 八、发电机运行维护表 九、UPS不间断电源维护情况记录表 十、排班表第一章 概 述 为构筑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从2009年开始,中国气象局将多年以来一直沿用的“气象监测”业务更名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给传统的基层气象台站的气象观测工作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随着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范畴的迅速扩展和气象观测仪器自动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基层观测员将何去何从?为此,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在2011年11月8日召开的全国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会议上,就有关“新时期、掌握现代化观测系统的观测

7、人员”的发展方向问题明确地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转型从单纯人工读取仪器数据、编发报文,逐步向观测装备运行监视、设备维护维修、资料分析和质量控制、观测产品制作等方向转变从传统的普通观测员向天气监测员、装备保障员、质量控制员转变”。可以说,这是转变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方式、提高气象观测系统业务能力、建设质量和运行效率的必然选择。就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而言,随着近十年来GFE (L)1型雷达-GTS1电子探空仪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简称为“L波段系统”,以下同)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推广应用,其整体业务水平无论是在探测范围和精度、观测数据质量、还是在操作处理的自动化程度等方面,都较之原先的701(C)雷达一59GTS

8、(U)2-1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新系统的采用,使得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愈来愈依赖于L波段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探测系统设备故障成为了制约业务质量稳定提高的最大瓶颈问题:一些设备故障因排除不及时造成观测资料缺失、观测数据失真,影响时段可能长达数日乃至十天、半月,其对业务质量影响的严重程度已远远超出了因观测员个人疏失而造成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如何快速定位以及排除探空雷达系统出现的故障,已经成为了当前各高空站提高业务质量水平的关键;而基层业务技术人员对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设备的检修维护保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台站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水平的高低。显然,仅仅了解和掌握日常值班所需的常规气象观测业务知

9、识,尚不足以适应上述现代综合气象观测体系的新发展对基层气象观测人员业务能力的新要求对于当代高空气象观测业务人员而言,摆在面前的最重要任务莫过于尽快熟悉和掌握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使用及维护、维修方法,保障其稳定运行,从而确保在每个观测时次都能够获取符合“三性”要求的高空气象观测数据。为此,除了严格按有关规章制度定落实好各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标校工作外,还需要在业务实践中不断探索、发掘、总结和感悟各种系统设备的维护维修方法和技巧,有效降低系统故障率,最大限度地消除设备误差或故障对业务质量造成的消极影响。下面,我们简单地对如何做好高空气象观测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维修工作做一些概括性

10、的论述。1 正确的工作态度高空气象观测业务与其它气象测报工作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值班全过程必须由23名业务员相互协作、共同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也就是说,除了个人应该具备爱岗敬业、踏实奉献的工作精神外,测报员之间相互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互助合作精神也是稳定提高台站业务质量的基本前提之一。就个人而言,这就要求每一个高空气象观测员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在严于律己的同时多以集体荣誉为重、尽量支持和协助同班搭档完成值班工作;过于强调个人职责划分、甚至为避免“互相拖累”而选择“单打独斗”的行为和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就台站集体而言,台站长们应该把营造一个工作有序、责任清晰、人员和谐协作的团结工作集体作为第一要

11、务。尽管每个人的能力水平有差别,但在工作安排上尽量不要区别对待;每项业务工作都应该全员(轮流)参与、特别是关系到台站业务质量的重大问题上(例如雷达系统设备的定期维护和重大故障检修排除等)应尽可能全员到场、合力解决。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在一个心情舒畅、氛围愉悦的环境中值班,可以显著缓解测报员对日常枯燥乏味的业务工作所产生的疲劳感,有效提高值班注意力和工作效率,这无疑是一个稳定提升业务质量水平的良方。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随着新一代高空气象观测系统的推广完善以及相关配套器材的不断更新发展,需要理解和掌握的业务知识越来越多;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高空气象观测员,不仅需要牢固掌握传统高空气象观测基础理论和基

12、本操作技能,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无线电和电子线路技术等新的知识内容也必须深入研习,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而这些新知识的采用,更多地是与各种自动化观测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维修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个书本理论与动手实践必须紧密结合才能彰显成效的领域。可以说,如今仅仅强调强化业务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和工作责任心,而没有着眼于“提高观测设备维修维护保障能力”这个坚实后盾,“提高业务质量水平”的任何提法都将显得苍白无力对台站来说是如此、对观测员个人而言也是如此。3 健全和落实设备维护保障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单靠业务人员的自觉自愿,而没有完善的维护保障制度作为依据、并认真贯彻落实,是不足以维系整个业务的长期稳定高水平运行的。 目前,从中国气象局到自治区气象局层面,对高空气象观测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测工作已经有了一系列基本要求;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