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芘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072690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苯并芘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苯并芘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苯并芘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苯并芘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苯并芘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苯并芘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苯并芘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苯并芘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研究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苯并芘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苯并芘的来源、性质,阐述了苯并芘的检测方法及毒害作用,还有苯并芘毒性作用机理。从苯并芘对人类的健康,尤其是在人们接触最多的食物方面,提出了防止苯并芘的污染的措施。关键词:苯并芘,致癌,多环芳烃,检测方法,作用机理 癌症是当前最引人关注的疾病之一。其诱因可分为内因与外因,而外因(即环境因子)所占比例尤为重大,有人估计所有癌症中有75% 90%系环境因子所致。而在各种环境因子中化学致癌物又占了大多数,其中常见的有多环芳烃 (PAHs)、亚硝胺、霉菌素等。在总数达 1 000多种的致癌物中,PAHs占了1 /3以上,其中致癌

2、性最强,分布最广,为人们研究最多的1种多环芳烃当属苯并a芘(BaP)1,2。1苯并芘的主要来源1.1食物中的来源 苯并芘离人类生活并不遥远,常在高温、长时间烹调的食物中产生。新鲜油脂不含多环芳烃,但长时间油炸后含量会迅猛上升。碳火烤肉、熏制鱼肉中苯并芘含量非常高,炒菜锅过火的高温也会促进其产生3。目前,我国对常见食物中苯并芘的限量标准为:肉制品、粮食的食品卫生标准为5微克/千克以下,植物油为10微克/千克以下,熏烤动物性食品为5微克/千克以下。但在实际生活中,烹烤肉制品时苯并芘的含量却经常超过这个标准。早在1964年,科学杂志上就报道了炭火烤牛排中的多环芳烃,其中苯并芘的含量为8微克/千克。不

3、光是牛排,北京烤鸭也难以和苯并芘撇开关系4。2011年4月,食品化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北京烤鸭的论文,论文测定了挂炉烤鸭、电热制作的烤鸭以及闷炉烤鸭三种方法制作的烤鸭中苯并芘的含量。结果发现,用挂炉方式烤出的烤鸭,其表皮中苯并芘的含量达8.7微克/千克,瘦肉中苯并芘的含量低于1微克/千克,而用其他两种方式制作的烤鸭表皮和瘦肉中苯并芘含量均低于1微克/千克。1.2空气中的来源 苯并芘也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它就存在于我们呼吸的空气中。工业活动中煤炭、石油等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多环芳烃苯并芘,并排入大气,进而沉积在植物的叶片表面或者沉积在土壤中被植物根系吸收代谢,最后聚积在植物内,包括我们吃的蔬菜和粮食

4、5。2009年东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等单位对从本市选取的蔬菜样品中的16种多环芳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蔬菜中16种多环芳烃的平均含量达656.3微克/千克(植物体内多环芳烃背景值一般为1020微克/千克),其中苯并芘的平均含量高达7.20微克/千克。目前,我国对苯并芘的限量标准为:空气质量(室内外)日平均浓度0.01微克/立方米以下。2002年,对北京市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大气中16种多环芳烃进行了探讨,选取的地点包括石景山、前门、农展馆、十三陵等地区。结果发现在一年中,冬季有机污染物浓度大约为春季或夏季的10倍左右,夏季有机污染程度最低;冬季大气中多环芳烃苯并芘均超过国家标准,其中,农展馆

5、地区超标2.5倍,前门地区超标5倍,石景山地区超标7.5倍。这些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煤的不完全燃烧,也有相当部分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除了空气,一些有机物,如石墨、沥青、石蜡油等也可能含有苯并芘,这也会使我们的食物受到污染6。比如,一些食品包装中可能会含有石墨、石蜡油,这些物质会污染食品;我国一些地方的农民将粮食、油料作物晒在用煤焦沥青铺的马路上,沥青中的苯并芘物质就可能附着在粮食上。2苯并芘的性质及种类2.1理化性质 苯并芘 benzopyrene,简称 B (a) P ,是一种由5个苯环构成的多环芳烃,其分子式为 C20H12,分子量为252130,常温下为无色至淡黄色针状晶体(纯品),性质

6、稳定,沸点310312,熔点178,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溶于苯、甲苯、二甲苯、氯仿、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日光和荧光都使其发生光氧化作用,臭氧也可使其氧化。2.2生化性质 BaP进入机体后,除少部分以原形随粪便排出体外,其余大部分经肝、肺细胞微粒体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而转化为数十种代谢产物,其中转化为羟基化合物或醌类化合物是解毒反应;而转化为环氧化物者,特别是转化成7,8-环氧化物,再代谢转化产生7,8-二氢二羟基-9,10-环氧化苯并(a)芘(benzoapyrene-trans-7,8-diol-9,10-epo-xide,BPDE)。在BaP代谢转化过程中及其产生的最终产物通

7、过不同作用方式与途径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2.3常见种类 主要有1,2-苯并芘、3,4-苯并芘、4,5-苯并芘等十多种多环芳香烃。其中1,2-苯并芘最初由煤焦油中分离出来,为深黄色晶体,熔点179179.13。煤、石油、褐煤、页岩等燃烧或蒸馏时,都能产生1,2-苯并芘,被煤烟污染的空气和吸烟产生的烟雾中也可以检查出1,2-苯并芘1,2-苯并芘有强烈的致癌作用。3,4-苯并芘是由5个苯环构成的多环芳烃,是1993年第一次由沥青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致癌烃。环境中3,4-苯并芘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废气,机动车辆排出的废气,加工橡胶、熏制食品以及纸烟与烟草的烟气等。大气

8、中致癌物质有3,4-苯并芘、二苯并芘等十多种多环芳香烃。由于3,4-苯并芘较为稳定,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并与其他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含量有一定相关性,而且它对多种动物器官都有致癌作用。所以,都把3,4-苯并芘作为大气致癌物质的代表。随着城市大气污染的增加,呼吸道癌症发病率、肺癌死亡率显著增加。3,4-苯并芘是一种很强的环境致癌物,可诱发皮肤、肺和消化道癌症,是环境污染主要监测项目之一。4,5-苯并芘是1,2-苯并芘的同分异构体,没有致癌作用。3苯并芘的检测方法 由于苯并芘来源广泛,其危害性又比较大,目前,国内外关于苯并芘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但其主要采用荧光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技术及免疫学检测

9、法等,以下是对常用检测方法的分析介绍。3.1荧光分析法 该方法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常用于痕量分析,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比较准确的方法。GB/T5750.820067规定用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苯并芘,先将样品用有机溶液或皂化提取,再液液分配或色谱净化,然后在乙酰化滤纸上分离苯并芘,由于其在紫外灯照射下呈现紫色荧光,将分离后有苯并芘的滤纸剪下,使用溶剂浸泡,最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荧光强度与标准比较定量。该法的最低检测质量为0.07ng,若取500mL水样测定,该法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4ng/L。GarciaFalcon 等8利用二阶导数同步荧光法检测高

10、脂肪食品中的苯并芘,当回收率为85% 95% 时,该方法的检出限为 0.05g/kg。相比国标规定的方法,同步荧光技术能克服散射光干扰、改善光谱重叠,对图谱进行导数处理也能很好地消除背景干扰和组分间峰的重叠,这些技术使荧光分析法得到了更好的应用。3.2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色谱分析法,首先选取合适的液体作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再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9。杨琳等1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的苯并芘,用乙腈饱和正己烷除去植物油中大部分油脂,再用正己烷饱和乙腈数次提取苯并芘,采用Agilen

11、t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L,激发波长为 384nm,发射波长为406nm,用外标法峰面积定量,在4.080.0ng/mL 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当回收率为 92.7% 98.2% 时,最低检测限为2g/kg。目前,我国检测动植物油中苯并芘主要采用 GB/T 225092008(3)11中规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但该法存在操作繁琐、回收率不稳定、对试剂和人员要求较高等问题,而本法主要通过对样品前处理进行研究和比较,确立前处理条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利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建立一种便捷、准确的检测植物油中苯

12、并芘含量的方法。3.3气质联用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具有极强的分离能力,而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对未知物有独特的定性能力,将GC和MS通过接口连接起来,彼此扬长避短,GC将混合物分离成单组分后再进入MS进行分析检测,从而能够快速简便的实现对复杂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12。赵乐等13用气质联用法测定卷烟侧流烟气中苯并芘,该法使用配有鱼尾罩的侧流吸烟机抽吸卷烟,以甲醇洗脱附着的苯并芘,再在N2保护下加热洗脱液至80挥发净其中的甲醇,然后加入捕集了侧流烟气总粒相物的玻璃纤维滤片,采用环己烷超声萃取苯并芘,萃取液苯并芘浓度采用气

13、质联用仪测定,当回收率为96.58% 103.32% 时,检测限为 1.64ng/cig,精确度为2.97%,相比GB/T 21130200714规定采用气质联用仪定量测定卷烟烟气总粒相物中苯并芘的含量,该法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省略了净化、浓缩等步骤,同时保证了较高的精确度和灵敏度,缩短了实验时间。3.4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法是免疫学检测的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将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的表面,再将其与酶标记的二抗结合,根据加入底物的颜色反应来判定实验结果15。邓安平16通过对苯并芘的 6、7 和10位进行五种不同的化学修饰,使其末端带有活性基团羧基,再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偶合物作

14、为免疫原对 BALB/c 小鼠进行免疫,将接受免疫的小鼠的脾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融合细胞在培养液中培养,用间接 ELISA 对培养液中的抗体进行筛选和质量鉴定,共筛选出 14 种与苯并芘有特异性反应的单克隆抗体,再经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的测定苯并芘的 ELISA 分析法,实现了对苯并芘的快速检测。3.5其它方法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检测苯并芘的其他方法,如肖海波17研究利用新型核壳纳米粒子作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基底检测苯并芘,是一种适用于现场的快速检测技术,通过制备简便、高灵敏度的新型SERS基底,实现了苯并芘等有毒有害物质在低浓度时的不定性以

15、及半定量检测,此方法可以检测出的最低浓度达到108mol/L。还有报道称研发出了国内首台苯并芘在线检测仪,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达到了苯并芘检测技术的新高峰18。不同的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以上的方法都具备较高的灵敏度,但荧光法分析复杂混合物时易出现光谱重叠、难以分辨的问题,同步荧光、倒数荧光虽然可提高分辨率,但能分辨的个数也很有限;气质联用法能够准确的鉴别复杂未知物,但其对所分析物质的操作温度有较高的要求;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热稳定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效果尤为显著,但其分析时间长且浪费试剂;ELISA 检测法和 SES 基底检测均属于快速检测,且用样少,但SES 基底检测时

16、易受光学系统参数等因素的影响,产生误差,而 ELISA 检测特异性很高,且易于自动化操作,非常适合推广应用。4苯并芘的危害 B (a) P对人的健康有巨大危害,它主要是通过食物或饮水进入机体,在肠道被吸收,进入血后很快分布于全身。乳腺和脂肪组织可蓄积B (a) P。B ( a) P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是致癌物和诱变剂,有胚胎毒性。动物实验发现,经口摄入B (a) P可通过胎盘进入胎仔体内,引起毒性及致癌作用。B (a) P主要经过肝脏、胆道从粪便排出体外19。4.1致癌性目前已经检查出的400多种主要致癌物中,一半以上是属于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其中,苯并芘是一种强致癌物,它不仅是多环芳烃类中毒性最大的一种 (其毒性超过黄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