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垫江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032786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垫江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重庆市垫江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重庆市垫江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重庆市垫江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重庆市垫江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垫江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垫江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垫江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前 言垫江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龙溪河纵贯境内,回龙河、桂溪河、卧龙河、大沙河分布其间,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治水任务繁重,水的问题历来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县抓住国家加大水利投入的机遇,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龙溪河大灌区建设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治理得到加强,水利改革与管理稳步推进,编制了一系列水利规划,依法治水取得新进展,为“十三五”新时期水利发展与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十三五”时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攻坚时期,以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开展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实施“科学发展 、富民兴垫”和实现生态涵养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更是推进我县民生水利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的关键时期。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密集度急剧上升,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场镇防洪能力弱、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低、城乡饮水安全有待巩固提升、有效灌溉面积少、水利发展机制有待完善。水利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地位,水利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重视

3、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根据我县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按照水利部关于做好全国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办规计2014101号)、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开展全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渝水规计201422号)和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垫江府办发201430号)的要求,总结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分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梳理水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重大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广泛征求和听取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垫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4、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组织编制了垫江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十三五”期间我县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本规划是垫江县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主要专项规划之一,是指导全县“十三五”时期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争取中央和市政府投资及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也是县域范围内涉水事务管理和服务、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涉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基本依据。在规划范围内,因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行的各项专业设计、工程建设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均应符合和遵守本规划。本规划的规划期从2016至2020年。目 录1 水利现状11.1 自然及社会经济概

5、况11.2 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81.3 水利现状162 “十三五”期间水利发展形势分析262.1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262.2 水利发展的制约因素272.3 水利发展的有利条件293 “十三五”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思路3333.1 指导思想333.2 基本原则333.3总体思路343.4 总体布局384 “十三五”水利发展与改革目标404.1 总体目标404.2 主要目标415 “十三五”水利发展与改革主要任务455.1 水利建设主要任务455.2 水利改革与管理主要任务556 规划项目投资测算和规划实施效果分析596.1 实施计划596.2 投资测算666.3 资金筹措

6、756.4 规划实施效果分析757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778 重点项目简介808.1 龙滩水库808.2 龙滩水厂808.3 油坊沟水库81附表:垫江县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表 41 水利现状1.1 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1.1.1 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垫江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310740,北纬29383031,东邻丰都、忠县,西靠四川省的邻水、大竹,南连长寿、涪陵,北与梁平接壤。幅员面积1518.37km,南北长60.4km,东西宽36.3km。(2)地质地貌地质构造 垫江县地处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之东部,是川东弧形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西有明月峡背斜,

7、西南有卧龙河短轴背斜,东有黄泥塘、苟家场两背斜。主要构造线方向呈NNENE向展布,与山势走向一致,其间为宽缓的向斜区。岩层断裂构造以压性、压扭性为主,多为走向断层,岩体裂隙发育,种类较多。地层岩性 垫江县境内有自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至侏罗系(J)及第四系(Q)各时代地层。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和中统雷口坡组由灰色、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夹岩溶角砾岩以及灰黄色、灰绿色钙质页岩、粉砂质水云母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组成,分布于明月峡、黄泥塘、苟家场三背斜的核部,岩溶发育;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以砂岩为主,间夹页岩及煤层,分布于前述三背斜两翼。侏罗系是一套红色陆相地层,分布于各背斜之翼部及卧龙

8、河背斜与各向斜地带,该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岩性为砂岩、粉砂岩、页岩、泥岩及其互层组成,其下统自流井组有少量灰岩分布。第四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平坝及沟谷地带,成因多样,主要由砂质粘土、棕黄色粘土等组成。地形地貌 垫江县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南面为鹤游坪台地,东西边缘为精华山、黄草山和明月山,相互平行,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构成“三山一槽一台”地貌。最高点峰顶山海拔高程1183m,最低点长寿湖湖滨地带海拔高程320m。三山之间槽地宽阔,圆包状、长条状、台坎状孤丘遍布,平坝镶嵌其间,形成中部丘陵地貌,面积1286.82km,占全县总面积的84.8%;三山顶部灰岩溶蚀后,形成槽谷,圆状山丘分布其间,两侧砂岩

9、挺拔成为山脊,形成“一山两岭一槽”的特有形态,低山槽谷地带一般海拔高程500800m,面积231.55km,占全县总面积的15.2%。(3)气象水文垫江县属于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由于地形地貌不复杂,相对高差不大,全县气候差异小。气候总的特点是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光照较少,光热水配合基本协调,但灾害性天气频繁。根据垫江气象站1957年1月至2014年12月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196.5mm,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035.5mm,多年平均气温17.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多年平均风速1.0m/s(风向多为东北风),多年平均年日照数1262.9h

10、,无霜期350d。全县多年平均年径流深472.4m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9.3003亿m3。通过对流域面积1518km2以上河流枯水测定,每1km2流域面积的枯水基流约为0.2L/s。每年平均流出泥沙为36.44万吨,但多数泥沙沉积在河流、冲沟、塘库、低洼地,只有少数的泥沙流出境外,进入长江。(4)河流水系全县有大小溪河155条,县内总流域面积1518.37km2,总长922km。全县干流为龙溪河,其他溪、河均属龙溪河水系。在干流龙溪河上县内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支流有大沙河、回龙河、桂溪河、卧龙河等4条河流,其它支流纵横伸展,呈树枝状分布。龙溪河 发源于梁平县明达镇龙马村文家沟,自普顺镇

11、入境,经周嘉、永安、高安、高峰、澄溪,在县境东南边缘流入长寿湖。龙溪河全长229.8km,流域面积2247.45km2,落差933m,河床比降6.1,多年平均流量39.3m/s,年径流总量13.3亿m;县内河道长96.8km,流域面积1499.63km,河床比降0.71,多年平均流量25.07m/s,年径流总量8.08亿m。该河流县境内汇集大小溪河21条,占全县河流总数的51%,流域呈芭蕉扇形。大沙河 该河流系龙溪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忠县花桥乡红岩洞,在沙河乡麻柳村入境,自东向西横穿杠家、永平、砚台、澄溪等镇,在高洞注入龙溪河。全长92km,县境内52km;流域面积522km,县内352km;

12、多年平均流量7.64m/s,县内5.04m/s;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2.41亿m,县内1.59亿m;总落差556m,县内25m;河床比降6,县内0.5。回龙河 源于梁平县回龙镇,在垫江县沙坪镇入境,流经曹回、永安等镇,在永安镇三合口村三河口注入龙溪河。全长58.5km,县内30.2km;流域面积251km,县内118km;多年平均流量3.68m/s,县内1.7m/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总量1.16亿m,县内0.54亿m;总落差350m,县内27m;河床比降1.6,县内1.25。桂溪河 源于桂溪镇群山村吴家槽,流经桂溪、新民、曹回、永安等镇,在三河口注入龙溪河。全长43.2km,流域面积165km,

13、多年平均流量2.62m/s,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0.83亿m,落差740m,河流平均坡度2.6。卧龙河 源于桂溪镇十路口村,流经太平、澄溪、五洞等镇,在澄溪镇高兴村注入龙溪河。全长30.6km,流域面积117km,多年平均流量1.68m/s,多年平均径流总量0.53亿m,落差722m,河流平均坡度4.19。(5)土壤植被全县土壤属三叠系、侏罗系地质岩层风化物和第四系冲积物发育形成,主要有紫色土、水稻土、黄壤土和冲积土等4类。紫色土主要分布于境内各向斜之核部至两翼,土层从坡顶至坡脚,由薄而厚,质地由砂而粘,养分由低而高,坡顶多为瘦薄土,面积84.52万亩;水稻土系人为因素控制下长期淹水耕作的主要产

14、物,但与地貌紧密结合,多分布于槽谷、缓坡和坝地,如主要河流两岸,明月山、精华山山麓及卧龙河背斜地带等,面积53.09万亩;黄壤土主要分布在明月峡、黄泥塘及苟家场三个背斜的核部至两翼,海拔500m以上的低山区,面积31.21万亩;冲积土分布于龙溪河、大沙河等溪河两岸,面积0.33万亩。全县境内属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林区,森林植被主要为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柏木及软阔四个群系。共有维管束植物64科95属169种,其中珍稀植物11种,主要有银杏、水杉、重阳木、杜仲、紫花杜鹃等品种。经济林以白柚、柑橘、桑树等为主,品种丰富多样;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和红薯为主。(6)自然资源土

15、地资源 全县国土面积227.76万亩。土类达4类17属78种。按地貌分:平坝丘陵192.68万亩,低山槽谷35.08万亩;按利用情况分:农用地103.36万亩,林业用地97.04万亩,其它土地面积27.36万亩。矿产资源 境内地质构造简单,矿种相对丰富,已发现的矿产以沉积矿产为主,尤以天然气、石灰岩、岩盐藏量较丰富,煤矿、铁矿藏量不富。已探明的矿产有天然气、煤、岩盐、石灰岩、白云岩、粘土和砖瓦用页岩、铁、硫铁矿、含钾岩石、硅石(石英岩)、石膏、砂岩(石料)等12种。境内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为国家重点开发基地。有国家大气田卧龙河气田年输气量10亿m3以上,新开发沙坪场气田探明储量550亿m3,控制储量100亿m3。煤炭储量930余万吨,可采储量近600万吨。石灰岩资源量10648万吨,近地表资源量约5800万吨。玻璃用石英砂岩储量125万吨。林木资源 全县有林地及进行林业生产为主的其他土地97.04万亩,其中林地66.08万亩,疏林地21.31万亩,灌木林地5.3万亩,苗圃地0.4万亩,无立木林地0.08万亩,宜林地3.88万亩。全县活立木蓄积量285万m3。1.1.2 社会经济状况(1)行政区划与人口截至2014年底,全县有22个镇,2个乡,2个街道办;65个居委会,235个村委会;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