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中心组建申请书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9721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技术中心组建申请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企业技术中心组建申请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企业技术中心组建申请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企业技术中心组建申请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企业技术中心组建申请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技术中心组建申请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技术中心组建申请书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技术中心组建申请书一、 组建“中心”的目的及意义目前,我国环境污染较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因而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改善环境质量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环境污染重要途径之一。据调查,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约75%左右,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这种资源利用低效化不但是造成企业效益差的重要原因,而且也加剧了环境的不断恶化。(1)低碳、节能、环保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以在既定的应用程序控制下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控制,例如:在非办公时间全部停止运行或部分停止不必要的电气设备运行;在工作时间内,

2、对没有人员办公的区域关闭其所有的用电设备,这样就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2)有效降低系统管理费用采用自动化的控制方式,可以直接减少人力管理的成本,并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大大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可以及时跟踪环境变化信息,实现实时调整设备运行状态的效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资金的投入。(3)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对电气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对设备进行保护,可以按照设备自身性能调节其运行状态,避免电气设备被过度的使用,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和使用效率。开展节能环保电气设备的研究,无疑顺应世界产品设计主流,在相关产品的认证和管理方面也逐渐接近世界领

3、先水平,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有益于推动国内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促使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培育壮大为世界知名品牌。通过组建技术研究中心,可促使企业研究新技术,改进工艺,提高产品整体质量,增强我国电力元器件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切实把我国电力元器件的产品优势变为技术优势,确保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我国电气设备产品能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可作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国电气设备行业、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的良好契机,从而推动整个行业技术进步,实现我国电气设备制造业由电气设备生产大国向技术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另外,建立企业技术中心还能为公司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中心建成后,预计每年开发4-8项全新产品,经过2-3年的市

4、场培育和推广,每年新增销售收入0.30.8亿元,新增利税350万元以上。同时,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开发,拓展了产品的销售渠道,为企业提供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并使企业避免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保持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二、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我国经济十年来保持的强劲增长,促进电气设备的行业蓬勃发展,并造就了当前繁荣景象。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对能源的消耗也在逐渐增加。其中,电力消耗是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目前社会节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之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生活用电及工业用电总量正在不断增加,为满足社会需求,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电压

5、等级与容量也在迅猛地增长。电网扩建将会有更多的高压电气设备投入使用,确保高压电气设备安全平稳运行。电力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多是高压带电运行的,这些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电力生产和输送,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电力系统朝着大容量、超高压方向的发展,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电网迫切需要对运行中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所以,研究与应用电气设备的状态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实现高压电气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对保障电力系统正常安全运行和促进设备检修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电网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最

6、主要、所占比例最多的就是绝缘故障。绝缘故障是由于设备长时间工作后,使得其内外部绝缘材料劣化或破损而引发的故障。绝缘材质的逐渐劣化,主要是由于设备局部放电导致的。从 20世纪中期开始,各国研究人员就开始对电气设备的局部放电进行研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有效地检测设备的局部放电,便能成功的捕捉设备绝缘缺陷与故障。因此,检测局部放电是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潜在隐患的重要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已将很多新的技术与方法应用到电网来监测电气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但受到地理位置、现场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多数的电气设备还采用比较传统的方法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传统方法主要进行人工定期巡检维护或

7、采用离线实验等。这些方法现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电网的正常运行,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前者要求工作人员巡检所有设备,巡检过程对故障设备缺少很强的针对性,可能造成人力和财力的双重浪费;后者则会因停电对部分用户产生影响,还会由于设备带电与否的运行状态存在差异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最主要的缺点是,这些方法都需要太多的人工干预,不能实现对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电气设备故障。可见,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建设是势在必行,不断提高电网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对电气设备故障的自动化监测也成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十五”规划期间,我国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

8、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而通过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可以向社会推出具有自主创新特色的节能环保型电气设备,这将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有助于保护我们生态环境,促进电气行业与环境保护、社会协调发展,这是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三、 依托单位研发基础3.1依托单位经济实力及在同行业发展中的技术水平和地位3.2 中心工程技术开发队伍本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公司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便重视对产品技术的研发,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及科技人员培训,近三年投入研究开发费用共1050万元,占三年营业收

9、入的6.10%,致力于打造一支在本行业领域技术水平高、研发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员队伍。经过数年的发展,公司现有职工68人,其中大专以上科技人员38人,占职工总数的55.88%,其中企业技术中心专职研发人员14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7人,中级职称人员5人、初级职称2人,中级以上人员占专职研发人员85.71%。专业结构由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计算机运用等专业组成。公司除了拥有一支高素质技术人员队伍外,为了保证公司科技研发活动的有效开展,公司按省级标准建立了完善的,并配备大量先进的实验检测设备,极大地促进了公司的科研创新活动,为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公司已形成了以产品开发、工艺技术

10、应用、生产流程改造等方面以老带新的技术队伍,在技术中心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公司将进一步大力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满足技术中心开发项目的需要。每年聘请相关行业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教授进行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同时以各种主式大力引进科技人才。3.3中心工程化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的能力,设备、场地等基础设施情况。公司主要研发设备清单:序号资产名称类别单位变动方式数量币别原值本币123456789TB52小型断路器精益生产检测设备改进检测设备套购入1人民币¥435,000.0010小型漏电断路器精益生产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套购入1人民币¥176,000.0011TQ精益生产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套购入1人民币¥

11、58,000.0012小型漏电断路器老化台检测设备台购入1人民币¥21,000.0013小型断路器标准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台购入1人民币¥65,000.0014小型断路器机械寿命台检测设备台购入1人民币¥55,000.00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4研发经费投入情况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 (单位:万元)经费来源:年度自有资金贷款境外资金政府部门其它合计国拨资金省拨资金地方配套资金2013年186.63000000186.63合计186.63216.93646.443.5近三年中心已开发的主要项目近三年内,企业内部科研立项*项,期间获得了*项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

12、其中2项发明专利在受理阶段,7项实用新型专利。为适应市场需求,进行科技成果转化15项。公司开发的自动化系列产品,其综合性能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我国电气设备行业的发展。公司于2010年成立,配置有先进的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施,并组成了一支科研攻关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具有良好的科技前沿敏感性的研发团队。为激励研发团队的工作积极性,求精公司制定了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研发投入核算管理制度,研发人员绩效考核与奖励制度和其他激励和管理制度。除此之外,公司还与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不断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有效地保证了产品技术水平的领先性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性。2013年至2015年,求精公司针对各系列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以及应用进行研究开发,共开展15项科技创新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