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组织发展问题在农民工劳务中的应用研究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699653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介组织发展问题在农民工劳务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介组织发展问题在农民工劳务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介组织发展问题在农民工劳务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介组织发展问题在农民工劳务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介组织发展问题在农民工劳务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介组织发展问题在农民工劳务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介组织发展问题在农民工劳务中的应用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介组织发展问题在农民工劳务中的应用研究-农民工劳务中介组织发展问题研究第一章导论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城市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一个特殊也是独有的社会群体。自o世纪o年代末以来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有数以亿计的农民背井离乡,走进城市,汇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农民工大军。他们以神奇的力量改变着国家的面貌,创造着人间奇迹,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我国出口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民工也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力军。可是面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他们却是最先陷入失业困境的。o年底大批农民工提前从东部沿海等外向型城市返乡,已经显示了经济危机对他们的影响。

2、在09年世界经济萧条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步伐不可能不放缓,经济形势也很难不受到负面影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就更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十我国来说,农民工就业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不仅直接关系到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ifub_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现代化进程,关系到城乡二兀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解决不好很有可能变成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是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也是整个构建和谐社会体系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农民工群体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变革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但目前我国为农民工外出就业服务的劳务中介组织的发展

3、严重滞后十现实需求,其执业范围和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皆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在当前城镇化加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大军庞大的严峻形势下,研究为农民工服务的劳务中介组织的可行发展途径,创新其服务范围,健全其服务职能,畅通其服务渠道,对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的平稳过渡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同时对我国制定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也具有重要意义。二、研究文献评述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研究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持续升温,出现了大量关十农民工问题和“二农”问题等方面文章和学术专著。从既有文献和以往研究者对农民工的关注和研究来看,已经形成了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城市学

4、、法学等多种学科参与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涉及到影响农民工流动的制度问题、社会关系网络在农民工求职途径中的重要作用、农民工权益维护及农民工组织建设、农民工流动对输入地就业情况的影响、农民工职业教育等诸多方面。 1.土汉生、项飘、周晓虹等人从制度结构与社会变迁的互动角度研究影响农民工流动的相关制度问题。土汉生认为不应把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过程仅看成是空间的流动,应当将其视为在特定制度结构中发生并同时改变这种制度结构的过程(土汉生等,1997)。现阶段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一个在独特背景下发生的独特过程。国家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政策,独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城乡之间的二兀结

5、构、与户籍制度相关的一系列制度规定以及城市中的单位制等均是影响农民工流动的基本制度背景。 2.李汉林、渠敬东、李培林等人从农民工社会网络的角度研究,论述了农民工在社会流动中生活场所发生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们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网络的边界。陆绊云研究认为这种跨区域的、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大规模的“民工潮”所采用的迁移方式是所谓“接龙式”,就是先前外出的乡民向后来者提供就业信息,并给后来者提供寻找工作和解决住宿等实际帮助。这种迁移方式就像一条龙,一节接一节,像一根锁链,一环套一环。正是这种连环套式的迁移方式,才形成蔚为壮观和持续不断的民工移民潮。这一条龙,这连环套,正是农村的社会

6、关系网络在起着巨大的作用(陆绊云,2001)。 3.陈恒彬(2008)在农民工会组织建立与发展过程问题上,提出农民工工会是政府支撑下的工会,政府要大力支持。政府通过宣传、倡导,通过对民工的培训和辅导,脚踏实地引导农民工建立自己的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与此同时,农民工工会也不是一个由某些工作人员组成有他们自己特殊利益的、独立十农民工之外的组织,不是一个由企业主控制的附庸机构。农民工工会只有真正由民工自我管理,代表民工的利益,维护民工的权益,农民工工会才有凝聚力、句心力,才有权威性。 4.刘学军、赵耀辉在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一文中指出:从总体上看,尽管外来劳动力对城市本地劳动

7、力的就业率和工资均具有统计上显著的负向作用,但是,影响的程度很小。对十中低教育水平(高中及以下)的城市本地劳动力Ifn言,外来劳动力的影响程度相对要大一些。外来劳动力和本地劳动力的市场融合程度,在高等教育层次大大低十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者。尽管外来劳动力对本地低教育群体的就业和工资的影响相对比较大,但是,影响程度依然十分有限。 5.张翠莲(2008)在研究农民工职业教育问题上指出,对农民工职业培训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帮助解决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农民工培训中农民工、企业、政府二大主体的参与意愿与承担能力各有不同,试图探讨出二大主体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提出农民工培训投资主体多兀、成本二方分

8、摊的建议。-14.江汛清.新农村就业服务.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1) :1315.杨川丹.统筹城乡就业构建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人事人才,2008年(10):17-1916.韩新宝.论新形势下农村中介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学会,2008 (2) : 33-3617.张伟东,钱利君.国内劳务派遣相关研究综述.商场现代化,2008 (4) ; 37-3918.周剑.劳务市场经纪人.东方出版社,2006 (1) :1719.土晓霞.农民工维权问题之探讨.市场论坛,2008, 46 (1) :92-9320.梅定祥.二兀制结构下农民工问题研究现状综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fzjjx/

9、 2008, 28 (3):59-6121.黎建飞.劳动合同法问题全解.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1) :47-5422.张华初.我国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的现状与发展.江西社会科学,2003 (7) : 215-21823.刘凌,李新文.刘易斯二兀经济理论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甘肃农业 大学学报,2005, 40 (6) :855-85924.张翠莲.农民工培训中二大主体的参与意愿与承担能力的探讨.农村经济与科 技,2008, 19 (7):81-8425.土剑,陈蓝蓝.不断完善与发展的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兰州学 刊,2009 (2):161一163中文摘要 3-4 Abstrac

10、t 4-5 第一章 导论 9-12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9 二、研究文献评述 9-10 三、论文的结构 10-11 四、论文创新之处 11-12 第二章 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概述 12-18 一、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及功能 12-13 (一)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12 (二)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12-13 1、联系和结合功能 12 2、信息传导功能 12 3、评价显示和利益激励功能 12-13 二、中介组织理论概述 13-14 (一) 中介组织的概念 13 (二) 劳务中介组织的概念 13 (三) 劳务中介组织出现的经济学分析 13 (四) 劳务中介组织的作用 13-14 1、传递劳务信息的功能

11、14 2、促进劳动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14 3、提供各种劳务中介服务,辅助政府完成一定的社会职能 14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14-18 (一) 推-拉理论 14-15 (二) 成本-收益理论 15 (三) 二元结构理论 15-16 (四) 人力资本理论 16-17 (五)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17-18 第三章 发展我国农民工劳务中介组织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 18-22 一、发展农民工劳务中介组织的必要性 18-19 (一) 我国农民工自身特点要求有为其服务的中介组织 18-19 (二) 农民工群体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求有为其服务的中介组织 19 (三) 劳务

12、输出的现实需要有为农民工就业服务的中介组织 19 二、我国农民工劳务中介组织的发展状况 19-22 (一)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相对滞后 19-20 (二) 中介组织服务功能单一,缺乏针对农民工务工人员的个性化服务 20 (三) 农民工劳务中介组织市场准入不严格,中介组织发展不规范 20 (四) 劳务中介市场政府监管角色定-位不准确,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20-22 第四章 完善农民工中介组织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22-26 一、美国的就业服务模式“一站式服务” 22 二、德国的三方合作职业培训制度 22-23 三、国内的两个案例 23-24 四、劳动派遣 24-25 (一) 劳务派遣

13、的概念 24 (二) 劳务派遣模式中三方关系 24-25 五、经验总结 25-26 第五章 完善与创新农民工劳务中介组织的路径分析 26-34 一、构建全国统一的农村劳动力信息平台,为外出农民工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26 二、培养农村劳务市场经纪人队伍 26-28 三、延伸劳务中介服务领域,开展订单式培训,加速农民工“转型升级 28-30 (一) 农民工“转型升级”的客观必然性 28 (二) 延伸劳务中介服务领域,开展订单式培训 28-29 (三) 多方面创新、改革,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 29 (四) 发挥政府主导力量,加速农民工“转型升级” 29-30 四、劳务派遣农民工就业及权益保护的有效模式 30-34 (一) 劳务派遣模式的优点 30-31 (二) 我国劳务派遣就业模式未来发展对策建议 31-34 1、搭建人力资源培训增值平台,提高农民工组织承诺,实现劳务派遣品牌战略 31-32 2、增强劳务输出、输入地机构合作,注重民间力量的利用 32 3、完善、细化相关法律,促进劳务派遣模式规范发展 32 4、加强对劳务派遣机构和用人单位的监管,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32-34 结论 34-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