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部分修改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6493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处理部分修改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热处理部分修改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热处理部分修改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热处理部分修改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热处理部分修改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处理部分修改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处理部分修改讲解(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热处理基础知识 山东海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讲稿人:迟金祥 2014年5月12日 热处理基础知识 以上内容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会出 现不妥和错误以及疏漏之处,欢迎大 家提出,让我们共同进步。 热处理是指通过对工件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使 金属或合金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获得预期的性 能(如机械性能、加工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的操作工艺称为热处理。 工件热处理的目的是通过热处理这一重要手段, 来改变(或改善)工件内部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 的性能并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 金属热处理工艺基本知识 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 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

2、这些过程互相 衔接,不可间断。加热是热处理的重要工序之一。 热处理工艺基本知识 1. 金属热处理工艺基本知识 热处理过程中四个重要因素: 在热处理时,因工件的大小不同,形状不 同,材料的化学成分不同,所以在具体热处理过 程中,要用不同的加热速度、最高的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通常把加热速度、最高加 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称为工件热处理的 四个要素,也称工艺参数。正确地确定和保证实 施好工艺,就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并将得到满意 的性能。 从数学的观点看,热处理的质量是温度和 时间的函数,所以工件的热处理工艺规范可用时 间一温度为坐标表示出来,任何工件的热处理, 都应包括: 1. 金属热

3、处理工艺基本知识 图1 热处理规范示意图 (a)简单的热处理规范 (b)复杂的热处理规范 都应包括 四个重要因素: (1)加热速度V; (2)最高加热温度T; (3)保温时间h; (4)冷却速度Vt. Fe-Fe3C相图中铁碳合金的分类 按合金中碳质量分数和显微组织的不同,铁碳合金可分 为三大类: 1. 工业纯铁 它是wc0.02%的铁碳合金。 2. 碳素钢 它是0.02%wc2.11%的铁碳合金。按起室 温下先微组织的不同又分为三种: 共析钢: wc=0.77% 亚共析钢:0.02%wc0.77% 过共析钢:0.77%wc2.11% 3.白口铸铁 它是2.11%wc6.69%的铁碳合金。按其

4、 室温下显微组织的不同又分为三种: 共晶白口铸铁: wc=4.3% 亚共晶白口铸铁:2.11%wc4.3% 过共晶白口铸铁:4.3%wc6.69% 1) 钢的退火与正火 2.钢的热处理基本工艺及应用 退火与正火的目的 调整硬度以便进行切削加工 消除残余应力 细化晶粒,改善组织 为最终热处理做好组织上的准备 退火:将钢加热、保温,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 艺。 退火工艺可分为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 、去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等,如图所示。 图3 箱式炉 图2 各种退火及正火的加热范围 完全退火 将亚共析钢加热到Ac3+3050,保温后缓冷 的退火工艺称为完全退火。 目的:降低硬度,消除内应力。

5、 等温退火 将亚共析钢加热到 Ac3 +3050、过共析 钢加热到Ac1+3050, 保温后快冷到Ar1以下 某一温度保温,然后出 炉空冷。如图是高速钢 等温退火与普通退火的 比较 图3 高速钢等温退火与普通退火的比较 球化退火 将共析钢或过共析钢加热到 Ac1 +2030,保温 适当时间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球化退火。 目的: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形成球状 珠光体,为后面的淬火作组织准备。 扩散退火 将工件加热到略低于固相线温度,保温后缓慢冷 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扩散退火。 目的:消除成份偏析。 去应力退火 将工件加热到 Ac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后随炉冷却 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去应力退火

6、。 目的:消除铸、锻、焊的内应力。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 Ac3或 Accm以上3050,保 温后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 含碳量0.25%经正火后硬度提高,改善了切削 加工性能。 消除过共析钢中的二次渗碳体。 作为普通结构零件的最终热处理。 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快于退火,由C曲线可知,二者 的组织是不一样的。正火后的组织比退火细,如图所 示。 图3 正火与退火后组织的比较 重要构件的焊接、合金钢的焊接及厚部件的焊接,都要求在焊前必须预热。焊 前预热的主要作 用如下: (1)预热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 氢致裂纹。同时也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

7、的淬硬程度,提高了焊接接头的抗裂性 。 (2)预热可降低焊接应力。均匀地局部预热或整体预热,可以减少焊接区域被 焊工件之间的温度差(也称为温度梯度)。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力,另 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变速率,有利于避免产生焊接裂纹。 (3)预热可以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对降低角接接头的拘束度尤为明显,随 着预热温度的提高,裂纹发生率下降。 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有三个:消氢、消除焊接应力、改善焊缝组织和综合性能。 焊后消氢处理,是指在焊接完成以后,焊缝尚未冷却至100以下时,进行的低 温热处理。一般规范为加热到200350,保温2-6小时。焊后消氢处理的主要 作用是加快焊缝及热影响区中氢的逸出,对

8、于防止低合金钢焊接时产生焊接裂 纹的效果极为显著。 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加热和冷却的不均匀性,以及构件本身产生拘束或外加拘 束,在焊接工作结束后,在构件中总会产生焊接应力。焊接应力在构件中的存 在,会降低焊接接头区的实际承载能力,产生塑性变形,严重时,还会导致构 件的破坏 消应力热处理是使焊好的工件在高温状态下,其屈服强度下降,来达到松弛焊 接应力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整体高温回火,即把焊件整体放入加 热炉内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在空气中或炉内冷却。用 这种方法可以消除80%-90%的焊接应力。另一种方法是局部高温回火,即只对 焊缝及其附近区域进行加热,然后缓慢冷却,降

9、低焊接应力的峰值,使应力分 布比较平缓,起到部分消除焊接应力的目的。 有些合金钢材料在焊接以后,其焊接接头会出现淬硬组织,使材料的机械性能 变坏。此外,这种淬硬组织在焊接应力及氢的作用下,可能导致接头的破坏。 如果经过热处理以后,接头的金相组织得到改善,提高了焊接接头的塑性、韧 性,从而改善了焊接接头的综合机械性能。消氢处理是在300400度加热温度 范围内保温一段时间。 目的是加速焊接接头中氢的逸出,消氢处理效果比低温后热更好。焊接后及焊 后热处理,焊后及时后热及消氢处理是防止焊接冷裂纹的有效措施之一, 对于厚度超过100mm的厚壁压力容器及其他重要的产品构件,焊接过程中,为 防止因厚板多道

10、多层焊氢的积聚而导致的氢致裂纹,应进行2到3次中间消氢处 理 热处理 8.1 成形受压元件的恢复性能热处理 8.1.1 钢板冷成形受压元件,当符合下列a)e)中任意条件之一,且变 形率超过表4的范围,应于成形后进行相应热处理恢复材料的性能。 a)盛装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 b)图样注明有应力腐蚀的容器; c)对碳钢、低合金钢,成形前厚度大于16 mm者; d)对碳钢、低合金钢,成形后减薄量大于10%者; e)对碳钢、低合金钢,材料要求做冲击试验者。删除 表4 冷成形件变形率控制指标 8.1.2 分步冷成形时,若不进行中间热处理,则成形件的变形率为各分步成形 变形率之和;若进行中间热处

11、理,则分别计算成形件在中间热处理前、后的 变形率之和。 8.1.3 若需消除温成形工件的变形残余应力,可参照8.1.1对冷成形工件的热 处理条件和要求进行。 8.1.4 若热成形或温成形改变了材料供货热处理状态,应重新进行热处理,恢 复材料供货热处理状态。 8.1.5 当对成形温度、恢复材料供货热处理状态的热处理有特殊要求时,应遵 循相关标准、规范或设计文件的规定。 8.2 焊后热处理(PWHT) 容器及其受压元件按材料、焊接接头厚度(即焊后热处理厚度,PWHT)和设 计要求确定是否进行焊后热处理。 8.2.1 焊接接头厚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a) 对等厚全焊透对接接头为钢材厚度; b) 对于

12、对接焊缝和角焊缝为焊缝厚度; c) 对于组合焊缝为对接焊缝与角焊缝厚度中较大者; d) 当不同厚度元件焊接时: 不等厚对接接头取较薄元件的钢材厚度; 壳体与管板、平封头、盖板及其他类似元件的B类焊接接头,取壳体厚度 ; 接管与壳体焊接时,取接管颈厚度(删除)壳体厚度、补强圈厚度和连接 角焊缝厚度中较大者; 接管与法兰焊接时,取接头处接管颈厚度;对于GB 150.3-2011图7-lg)所 示结构取法兰厚度; 对于GB 150.3-2011附录D图D12 b)所示内封头连接结构取圆筒和封头 厚度的大者; 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焊接时,取焊缝厚度 8.2.2 容器及其受压元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

13、行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 应包括受压元件间及其与非受压元件的连接焊缝。当制订热处理技术要求时, 满足以下规定外,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由于焊后热处理导致的再热裂纹 。 8.2.2.1 焊接接头厚度符合表5规定者。 表5 需进行焊后热处理的焊接接头厚度 8.2.2.2 图样注明有应力腐蚀的容器。 8.2.2.3 用于盛装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制容器。 8.2.2.4 当相关标准或图样另有规定时。 8.2.3 对于异种(改为不同)钢材之间的焊接接头,按热处理要求不同的,按高者 确定是否进行焊后热处理。 8.2.4 当需对奥氏体型不锈钢、奥氏体一铁素体型不锈钢进行焊后热处理时,

14、按设 计文件规定。 8.2.5 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奥氏体型不锈钢、奥氏体一铁素体型不锈钢的焊接接 头可不进行热处理。 8.2.6 焊后热处理要求 8.2.6.1 制造单位应按设计文件和标准的要求在热处理前编制热处理工艺。 8.2.6.2 不得使用燃煤炉进行焊后热处理。 8.2.6.3 热处理装置(炉)应配有自动记录温度曲线的测温仪表,并能自动绘制热 处理的时间与工件壁温关系曲线。 8.2.6.4 整体焊后热处理可以是炉内整体加热方法或容器内部加热方法。在可能情 况下,应优先采用炉内整体加热方法;当无法整体加热时,允许分段加热进行。 分段热处理时,其重复加热长度应不小于1500mm,且相邻部分

15、应采取保温措施 ,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热处理操作应符合8.2.7 的规定。 8.2.6.5 B、C、D、E 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接头以及缺陷焊补部位, 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局部热处理有效加热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a)焊缝最大宽度两侧各加PWHT 或50mm,取两者较大值; b)返修焊缝端部方向上加PWHT 或50mm,取两者较大值; c)接管与壳体相焊时,应环绕包括接管在内的筒体全圆周加热,且在垂直于焊缝 方向上自焊缝边缘加PWHT 或50mm,取两者较大值。 局部热处理的有效加热范围应确保不产生有害变形,当无法有效控制变形时,应 扩大加热范围,例如对圆筒全周长范围进

16、行加热;同时,靠近加热区的部位应采 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8.2.6.6 复合钢板容器及其受压元件热处理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容器(特别是覆层 材料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8.2.7 焊后热处理操作 8.2.7.1 碳素钢、低合金钢的焊后热处理操作应符合如下规定: a)焊件进炉时炉内温度不得高于400; b)焊件升温至400后,加热区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500/PWHT/h,且不得超过 220/h,一般情况下不低于55/h; c)升温时,加热区内任意4600 mm 长度内的温差不得大于120; d)保温时,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超过80; e)升温及保温时应控制加热区气氛,防止焊件表面过度氧化; f)炉温高于400时,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7000/PWHT/h,且不得超过 280/h,一般情况下不低于55/h; g)焊件出炉时,炉温不得高于400,出炉后应在静止空气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