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马坤全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6433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抗震—马坤全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桥梁抗震—马坤全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桥梁抗震—马坤全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桥梁抗震—马坤全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桥梁抗震—马坤全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抗震—马坤全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抗震—马坤全讲解(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 梁 振 动 与 抗 震 桥 梁 抗 震 1 桥梁工程系 轨道交通桥梁研究室 桥梁馆401室 TEL:65983316转2401(办) Mobile:13651851099 马坤全 博士 2 本课程教材及参考书 n教材: n桥梁抗震范立础编著.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 n参考书: n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及应用丛书(1、2、3、4册)范立础等著. 人 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 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 111-87).北 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89 n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 89).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2、 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n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征 求意见稿). 上海:2001 3 第一章 桥梁抗震概论 n地震震害 n桥梁震害现象 n桥梁震害成因 n桥梁震害启示 4 地震灾害 n地震历来是严重危害人类的一大 自然灾害。尤其是最近的20余年 ,全球发生了许多次大地震,其 中多次破坏性地震都集中在城市 ,造成了非常惨重的生命财产损 失。 n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M8.3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 M8.2)、1960年智利南部大地震 (M8.5)、1964

3、年美国阿拉斯加 大地震(M8.4)、1968年日本十 胜冲大地震(M8.0)、1976年中 国唐山大地震(M7.8)、1989年 美国洛马普里埃塔地震(M7.0) 、1994年美国诺斯雷奇地震( M6.7)、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 (M7.2)。 1960年以来的重大地震灾害损失 5 桥梁震害现象 v上部结构的破坏 v支承连接件破坏 v桥台、桥墩破坏 v基础破坏 6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桥梁震害 7 弯曲破坏剪切破坏 弯剪破坏 RC桥墩的主要破坏形式 8 弯曲破坏剪切破坏 RC桥墩的弯曲与剪切破坏实例 9 支座的破坏 固定支座的破坏滑动支座的破坏 10 梁间连接装置的破坏 11 RC桩基

4、的破坏 桩头开裂 桩土分离 液化引起的破坏 12 台湾921集集大地震桥梁震害 乌溪桥桥墩剪切破坏 13 台湾921集集大地震桥梁震害 稗丰桥因断层位移落梁 14 台湾921集集大地震桥梁震害 集鹿大桥(RC斜拉桥)的震害 15 台湾921集集大地震桥梁震害 拉索锚固端处破坏情况 16 桥梁震害成因 v由于支承连接件失效所致-在地震中,如果 支承连接件不能承受上、下部结构的相对 位移,支承连接件就可能失效。 v由于下部结构失效所致-下部结构失效, 主要指桥墩和桥台失效。由于墩台失效, 其支承的上部结构也将遭到严重的破坏。 v由于软弱地基失效所致。 17 桥梁震害启示 v桥梁抗震设防应采用性能设

5、计原则。 v桥梁抗震设计应同时考虑强度和延性,尤其注重提高桥 梁结构整体和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延性能力。 v重视采用减隔震的设计技术,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v对复杂桥梁(包括大跨度桥梁),强调进行空间动力时 程分析的必要性。 v重视桥梁支座的作用及其设计,同时开发更有效的防止 落梁装置。 18 抗震修复与加固 措施之一:增加延性 19 抗震修复与加固 措施之二:减小地震力(隔震) 20 抗震修复与加固 措施之三:构造措施(防止落梁、缓冲、高阻尼化) 21 第二章 桥梁抗震设防标准 n地震危险性分析 n 地震波 n 地震等级和地震烈度 n 地震危险性分析和重现期 n抗震设防标准 n 抗震设防标准制

6、定原则 n 桥梁抗震设防标准 22 地震波 n地壳内的断裂缝,即为能量释放中心,也就 是所谓的震源。 n震中即震源在地面的投影。震源深度为震源 到震中的垂直距离。震源距为地面某处到震 源的距离。 n地面释放出来的能量以几种不同的波的形式 传播。发源于断裂区的“体波”,包括P波(疏 密波或初级波)和S波(剪切波或次级波)。 P波质点振动方向平行于波的传播方向;S波 的质点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23 地震等级和地震烈度 n地震等级 n地震等级的一种普遍采用的量度是里氏震级。震 级与震源深度关系较为密切,并且由体波部分计 算出的震级经常被作为精确估计的震级。可是, 从预报角度来说,其结果又通

7、常折算为等效的里 氏等级。释放的能量E与里氏震级M有如下普遍采 用的关系式: ,其中E单位为“尔格 ”。 n里氏等级小于5级的地震很少引起严重的结构破坏 ,尤其是当震源较深时。56级的地震能引起震 中附近地区的破坏。在67级地区,可能发生灾 害的面积更大。 24 地震等级和地震烈度 n地震烈度 n地震烈度是对某地受到地震作用后果的一种客观量度,它 与峰值加速度、速度和持续时间有关。最大烈度与地震大 小或震级的关系很模糊,几乎不存在什么关系。 n我国于1992年6月公布施行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 )所示的地震烈度值,系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 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该

8、烈度值称为 地震基本烈度。 n抗震设计中的抗震设防烈度,系指按国家批准权限审定作 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可采用 地震基本烈度;对做过地震小区划的地区,可采用抗震主 管部门批准使用的地震参数,如设计地震动参数,设计反 应谱曲线等。 25 地震危险性分析和重现期 n地震危险性分析 n由于地震的发生和地震动的特性都不能精确地预测,所以 ,必须在概率含义上推测工程可能受到的地震威胁或危险 ,这就是地震危险性分析。 n所谓地震超越概率,是指一定场地在未来一定时间内遭遇 到大于或等于给定地震特征值(如给定震级、烈度、地震 动加速度峰值等)的地震概率,常以年超越概率或设计基 准期超越概

9、率表示。 n特定场地未来遭遇到大于或等于给定值I的地震的年超越概 率 和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 : 式中, 为大于或等于给定值I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26 地震危险性分析和重现期 n重现期 n地震重现期是指一定场地大于或等于给定地 震特征值的地震重复出现的平均时间间隔。 地震重复周期T与年平均发生率互为倒数关系 。 n设计基准期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重现期 为475年,而设计基准期50年超越概率2的 地震重现期为2475年。 27 抗震设防标准 n抗震设防标准制定原则 n桥梁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即为如何确定“地震荷载”的 标准。荷载定得越大,即抗震设防标准要求越高,桥梁 在使用寿命期间为抗震设防

10、需要投入的费用也越大。然 而,桥梁在使用寿命期间遭遇抗震设防标准所期望的地 震总是少数。这就是决策的矛盾点:一方面要求保证桥 梁抗震安全,另一方面又要适度投入抗震设防的费用, 使投入费用取得最好的效益 。 n总效益E收益生产投资可能的损失(包括修复费 用)最大 n总费用C造价修复费最小 28 抗震设防标准 n桥梁抗震设防标准 n以上是从概率意义上描述抗震设防这一基本原则的,也可以从确定 意义上来描述这一基本原则。即首先规定两个或三个地震动水准, 常称之为小震和大震,或小震、中震和大震。小震指的是对工程建 设地点而言经常发生的,中震是指在工程的使用年限内仅偶然发生 的,大震则指在使用年限内发生概

11、率极小的地震。小震、中震和大 震也称为多遇地震、偶遇地震和罕遇地震。国内外现行的一些结构 抗震设计规范,通常以50年为基准期,把基准期内超越概率63的 地震定义为小震,超越概率10的地震定义为中震,超越概率2 3的地震定义为大震。与这三个地震动水准相应的抗震设防目 标是:在小震作用下,结构物不需修理,仍可正常使用;在中震作 用下,结构物无重大损坏,经修复后仍可继续使用;在大震作用下 ,结构物可能产生重大破坏,但不致倒塌。这种抗震设防思想,即 所谓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级设防标准。 29 第三章 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n静力法 n反应谱法 n动态时程分析方法 n各种分析方法总结

12、30 弹性静力法 n假设结构各个部分与地震动具有相同的振动,因此 ,结构因地震作用引起的惯性力地震力就等于地 面运动加速度与结构总质量的乘积;再把地震力视 为静力作用在结构上,进行结构线弹性静力分析计 算。地震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为结构总重量,K为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与 重力加速度g的比值。 该方法目前仍用于隧道及桥台和挡土结构的抗震设计中。 31 非线性静力Pushover分析倒塌模态分析方法 nPushover分析方法能够追踪结构从屈服直到极限状态的整个非弹性变形 过程。实际进行的Pushover分析过程,是一种纯粹的非线性静力分析过 程。 n非线性Pushover 分析过程一般需要

13、借助计算机程序完成,其执行步骤如 下: 1. 假定一个适当的、沿高度分布的侧向荷载模式; 2. 按荷载增量法进行结构非线性分析,直至结构达到最终位移限值。增 量形式的非线性平衡方程可以写成: 式中, 为结构切线刚度, 和 分别为结构位移增量和侧向 荷载增量, 和 和 分别为结构粘滞阻尼力增量、摩擦阻尼力 增量和滞回阻尼力增量, 和 分别为结构不平衡力和校正系数。 3. 计算等效单自由度系统的等效刚度和等效粘滞阻尼比; 4. 利用反应谱方法计算结构特征力效应和特征位移效应需求分析; 5. 进行需求/能力比计算,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32 单振型反应谱法 n反应谱的概念 根据DAlembert原理

14、,单自由度振子的振动方程可以表示 为: 上述振动方程的解可以用杜哈美(Duhamel)积分公式来表示 : 对上式分别求一次和两次导数,即可得单自由度振子地震作用 下的相对速度和绝对加速度反应的积分公式: 33 单振型反应谱法 n反应谱的概念 由于地震加速度是不规则的函数,上述积分公式难以直接求积 ,一般要通过数值积分的办法来求得反应的时程曲线。对不同周期 和阻尼比的单自由度体系,在选定的地震加速度输入下,可以获得 一系列的相对位移y、相对速度 和绝对加速度 的反应时程曲线 ,并可从中找到它们的最大值。以不同单自由度体系的周期Ti为横 坐标,以不同阻尼比C为参数就能绘出最大相对位移、最大相对 速

15、度和最大绝对加速度的谱曲线,分别称为相对位移反应谱、拟相 对速度反应谱和拟加速度反应谱(分别可简称为位移反应谱、速度反 应谐和加速度反应谱),并用符号记为SD、PSV和PSA,这三条反应 谱曲线合起来简称为反应谱。 34 单振型反应谱法 n对可以近似视为单自由度体系的规则桥梁,在已知加速度反应 谱和计算出振动周期之后,其最大地震惯性力就可以用相应的 反应谱值求出: 式中, 称为水平地震系数; 称为动力放大系数,其值可以直接由标准化反应谱曲线确定。 上式为加速度反应谱理论计算水平地震力的基本公式,该公式 在实际应用于桥梁抗震设计时,一般采用以下形式: 35 多振型反应谱法 n对理想化为多自由度系

16、统的复杂桥梁,其在单一水平方向地震 动作用下的动力平衡方程可以表示为: 利用振型的正交性,可得类似于单自由度系统的动力平衡方程 : 仿照单自由度振型反应谱方法,求出结构的最大地震力: 式中, ,称为振型参与系数。 36 等效线性化方法 n非线性系统的等效线性化一般有两种作法:一种是基于实验规 律分析总结,另一种是基于随机振动理论。Gulkan和Sozen在 实验观察基础上,假定单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的滞回耗能与输入 的地震能量相等,提出了一个等效粘滞阻尼比与位移延性系数 之间的回归公式: 如果非线性系统具有双线性滞回特性,则等效刚度也可以确定 : 这样,非线性系统的地震反应就被近似地认为与具有等效粘滞 阻尼比 和等效刚度 的线性系统的反应一致,而后者可以 直接应用弹性反应谱法求出最大地震力和最大反应位移。在此 基础上,Shibata和Sozen还进一步把该方法推广到多自由度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