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696334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2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 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新课程形成的背景 基本理念 目标与内容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时代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要求 课程改革的背景 科学技术的发展 数学的发展 教育普及 时代发展 教育内容偏窄偏旧偏深 学习方式单一被动 对书本知识,运算关注比较 多,对情感态度等关注较少 课程实施基本上以教师,课 堂和书本为中心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问题 校长和教师认为 学生以接受被动方式学习的比例 79% 90% 0% 50% 100% 小学初中 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 “过度练习” 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 获得知识与发展 学生很少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 学生追求唯一正确的标准

2、 被动接受式教与学特征 创新精神与创造力 实践能力 收集与处理信息 合作交流 学习能力 新时代对公民素质新要求 城市小学和乡村初中“经常”或“总是 ”在全班公布考试成绩的比例在60%左右,城 市初中学生的这一比例已达75%。 经常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的百分比经常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的百分比 对考试结果的处理对考试结果的处理 研制课程标准 修订现行大纲 组织编写实验教材 在实验区开展实验工作 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 主要内容 大纲与标准有什么区别 大纲在面上使用,标准在实验区使用 标准经过修改将逐步代替大纲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与发 展性 强调数学的作用 学习内容应该

3、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具 有挑战性的;学习的方式应该包括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续) 强调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 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者与合作者。 强调过程性评价,全面地评价学生。 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 课程标准的特点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供有价值的数学 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课程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知识技能的目标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把标准中理念转化成实践中的观念 数学, 教材 学习,教学 发展, 学生,教师 数学 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 用范围等方面得到空前的

4、拓展 数学成为21世纪公民的基本素养 学校数学与学科数学是有区别的 教材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与教材的关系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教材新在哪里? 教学 什么是教学 什么是数学教学 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过程:引入新授-巩固- 作业 研究新的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探索尝试-解释与交流- 拓广与应用 学习 什么是学习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研究有效学习 学生 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 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为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间 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 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 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 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发展 教师与科研 教师的成长需要

5、一个过程 发展 什么是发展 关注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 发展 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体现课程的人文精神 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改革 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思 维的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的发展 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的课程设计 的特点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加强数学知识 实际背景; 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感; 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引进计算器 ; 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的课程设计 的特点(续) 注重算法多样化; 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从实际问题 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过程; 增加了探索规律内容。 标

6、准增强的地方 1. 增加负数的认识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 会用它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增加计算器的使用 “能用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实际 问题.” 3.强化估算的作用 估算 在第一学段,能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估算. 在第二学段,能根据实际情况对估算方法 进行评估. 削弱的地方 1.珠算 2.繁杂的运算 加法以二,三位为主 乘法:“三位数乘二位数为主” 除法:“除数是二位数的除法为主” 3 删去带分数 讨论问题之一 关于估算 主要内容 讨论问题之二 关于引入计算器。 主要内容 讨论问题之三 关于算法多样化。 主要内容 算法多样化 什么是算法多样化? 它和一题多解有

7、什么区别? 算法多样化的作用? 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 主要内容 讨论问题之四:数感 什么是数感? 如何培养数感? 主要内容 空间与图形 以“立体平面立体”为主要线索; 强调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适当拓宽活动领域:包括图形认识,图 形的变换,图形与位置等方面; 以实际操作、测量、简单推理为具体处 理方式,强调学生的直观体验; 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发展对图形的审美意识。 主要内容 标准加强的地方 加强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认识; 增加对图形相对位置的认识; 增加认识方向与路线图; 增加认识不规则的图形。 标准削弱的地方 单纯的几何运算。 讨论问题:小学几何 小学几何的教学目的? 小学几何的性质

8、? 统计与概率 结合学生生活,安排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让学生参与统计的过程、体验统计的概念、逐 步形成统计的意识 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逐步体会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和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 主要内容 标准增强的地方 增加了概率的认识; 强调统计学习的过程性; 强化对统计概念的实际理解。 主要内容 标准削弱的地方 单纯的统计计算; 概念的严格定义。 主要内容 讨论:统计与概率 统计教学的重点的什么? 概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概率”教学内容举例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是确定的,有些是不 确定的。 能列简单事件发生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

9、描述 ,并各同伴交换想法。 实践与综合应用设计的基本目的 让学生经历实践与研究的历程, 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的正确态度, 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实践活动的特点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探索性、实践性和应 用性的一类学习活动。 它是因地制宜的,为教师教学研究提供 了广阔的天地。 实践活动的特点(续)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 实践与综合应用具有一定综合性。 三个阶段 标准在第一学段设立了“ 实践活动”、第二学段设立了 “综合应用”、第三学段设立 了“课题学习”。 实践活动的要求 强调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强调了综合应用(第二学段 )。 动态 目前,进行小课题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美国,小课题称为“project”。在美国小 学数学教学材料中,有很多“project”。小 学生非常有兴趣的完成这些小课题。 主要内容 实践活动的教学 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个问 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具进行探索的余地和 思考的空间。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 小学生进行小课题的学习是一种探索的 学习,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 息,讨论交流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 在此过程中学会一些探索和研究方法。 实践活动的教学(续) 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教师起到引导 的作用 评估主要不是看结果,而是注重过程 活动内容结合身边的事物,学习过程是 有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