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宾语宾语前置被动句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96321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宾语宾语前置被动句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双宾语宾语前置被动句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双宾语宾语前置被动句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双宾语宾语前置被动句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双宾语宾语前置被动句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宾语宾语前置被动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宾语宾语前置被动句(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 叙述句叙述句 双宾语句 双宾语句学习重点 概念:双宾语、双宾语的名称、双宾语句 双宾语的动词具有的特点: 取予、问告、称谓意义的动词带双宾语 动词“为”带双宾语 准确翻译双宾语句 什么是双宾语? v汉语的动宾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最常见的单宾结 构,也就是狭义的动宾结构;另一种是双宾结构,又 称为双宾语。 v所谓双宾语,就是一个谓语动词带了两个宾语,第一 个宾语称为间接宾语,又称近宾语,表动作行为的关 涉对象,一般指人。第二个宾语称为直接宾语,又称 远宾语,表动作行为的支配对象,一般指物。 v其结构形式为“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相同点:双宾结构是古今共有的句法结构; 古今汉语

2、里,含有取予义或问告义的动词都 能带双宾语。 不同点:古代汉语中,动词“为”也常常带双 宾语。古代汉语的双宾结构在结构形式和语 义关系方面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 古今双宾语结构的异同 (一)取予、问告、称谓意义的动词带双宾语 一般说来,古代汉语双宾语常见的形式是: “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公赐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论语阳货)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这也是汉语双宾结构的典型形式。 古代汉语双宾语特有的两种结构形式: 又献玉斗范增。(汉书高帝纪) 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史记廉蔺列传) 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史记周本纪)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诗经

3、小雅小旻) 若受吾币而不吾假道,将奈何?(吕氏春秋权勋 ) 寡人将谁属国?(吕氏春秋贵公) 1.间接宾语提到动词前 2.间接宾语移到直接宾语后 (二)动词“为”带双宾语 结构形式:为+之+直接宾语 不如早为之所。 重为之礼而归之。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翻译:给+“之”+动词+直接宾语 “为之所”即“给他安排地方”。 “为之礼”即“给他举行仪式”。 “为之辞”即“给这种做法寻找借口 ”。 “为之驾”即“给他准备车驾”。 “为之小”即“给诸侯作小司仪”. “ 为之大”即“给诸侯作大司仪”。 比较句中“为之”的用法: 1.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4、,为之踌躇满志。 2.吾不忍为之民。 双宾语句讲授结束 再见! 宾语前置句 本节重点 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代词“是”、“之”复指的 宾语前置 无形式标志宾语前置 (代词“是”作宾语前置) (介词的宾语前置) 谓语前置 感叹句中的谓语前置 疑问句中的谓语前置 什么是语序? 句子成分前后的次序称为语序。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 的语言,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的主要手段。 汉语句子的各种成分一般都有较固定的次序,从古到 今,变化比较小。如主语在谓语之前,动词(或介词 )在宾语之前,修饰语(定语、状语)在被修饰语( 中心语)之前,补语在中心语之后,古今都是一致的 。但古汉语中

5、也有少数特殊语序,下面将就这些特殊 语序进行重点讲述。 一 宾语前置 v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一般的语序,在 总体上古今是一致的。 v在古汉语里,由于需要加以强调或由于习惯,在 一定的条件下,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以放在动词 或介词之前,这就是所谓的宾语前置。 v疑问句和疑问词(参见王力教材p271)链接 v否定句和否定词(参见王力教材p262)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疑问句,如果是“谁”、“孰”、“何”、“胡” 、“奚”、“曷”、“安”、“恶”、“焉”等疑问代词作宾语 ,大都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例如: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左传成公三年) 沛公安在?(同上) 大王来

6、何操? (史记项羽本纪) 许子奚为不自织? (孟子滕文公上)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司马迁报任安书 )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才能前置, 如果宾语是名词或以疑问代词作定语的名词性词组,则 一般不能前置。 思考: 吾谁欺?欺天乎? (论语子罕) 帝曰: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洛阳 。”史记三王世家) 姜氏何厌之有? 在上古汉语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比较严格的,有 人视为一种语法规则,尽管有例外,但极少。 (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第一,由副词“不”、“无(毋)”、“未”或者无定代词“莫 ”等构成的否定句。 第二,宾语必须是代词。 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

7、山记)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论语卫灵公)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现象远没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严 格。例如: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 (诗经魏风园有桃)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这说明,从先秦时代起,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就已经开始 从前置向后置发展了。到了汉代,这类句子中的代词宾语 大都置于动词之后,而魏晋以后,口语性较强的著作中则 绝大多数都移至动词之后了。 (三)用“之”、“是”、“实”复指的宾语前置 姜氏何厌之有? (左传隐公元年)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

8、四年)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左传僖公五年) 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同上)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孟子 离娄上 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 矣!”(左传宣公二年) 如果前置的宾语是代词,往往只用“之”复指。如例和 例。 “唯之”或“唯是”的格式。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 蜩翼之知。(庄子达生 )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左传宣公十五年) 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 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 年) “唯蜩(条)翼之知” 即“只知看蝉的翅膀”。 “唯命是听”即“只听 从(您的)命令”。 “唯余马首是瞻”即“ 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在古汉语中,为了突出和

9、强调宾语,也有时不借助任 何条件,直接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 (四)无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 1、宾语直接提到动词前。 民献有十夫予翼。(尚书大诰)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 2、宾语直接提到介词前。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为政) 室于怒,而市于色。(左传昭公十三年) 二 谓语前置 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把谓语提到主语之前,叫作谓语前置 。谓语前置常见于感叹句和疑问句中,有时也出现于祈使句 中。 (一)感叹句中的谓语前置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赵策三) (二)疑问句中的谓语前置 谁与,哭者?(礼记檀弓上) 子邪,言伐莒者?(吕氏

10、春秋难言) (三)祈使句的谓语前置 勉哉,夫子!(史记周本纪)(将士们,努力吧 !)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的 语法规则。它是一种正常的语序,决 不是什么“倒装”。因此必须把“前置” 和“倒装”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现象区 分开来。 疑问句 疑问词 在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需有疑问词的帮助,方 能发出疑问。有时候用疑问代词,有时候用疑问 语气词,有时候二者兼用。例如: 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 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在上古汉语里,疑问句里的疑问代词宾语也必须 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吾谁欺?欺天乎? (一)疑问代词 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 指事物的疑问

11、代词:“何”、“胡”、“奚”、“曷” 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 (二)疑问语气词 常见的疑问语气词有:“乎”、“与(欤)”、“邪( 耶)” 还有:“诸”和“哉”。 “诸”字是“之乎”的合音。“诸”字用于句尾的时候, 可以用“之乎”去解释,但是只表示疑问和反问。例如: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 颜渊) “诸”也可以用在句中,是“之于”的意思。例如: 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 投诸渤海之尾。 “哉”字的主要用途有二:一是表示反问,一是表示感叹 。一般地说,要有疑问代词或“岂”字跟它呼应,才能表 示反问。例如: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

12、逍遥遊) 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 否定句 否定词 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否定句必须有否定词。 否定词可以是副词,如“不、毋、未、弗、勿、非、否”; 可以是动词,如“无”;也可以是代词,如“莫”。例句:(参 见王力教材p263) 在上古汉语里,用“不”、“未”、“毋”、“莫”四个否定词的 否定句有一个特点:宾语如果是一个代词,一般总是放在 动词的前面。如: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 思考:为什么有“不”、“未”、“毋”、“莫”四个词构成的否定 句,代词宾语前置?而其他否定词构成的否定句则不涉及 宾语前置?返回 宾语前置内容结束宾

13、语前置内容结束 再见!再见! 被动句式 一、什么是被动句 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1.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 者,即施事者。 “季氏将伐颛臾。” 2.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 者,即受事者。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二、被动句的类型 (一) 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意念被动句 蔓草犹不可除。 (郑伯克段于鄢)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逢丑父)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左传成公二年) 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报任安书) (二)被动句式 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 1.“于”字句: 形式:及物动词+于 +名词

14、 。 语法作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再如: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许行 (2)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 (3)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2.“为(wi)”字句和“为所”句式 形式: 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 语法作用: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哉! 介词“为”后的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为”后紧接着及 物动词,仍然构成被动句式。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为所”句式 楚遂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秦策

15、) 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 昭公遂伐季氏,为所败,出奔齐。(汉书五行志 ) “为所”式起源于战国时期,在先秦文献中出 现频率很低,汉以后开始增加,东汉以后成为一种主要 的被动格式,并一直沿用至今,如: “流行歌曲为青年人所喜爱”。 3.“见”字句和“见于”句式 形式: “见+及物动词”。 语法作用:“见”助动词,帮助表示被动。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盆成括见杀。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见”又有了副词的用法,即用在及 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 的作用。可译为“我”或“自己”。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思考:下列句中“见”的用法 1.请勿见笑! 2.有何见教! 见于句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弥子瑕见爱于卫君。(韩非子说难)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 不遭时也。(史记管仲列传) 4.被字句 形式:“被+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 公曰:“吾被皇太后徵,未知所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