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696222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鲜花饼 B. 小锅米线 C. 果汁 D. 水【答案】D【解析】A、鲜花饼中有维生素、淀粉等营养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B、小锅米线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C、果汁中有维生素、水等,属于混合物,错误;D、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正确。故选D。2.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木柴燃烧 B. 酒精挥发 C. 水变成冰 D. 铁水铸成锅【答案】A【解析】A、木材燃

2、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水变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铁水铸成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3. 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是()A. Fe B. Si C. O2 D. Al【答案】C【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为O2。故选C。

3、4. 下列属于钾肥的是()A. Ca3(PO4)2 B. KCl C. CO(NH2)2 D. (NH4)2HPO4【答案】B【解析】A、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B、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正确;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D、(NH4)2H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B。点睛: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 下列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 合成橡胶 B. 合成纤维 C. 塑料 D. 棉花【答案】D【解析】A、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错误;B、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有

4、机高分子材料之一,错误;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错误;D、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正确。故选D。6. 下列人体所必须的元素中,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是()A. 钙 B. 铁 C. 碘 D. 硒【答案】C【解析】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选C。7.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正确;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

5、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错误。故选D。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 沙子 B. 食盐 C. 面粉 D. 橄榄油【答案】B【解析】A、沙子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错误;B、食盐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C、

6、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错误;D、橄榄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错误。故选B。9. 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某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该气体是指()A. CO B. H2 C. CH4 D. O2【答案】C【解析】由题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沼气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C。10. 500mL水中含有约1.671025个水分子,说明()A. 分子可以再分 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答案】D【解析】50

7、0mL水中含有约1.671025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体积和质量很小。故选D。点睛: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B. 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 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答案】A【解析】A、燃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应该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错误;B、在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

8、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接打手机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燃甚至引起爆炸,正确;C、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正确;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是由于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的,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以利于燃气充分燃烧,正确。故选A。12.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B.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1C. 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D.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答案】C【解析】A、由微粒的变化可

9、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故选C。点睛: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13. 芒果中含有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芒果苷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并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等活性。下列关于芒果苷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由三种元素组成B. 相对分子质量为422gC. 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D. 该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8:11【答案】B【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

10、O11)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错误;C、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18):(1611)=228:18:176,可见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正确;D、由化学式可知,该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8:11,正确。故选B。14.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可选用的试剂是()A. Fe B. Cu C. HCl D. Ag【答案】A【解析】A、Fe能与CuC1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B、铜不与CuC12溶液反应,不

11、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C、盐酸能与铁反应,不与CuC12溶液反应,将原物质除去,而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银不与CuC12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故选A。15. 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同的概念,富含蛋白质、脂防和糖类的食物多为酸性食物。下列不属于酸性食物的是()A. 鸡蛋 B. 猪肉 C. 波菜 D. 大米【答案】C【解析】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属于酸性食物,错误;B、猪肉中含有油脂和蛋白质,属于酸性食物,错误;C、菠菜中富含维生素,不属于酸性食物,正确;D、大米中富含糖类,属于酸性食物,错误。故选C。16. 在一密闭容器中

12、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40401032反应后的质量/g12x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等于90B. b可能是单质C. c一定是催化剂D. 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7:8【答案】D【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x=40+40+32+10-12-10=100;故a、d为反应物,b为生成物,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A、x=100,错误;B、b由a、d中的元素组成,故b为化合物,错误;C、c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错误;D、参加反

13、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40-12):32=7:8,正确。故选D。17. CO3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A. 2 B. +2 C. +4 D. +6【答案】C【解析】碳酸根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根”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根”的化合价,可得:x+(2)3=2,则x=+4价。故选C。18.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随稀硫酸的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y表示()A. 沉淀的质量 B. 氢氧化钡的质量C. 溶液的pH D. 溶质的质量【答案】D【解析】A、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沉淀质量不断增大,当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完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

14、加,因此y不能表示沉淀的质量,错误;B、随着反应进行,氢氧化钡质量不断减小,直至为0,但不会增大,因此y不能表示氢氧化钡质量,错误;C、随着反应进行,氢氧化钡不断减少,溶液碱性减弱,pH降低,但不会为0,也不会重新升高,因此y不能表示溶液的pH,错误;D、随着反应进行,氢氧化钡不断减少,溶质质量不断减少,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为零,继续加入稀硫酸时,溶质质量增大,因此y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故选D。19. 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适量KC1,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之后得K2Cr2O7固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

15、 80时100g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NaCl溶液C. 上述冷却结晶过程中,冷却到10时得到的K2Cr2O7固体比60时多D. 在0100时,相同温度下,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均是Na2Cr2O7【答案】B【解析】A、重铬酸钠和氯化钾反应生成重铬酸钾和氯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B、80时100g四种溶液中,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错误;C、K2Cr2O7固体10的溶解度小于60时的溶解度,所以上述冷却结晶过程中,冷却到10时得到的K2Cr2O7固体比60时多,正确;D、在0100时,重铬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在最上方,所以在相同温度下,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均是Na2Cr2O7,正确。故选B。20. 向AgNO3和 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Fe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