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i卷)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95798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i卷)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全国i卷)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全国i卷)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全国i卷)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全国i卷)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i卷)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i卷)20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时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新人教版必修4(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课时 3 唯物辩证辩证 法的实质实质 与核心 备备考导导航 考点分布命题方向 注:数字代表近5年全国高考考次 。命题指数:选择题 ;非选择题 1.命题特点:试题多结合社会现 实材料考查考生理解问题和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种题型均有考查。 2.备考方向:结合名人名言,分 析矛盾的属性或矛盾的观点。结 合上海自贸区建设及其他试点项 目,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的关系。结合我国经济发 展的 实际或政策调整,考查对立统 一的观点。 对立统一 相互联结 相互对立 时时有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寓于 离不开 主要矛盾 相互转化 主要方面 普遍性 活的灵魂 关键 核心提示 1.四对关

2、系: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 次矛盾的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2.五个原理方法论: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矛盾普遍性和 特殊性及其关系原理方法论、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主次 方面关系原理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关系原理方法论。 必背术语 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2.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3.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4.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5.看问题 要抓住矛盾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6.要防微杜渐,不可忽视矛盾次要方面。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材料 (节选节选 自201

3、3新课标课标 卷,19) M中学不唯分数论论 英雄,而是努力发现发现 每个学生身上的闪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 奋奋学习习的同时时,设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创新之星、 艺术艺术 之星、劳动劳动 之星等奖项奖项 ,有针对针对 性地评评价学生,从而 营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围。 探究:从辩证辩证 法的角度讲讲,在现实现实 生活中我们应该们应该 如何评评价 一个人? 提示: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斗争性 区 别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 立的属性 表现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 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

4、共处 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 互贯通(渗透、包含),并在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 立 特点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 对的,它随时间 、条件的变化 而变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 绝对 的,它贯穿在事物发展 的整个过程中 联系 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 、不可分割。同一性离不开斗 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 ,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矛盾双方既统一,又对立, 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理解矛盾的含义义和基本属性,应应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1)矛盾双方的对对立和统统一,始终终是不可分割的。没

5、有对对立 就没有统统一;没有统统一,也无所谓对谓对 立。离开对对立或者离开统统 一,都不能成其为为矛盾。不能将对对立和统统一理解为为矛盾的双方 ,对对立和统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是指事物的两 个方面,两个方面之间间的对对立统统一关系即矛盾。 (2)“事物内部”一方面指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 的,不是人们们从外部强加的,说说明矛盾是客观观的;另一方面, 事物是无限可分的,两个具体事物之间间的矛盾是包含这这两个具 体事物的更大的事物的内部矛盾,从这这个意义义上说说矛盾就是反 映事物内部对对立统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典例1 (2015重庆庆卷,10)事物的矛盾包括两个基本属性:

6、 斗争性与同一性。下列强调调同一性的是( ) 君子喻喻于义义,小人喻喻于利 垃圾,只是放错错了位置的资资 源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铭 没 有当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战争,就不会有今天的和平生活 A. B. C. D. 矛盾的基本属性预测题预测题 型:选择题选择题 、主观题观题 解析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趋势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强调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据此可 判断体现的是矛盾斗争性,与题意不符;垃圾是放错了位置 的资源,说明垃圾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资源,体现矛盾双方 相互贯通,是同一性的表现,符合题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 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7、,体现卑鄙者与高尚者的区别, 是矛盾斗争性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没有当年的抗战就没有 今天的和平生活,说明二者是相互联结的,是矛盾同一性的表 现,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答案 C 训练训练 1 (2014天津卷,12)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又会对对人的就业产业产 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术要求不高的 岗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发、销销售和服务务等就业岗业岗 位增 加,这这种变变化对劳动对劳动 者素质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识说 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在明确教材具体内容 的基础上,围绕机器人和人的关系,用矛盾即对立统

8、一、矛 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等知识分析说明机器人和人的关系即可。 答案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斗 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属性。机器人与人存 在对对立的一面,机器人的使用会造成一些工作岗岗位的减少,致 使一些人失业业。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赖、相 互贯贯通。机器人与人存在相互统统一的一面,机器人是由人制造 和使用的,机器人的使用创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业岗 位,要求人提高自 身素质质,管好用好机器人。 分析材料,看是否涉及对对立统统一的内容,或者看题题目是否从对对 立统统一的角度回答,若涉及则则可以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

9、 知识识分析回答,如经济经济 建设设和社会建设设、经济经济 建设设与社会保 护护、效率与公平、积积累和消费费、权权利和义务义务 的关系等。 材料 (节选节选 自2015山东东卷,33)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亿人 口的大家庭,每个人的价值值追求不尽相同,只有凝聚当代中 国的“价值值公约约数”,才能将13亿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 序的整体。 探究:分析要重视视“价值值公约约数”与“每个人的价值值追求不 尽相同”的辩证辩证 法依据。 提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 区 别 含义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每一事

10、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 有矛盾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 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特征同类事物的共性每一个事物的个性 方法 论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联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 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 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提醒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别的关系,不是 “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具体问题问题 具体分析 (1)含义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

11、的指导导下,具体分析矛 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是马马克思主义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则,是马马克思主义义 的活的灵魂。 (3)作用:具体问题问题 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认识 事物的基础础,也 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键。 3.马马克思主义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实际 相结结合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辩证 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 盾问题问题 的精髓,是马马克思主义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实际 相 结结合的哲学基础础,是我们们建设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的理论论依据 。 (2)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体现现了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历 史的统统一。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方法论论要

12、求 (1)坚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历史 的统统一。 (2)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认识规 律, 并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别指导导相结结合的科学工作方法。 (3)既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视矛盾的特殊性,看 不到事物之间间的差别别;又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视 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联系。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辩证 关系原理,是马马克思主义义 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实践相结结合的哲学基础础。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表现现上的对应对应 关系 提醒 “事事有矛盾”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间都存在 矛盾;“时时时时 有矛盾”并不意

13、味着矛盾永远远无法解决。 3.正确把握“具体问题问题 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实际 出发发、实实事 求是”的关系 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 是 区 别 侧重 点 侧重于矛盾各自特点,反 对“一刀切” 侧重于主观符合客观,反 对主观主义 角度辩证 法角度唯物论角度 原理 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 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规律 客观性原理 联系 二者都突出强调了想问题 、办事情必须坚 持主观 和客观的统一,根据不同的时间 、地点和条件,去 认识 事物的不同性质,都是唯物论与辩证 法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的基础和前提,要做到具体问题

14、 具体分析,首先要 坚持从实际 出发 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是坚持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 求是的深入体现和必然结果,离开了具体问题 具体 分析,即使是正确的方针政策也难以贯彻 和落实 典例2 (2014新课标课标 卷,22)“先试试点后推广”是我 国推进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项改革特别别是重大改革, 先在局部试试点探索,取得经验经验 、达成共识识后,再把试试点的 经验经验 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这样 的改革比较稳较稳 当。“先试试点后 推广”的辩证辩证 法依据是( ) 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够相互转转化 矛盾 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矛盾的个性表现现共性并优优于共性 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发展

15、中起决定作用 A. B. C. D. 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预测题预测题 型:选择题选择题 解析 中矛盾的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观点错误,而且不 能说谁优于谁,两者相互联结,密不可分。中不能说个性起 决定作用,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答案 A 训练训练 2 (2015山东东卷,33)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亿人口的大家 庭,每个人的价值值追求不尽相同,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 值值公约约数”,才能将13亿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 。这这段话话启示我们们,认识认识 事物( ) A.既要侧侧重于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视次要矛盾 B.既要承认认运动动的相对对性,又要承认

16、认静止的绝对绝对 性 C.既要重视视矛盾的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D.既要看到发发展的前进进性,又要注意克服前进进中的曲折性 解析 “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13亿不同的原子”体现的 是矛盾的个性、特殊性,“价值公约数”“有序的整体”体现的 是矛盾的共性、普遍性,所以C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主次矛盾 和发展的前进性、曲折性,A不符合题意,排除;事物发展是前 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错在“克服”;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 相对的,B错误,排除。故选C。 答案 C 典例3 (2016新课标课标 丙卷,20)在谈谈到中国选择选择 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义的发发展道路时时,指出,“履不必同, 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 皆准的发发展道路。只有能够够持续续造福人民的发发展道路,才 是最有生命力的。这这一论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 矛盾的特殊性规规定了一事物区别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质 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发展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