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电力系统复习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95699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简电力系统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简电力系统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简电力系统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简电力系统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简电力系统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简电力系统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简电力系统复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电力系统复习题集一填空1依据一次能源的不同,发电厂可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_、风力发电厂等。2电力系统中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的划分依据是用户对供电_要求。3短路电流最大可能的瞬时值称为_。4简单系统静态稳定判据为_。5若某系统电压基准值取,功率基准值为,则其导纳基准值(用和表示)可表示为:_。6若已知线路阻抗、线路末端电压,负荷为,则线路的电压降落可表示为_。7中枢点电压调整方式有_。8有功功率在并列运行的发电机间分配的原则是_。9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储备系数公式为_。10根据统计表明,电力系统短路故障以_发生的概率最大。11在我国35KV电压等级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

2、方式为 。12在标么制中,只需选定两个基准值,常选的是电压和 。13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有可靠性、优质性和 。14电能质量是指电压质量、波形质量和 。15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有电阻、电抗、电导和_。16在我国衡量电能质量的三个指标中,频率的允许偏移范围为_HZ。17电力系统中,备用容量按存在形式可分为两种:即热备用和_。18潮流计算中,常将节点分类成_。19三相架空输电线采用循环换位的目的是_。20中枢点的调压方式可以分为三类:顺调压、逆调压和_。二单项选择1我国电力系统的频率是( )Hz。A. 60 B. 50 C. 48 D. 55 2. 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是()。 A. 电压 B.

3、电压、频率C. 频率 D. 电压、频率和波形 3. 电力网络的额定电压等于( )的额定电压。 A. 发电机B. 升压变压器C. 电力线路 D. 降压变压器 4.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线路的额定电压高( )。 A. 5B. 10C. 0 D. 15 5. 不直接和发电机相连的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 A. 等于相连线路的额定电压 B. 比相连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 C. 比相连线路的额定电压高10 D.比母线的额定电压高5 6. 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 A. 与相连母线电压相同B. 比相连母线电压高5 C. 比相连母线电压高10D.比相连母线电压高10或5 7. 有一台双绕组变压器变比为1

4、10&#177;2&#215;2.5/11 kV,分接头实际接于2.5档,其实际变比为()。A. B. C. D. 8. 我国目前( )kV及其以上的电力网络的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的方式。 A. 110B. 35C. 220 D. 10 9. 已知有完全相同的长100km的双回线路,其每回线路每公里的等值阻抗为,则该双回线的等值阻抗为( )。 A. B. C. D. 10. 相同长度的分裂导线与单导线的等值电抗(分裂导线的等值电抗,单导线为)的关系是()。 A. B. C. D. 11. 某双绕组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为20 000kVA,短路损耗为kW,额定变比为kV,则归算到高压侧

5、等值电阻为( )。 A. B. C. D. 12. 某双绕组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为20 MVA,短路损耗为120 kW,额定变比为kV, 则归算到低压侧等值电阻为()。A. B. C. D. 13. 某双绕组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为15000 kVA,短路电压百分值为10.5,额定变比为kV,则归算到低压侧的等值电抗为( )。A. B. C. D. 14. 条阻抗为10+j30的110kV线路,取基准功率SB = 100 MVA,基准电压为各级平均额定电压,那么该线路阻抗的标幺值为( )。A. 0. 0756 +j0. 2268B. 0. 0634 +j0. 1902C. 0.0936+j0. 2808

6、D. 0. 123 +j0.36915. 某支路的等值阻抗,已知首端电压为(kV),送入的功率 (MVA),末端电压为 (kV),流出的功率为 ( MVA),则该阻抗元件的功率损耗为( )。A. B. C. D. 16. 已知某一电力网络及其参数如图1所示,节点 送出的功率为( )。A. 12. 84+j6. 64B. 13.92 +j7.43C. 12. 097 + j6. 192D.13. 124+j6,563 图117. 已知某一电力网络及其参数如图1所示,忽略电压降落的横分量,则节点 的电压为( )。A. 110.22 kVB. 109.43 kVC. 114.52 kVD.112.3

7、9 kV18. 有一双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及部分参数如图2所示,其绕组等值阻抗为 2+j20 ,理想变压器变比为 110&#177;2&#215;2.5%/11 kV,分接头在+2.5%挡,则低压侧的实际电压为( )kV。A. 10.57 B. 10.1 C. 10.72 D.10.31 20+15MVA图219. 有一条100km的220 kV输电线路,线路每公里的参数,已知首端实际电压为230 kV, 末端送出功率为80 + j40 MVA, 则首端送出功率和末端电压为( )。A. 79. 34+35. 23 MVA, 220 kV B. 81.239+j38.19 MVA

8、, 216.21 kVC. 83.456 +j42.135 MVA, 214.23 kVD. 85.321 +j40.126 MVA, 218.13 kV20. 已知某条长80 km 的220 kV线路,末端空载,则首端电压幅值与末端电压幅值之间的关系是( )。A. B. C. D. 21. 有两条输电线路和,它们的阻抗值相同,的额定电压为110 kV,的额定电压为220 kV,则和所能输送的最大有功和的关系是( )。A. B. C. D. 22. 某台发电机额定有功功率25 MW,额定电压10.5 kV,额定功率因数0. 85,则该发电机以额定功率因数运行,可发无功功率为( )Mvar。A.

9、15.5B. 21.3C.13.2D. 40.323. 在下列无功电源中,无功功率控制性能最差的是()。 A.同步发电机 B.同步调相机 C.并联电容器D.静止补偿器24. 在无功功率不足的电力系统中,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采用无功补偿装置补偿无功的缺额B.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C.增加发电机的有功出力D.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来改变其端电压25. 三绕组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一般设置在( )。A.高压和中压绕组B.高压和低压绕组C.中压和低压绕组D.高压、中压和低压绕组26. 某降压变压器,高压侧实际电压为,低压侧要求的电压为,归算到高压侧的变压器电压损耗为,低压绕组额定电压为,则计算变压器高压

10、侧分接头电压的公式为( )。A. B. C. D. 27. 某升压变压器,为高压侧所要求的电压, 为低压侧的实际电压或给定电压,归算到高压侧的变压器电压损耗为,低压绕组额定电压为,则计算变压器高压侧分接头电压的公式为( )。A. B. C. D. 28. 35 kV电力网如图3所示。线路和变压器归算到35kV侧的阻抗分别为和,最大负荷MVA,最小负荷MVA。要求低压母线的电压变化不超出1011 kV的范围,若线路首端电压保持为37kV,则变压器分接头电压应选择为( )kV。A.33.25B.34.125C.35.875D.36.75 L35&#177;2&#215;2.5%/1

11、1kV图329. 下列造成短路的原因中属于人为原因的是()。A. 鸟兽跨接在裸露的载流部分B. 运行人员带负荷拉刀闸C. 雷电造成避雷器动作D. 大风引起架空线电杆倒塌30. 变压器运行中( )无功功率。A. 发出 B. 消耗 C. 不发出、不消耗 D. 无法确定发出或消耗31. 用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数学方法用( )。A. 迭代法 B. 试凑法 C. 解析法 D. 数学归纳法32. 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 )A.减小电抗B.增大电抗C.减小电纳D.增大电阻33. 短路电流最大可能的瞬时值称为( )A.短路冲击电流B.暂态电流C.稳态电流D.最大有效值电流34. 减小输电线路有功损耗可通过(

12、)A.增大线路有功功率 B.增大线路无功功率C.提高线路两端电压 D.增大输电线路电阻35潮流方程是( )A.线性方程组 B.微分方程组C.线性方程 D.非线性方程组36. 额定电压等级为220KV系统的平均额定电压是()A.212KB.230KVC.242KV D.250KV37. 高峰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的电压偏低,低谷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的电压偏高,这种中枢点调压方式为()A.逆调压 B.恒调压 C.常调压 D.顺调压38. 电力系统短路故障计算主要求取的物理量是()A.电压,电流B.电阻,电抗C.电阻,功率D.电流,电抗39. 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点三相线电压( )。A.增大倍B.不再对称 C.保持不变D.等于040. 线路末端的电压偏移是指( )。A.线路始末两端电压相量差 B.线路始末两端电压数值差C.线路末端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 D.线路末端空载时与负载时电压之差41. 无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应按通过变压器的( )求取。A.平均负荷 B.最大负荷 C.最小负荷D.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求得的分接头的平均值42. 短路容量SD(MVA)等于短路电流中( )值与短路</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