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物理学研究的一点意见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695027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物理学研究的一点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对我国物理学研究的一点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对我国物理学研究的一点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对我国物理学研究的一点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对我国物理学研究的一点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国物理学研究的一点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物理学研究的一点意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 我国物理研究较少对经济社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根本弱点在于应用性物理研究既弱且较零星,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和公正的评价l 物理学发展至今日,应用性研究应该成为物理研究中的主要部分l 物理学应该为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难题做出贡献,发展应用性物理研究已刻不容缓对我国物理学研究的一点意见霍裕平(1999年7月10日 科技日报)编者按:这里发表的对我国物理学研究的一点意见一文对我国长期以来的物理学研究进行了反思,对如何加强应用性物理研究,特别是如何运用物理科学解决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中的难题,作者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作为一家之言,我们发表的目的是希望科技界乃至全社会更多地关注我国学科建设,正确处理好

2、基础与应用的关系,使科学技术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一物理学在20世纪走过了一段非常辉煌的历程。它在本世纪前半叶成功地进一步营建了自己的坚实基础。这之中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的建立。从四十年代起,(部分由于战争及在其后的冷战)它突出表现出自己作为“现代技术发展基础”的角色。物理学受到社会各方面(当然也包括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冷战时代的结束多少引发了一些人对物理学发展前景的某种危机感。但是至少相当一部分人还沉醉在过去辉煌的余辉中。解放以来,我国的物理学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在各种规划和大项目计划中,物理学都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物理学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国家出过一些力。我国

3、物理研究工作在发展中国家中是领先的,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确有很大差距。直观地讲来,我国物理学基本上只是反射世界物理学光辉的余泽。除某些项目外,我国物理学较少能对我国经济各方面的发展起重大的推动作用。许多的影响国民生计的问题,中国物理学工作者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客观原因)不能起本应起的作用,或者做过了一些工作但却只能将结果束之高阁。我们应该从更广阔的角度,应该脱开自己的学科甚至是自己的爱好,为着将来而认真的总结过去,大胆地触及自己的痛点,认真探求我们存在问题的症结。科学界很多人都有共同的感觉,在一些重大的科学进展开始时,我国跟进得也很快,国家也给一些特殊的支持。但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我们总

4、和别人拉开愈来愈大的差距。什么原因呢?有人说是基础差,但“基础”指的是什么呢,“差”又指的是什么呢?有人也将科学上的赶超集中于有人得诺贝尔奖。且不说会不会有人得奖,就是有一个人得了,或者有个得奖者回来,难道就能够改变整个面貌吗?我国物理学研究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落后具体表现在哪里,缺陷又主要在什么地方?我认为,这些应该是物理学工作者,特别是各方面学科带头人好好想一想的。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学科方向和研究目标的确定变得愈来愈重要。正确的引导可以易于取得重要的成果,而且也能促进研究队伍的成长。反之,错误的选择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二物理学之所以在20世纪中期受到社会各界极大的重视,主要因为人们深

5、切认识到物理学作为现代技术发展基础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没有晶体管的发现就没有现代计算机,也不会有现代的信息科学。在二次大战及其后的冷战时期,由于迫切需要,很多物理原理急速地转化为有效的武器。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物理学作为现代技术发展主要基础的功能,我们姑且称之为“改造世界”,大大盖过了作为探索自然奥秘,或者叫做“认识世界”的功能。当然,在过去两者基本上是统一的。认识了客观世界自然就能找到改造自然的途径,似乎并不一定需要先有研究的应用目标。但是从整体来看,到本世纪下半叶,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巨大进展,物理研究情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物理学已经对很大一类宏观事物和现象(“宏观”可以理解成在以往意

6、义下,人们可以直接或间接感知的对象),有了系统的深入的了解,并建立了相当清晰的概念、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微观(指原子、分子尺度)基础。这种情况使得不少人常误将认识基本自然规律的目标,或者推向极大,即宇宙的起源与边缘;或者推向极小,即基本粒子的结构;或者推向极复杂的生命现象等。如果仅将这些看成是基础物理研究,则未来的基础物理研究尽管需要现代技术大规模的支持,但距离现代技术却愈来愈远。现代技术飞速发展对物理学的反作用也是非常突出的。可以说,它根本改变了物理研究的面貌。现代的仪器可以观测到分子尺度的结构;可以记录系统中局部参数的三维空间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行为等等,这些进展使得过去很多推理、分析和猜测

7、的过程都不再必要了。大型计算系统的发展,不仅改变了理论计算工作的面貌,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复杂系统数值模拟的可能性。部分实验过程的模拟也提上了日程。特别要指出的是,先进的技术也使人们能够制造大量的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物体、材料等。这种情况一方面方便于研究工作,但同时也制造出了无数可供研究的对象,其中只有一部分是有应用前景的。可以这样讲,技术大大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但它也使得相当一部分研究工作“技术化”,使得原来貌似神秘的“科学研究”失去了“光泽”,堕入了“平凡工作”的行列。不少的“科学家”变得愈来愈像中世纪的“工匠”。因而,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的对象数量的增大,先进设备的广泛使用,研究过程的程序化,都会

8、令一些人对不少研究工作的价值产生了怀疑。现在,在被普遍认为值得认真研究的物理问题中,或者与探索未知自然规律有关,或者可能有重大应用前景,两者兼之的已经不多了。从这种意义上讲,物理研究大体可分成两类,分别为“学科性”与“应用性”基础研究。两类物理研究不但在目标上、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就连评价标准也已很不一样。还必须指出,现在正在开展的某些所谓的学科性物理研究其实也并不是真的去研究发展物理学所必须解决的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而只是去寻求一些别人尚未研究而自己又易于解决的课题。由于某些物理领域的研究工作已相当深入、相当精细,理论概念比较清晰,加之大多数人对这些领域又比较熟悉,因而这些领域就成为相当

9、多从事学科性研究的物理学家的“栖息”处。当然在这些领域中的研究工作也比较容易做到令人觉得很“美观”,或者是所谓的“高水平”。久而久之,在这些领域中用以比较不同工作的一些标准,似乎就成为了整个物理学中评价研究工作的学术准则。从发表论文或所谓“国际反映”角度来看,在这些领域中解决一些小问题似乎就比解决另一些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还要重要。这样的例子是太多了。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已逐步形成比较适合于这两种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学科性研究)并存的状态和相互关系的研究体制,达到某种形式的平衡。其实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将“名”和“利”分开。出于对一些重大技术领域长远发展的认识,在这些国家的各部门及大型企业

10、中,重要的应用性物理研究受到很大的重视。除了有很好的研究条件外,有成就的研究人员可拿到很高的工资。在他们这种以金钱为标记的社会中,这种“重视”当然是见效的,吸引了大量的物理人才。在美国,学科性的研究主要在大学内进行,并受到科学基金的支持。在大多数实验室中,设备条件并不特别好,教授根据自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即通常所谓的科学水平),选择课题、组织研究、发表研究结果。这是一种类似于竞赛的过程,看谁能解决那些尚未解决的物理问题。学术水平、名声都由之而产生。在美国,名教授的工资相对是不高的,也没有多少“特殊待遇”。在前苏联,应用性研究受到极大的支持,对这些工作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其实际意义而定。两类研究工作

11、的优秀人员都受到相当优厚的待遇。总之,在这些国家中物理学的进展是基于两类(应用性与学科性)物理研究的共同努力。通常情况,由于应用性物理研究对社会和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影响,在人力和财力上都应得到更大的支持。我们还应看到,由于常常是“被迫”面向复杂的实际对象,应用性研究常有可能导致新的物理研究领域的开拓。三回过头来从整体上看一下我国的物理学研究及物理研究队伍,我们就会很容易有一种极度不平衡的感觉。从一个方面讲,很多人都在宣传,物理学还有很多重要的领域或课题急待研究,但是,一旦真要打算具体做工作时,又觉得可以入手的方向似乎既不多,又不宽,本来就不大的一支物理研究队伍却又大都有点盲目地“挤”

12、在某些领域中。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发展面临很多重大的问题,它们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未曾遇到过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安排解决的。一个例子是能源。能源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之一。怎样才能避免环境的急剧恶化呢?到下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20亿人口不能再继续每年燃烧四、五十亿吨煤,我国需要建设数以千计的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或太阳能电站。目前建设的一些类型的核电站或太阳能电站显然是承担不了此“重任”的,我们需要研究我国核裂变能或太阳能的发展道路。在农业、交通、信息等方面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物理学应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科学基础,但是中国物理学界有多少人曾经考虑过与之直接有关的课题呢? 多少年来,在我国物理学界

13、(或外界)都认为物理研究属于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就应该是学科性的研究。时至今日,很多人还在反复强调要“按物理学发展规律”来开展物理学研究。问题是, “物理学的发展规律”到底是什么,十九世纪或20世纪初物理学发展的一些模式还能否一成不变地沿用至今吗?现实地讲,目前指导大多数人的规律也只不过是:选择一些别人尚未发表过,而自己又有可能做出可供发表结果的课题。问题在于,不大的一支中国物理研究队伍,竟有那么多人做这类的工作,而且竟将评价这类工作的标准推广为评价所有物理研究工作的准则。以发表文章数目和所谓得“奖”(普遍的、多学科统一的评奖,这也是我国所特有的)来作为评价研究工作的主要依据,不仅引起不同学科

14、间的不平衡,而且非常不利于重大应用性基础研究的开展。特别是,有人又突出强调了某些外国登摘机制中的登录数,更是推动人们去追逐国外某些学科性研究之尾。在我们国家,这些年来又将物质条件和利益(如提职称、评估、申报项目等)的提供,集中地与这些所谓的“统一标准”直接相联系,就更形成了扭曲物理学研究的势潮。适合学科性研究的相对规模和地位远高于应用性基础研究。 有人会说,这些评价标准本来就只是对这里所说的学科性物理研究的,而支持基础研究(以前称为“稳住”)本来也就仅指支持学科性基础研究。但在我国,很多部门实际上并没有长期发展战略;大企业又无暇顾及长远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将基础研究的名义独占,也就必然压制了应用性物理研究发展的可能。这里所指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是指那些对经济与社会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基础性的研究项目。过去多少年来,由于政治与经济的压力,我国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发展近期可用的技术,很少注意与发展一些与重大技术有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