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翠敏讲义(15.2.13修订版).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4580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翠敏讲义(15.2.13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冯翠敏讲义(15.2.13修订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冯翠敏讲义(15.2.13修订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冯翠敏讲义(15.2.13修订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冯翠敏讲义(15.2.13修订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冯翠敏讲义(15.2.13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翠敏讲义(15.2.13修订版).(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午1(7.14)2015.1.131给水系统总论给水系统是保证城市、工矿企业等用水(以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水压要求为目的)的各项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的系统注:室外城市给水不考虑水温,建筑给水有热水的供应1.1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了解)1.1.1给水系统分类分类方法:题:给水系统分类可按()进行分类A.水源种类:地表水、地下水B.供水方式:重力、水泵、混合C.使用目的:生活给水、生产给水、消防给水(最常用的分类方式)D.服务对象:城市、工业不同使用目的对水质、(水量、)水压的要求A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是指供居民日常生活中需要的饮用、空调、洗涤、清洁卫生等水质: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GB5749-2006 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注:国家标准是最基本的标准,一级一级越来越严格水压:规范:当按直接供水的建筑层数确定给水管网水压时,其用户接管处的最小服务水头,一层为10m,二层为12m,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增加4m服务水头服务水头(自由水头、自由水压):测压管水头从地面算起的部分(水压表高与地面标高之差)最小服务水头:用户对服务水头的最低要求。2015.1.14B生产给水系统:按生产工艺要求(水质、水压)C消防给水系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水压:如采用低压给水系统,管道的压力应保证灭火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小于10m水柱(从地面算起)此处的水压即指服务水头(自

3、由水压),因为是从地面算起,以后遇到水压要分析判断是指节点水压(水压标高)还是服务水头注:城市给水都是采用低压给水的水压标高=地面标高+服务水头 求得服务水头再根据一层10m,二层12m,三层16m等可以算出能够直接供给多少层题:管网中某点所在的地面标高为22m,水压标高为48m,则该点的服务水头最高能满足()层建筑的供水要求水压标高=地面标高+服务水头服务水头=48-22=26m,满足5层建筑水压要求1.1.2给水系统的组成取水构筑物给水系统的起点处理构筑物地下水系统(水质好)可不设注:根据水质的需求泵房重力供水系统不设注:取水泵房(一泵站)、输水泵房(二泵站)输水管渠输送一定的量注:目的是

4、输送,未涉及到用户,如取水构筑物到水厂这部分原水的输送可以用管道或渠道(因为还没有处理的水);水厂处理完的水即清水送到用水区附近,之后再是配水管网,这部分属于清水的输送,清水输水管没有渠管网配水管网注:向用户分配水量,不断的分配,也就是水量在减少,是在不断的变化调节构筑物水塔(高地水池)、清水池注:此处调节是指调节水量,水塔如是建在山坡或者高处,不需要塔身塔架,就可以称为高地水池,主要功能是调节水量,因其位置较高故还有稳定水压的作用1.1.3给水系统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给水系统选择是指做成一个什么样的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生产、消防1.给水系统的布置统一给水系统统一的水质和压力用同一套管网;如一般城

5、市给水系统注:生活、生产、消防作为一个大的系统,一般按生活饮用水水质,按同一压力用同一套管网,通常城市给水系统属于统一给水系统,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是不单独设立一个系统,肯定是和其他系统合在一起的,对于城市而言是和生活给水合并在一起的,对一些工矿企业可能会和生产给水系统合并在一起分质给水系统不同水质、不同管网;如生活与生产给水系统分质;图1-4分压给水系统不同水压、不同管网;高低压用户混杂,两套管网交叉布置;图1-5分区给水系统供水区平面划分;如因地形差异大水厂分高低压泵;图2-19 p54注:分区给水系统是分块的,高压管网和低压管网不会有重叠的;而分压给水系统难免会有重叠的;统一给水系统是应用最

6、多的,也是最简单的;分质给水系统是处理成本的降低,但要分两套管网;分压可以把长期运行的电费降下来,大家不必按最高要求走的,水泵的型号会复杂些,泵房的管理内容多一些;分区是特殊情况;在规划选用时会考虑多一些,如水源、地形、水量、水质等题:关于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A.统一给水系统简单,应用最广泛;()B.分质给水系统水处理费用低,管网的造价低;()C.分压给水系统的水泵型号单一,长期运行电费较高;()D.分区给水系统应用最广。()1.1.3影响给水系统的布置 与因素2.影响给水系统选择的因素(了解)布置形式的确定需综合考虑运行效果与经济性城市规划:如规划人口、房屋层数与供水规模,各类用户用水要求与

7、用水规模水源:如地下水水质、水量,地表水位置、水质、可用水量地形地貌:如高差大小,平面形状、走向其他1.1.4工业用水给水系统(了解)分类:直流、循环(图1-7)、复用(图1-8)给水系统水量平衡概念节水的基础重复利用率概念节水评价指标之一题:在工业给水系统中,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含义是(重复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的百分数注:对整个厂子而言用水系统的取水量为100,用水量和取水量是不一样的,用水量指在生产过程中起作用的是多少,取水量是指从给水系统中拿多少水。在进行给水系统设计时对企业的考虑是给企业供100的水,800为循环,50、50为复用1.1.5给水系统工程规划规划原则p9设计年限规范:

8、给水工程应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510年),远期规划设计年限宜采用(1020)年规划内容和程序水源、取水、处理、管网、再生水与节水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1.2设计供水量1.2.1供水量的组成供水量与用水量不等给水系统的设计供水量与设计用水量要吻合设计供水量应按最不利原则确定,考虑所有用水的最大,但考虑不等于所有用水量求和,还要联系实际,在可能情况下降低成本,如管网设计水量不包括消防水量,而是在校核计算时考虑1.2.2用水量计算用于进行给水系统设计用水量定额*实际用水单位数最高日设计用水量Qd最高时设计用水量Qh用水量定额地区综合用水水平,政

9、策性1、 居民生活用水和综合生活用水L/人.d2、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生产过程用水按工艺确定;(有的是给出有两台设备,一台设备的用水量是多少;也有的是按生产的产品,如生产一吨钢需要多少水量,也有的是按产值,一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多少)职工生活30-50 L/人.班;淋浴40-60 L/人.次(包括上班8小时的生活用水,也包括下班以后一小时的淋浴用水;30、40是普通车间用水,50、60指高温车间、高污染车间的用水)3、 浇洒道路和绿用水L/人.d4、 管网漏损水量10-12%(实际上管网漏损量不止10-12%)5、 未预见用水量8-12%6、 消防用水L/s,同时发生火灾次数防火规

10、范 2015.1.15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Qd教材P161)居民用水量Q1:Q1=(qi.Ni):不同用水标准的各居住区用水量之和(求和是指总的给水系统的居民取的用水标准不同,如有河东区河西区,老区与新区取的用水标准不同,各自用水标准*用水人数然后相加)用水人口Ni=Ni规fi(规划人口数*用水普及率)(如规划人口数为10万,自来水普及率为90%,10%是有自备水源的)2)公共建筑用水量Q2:Q2=(qj.Nj)1+2)综合生活用水量Q1+2:Q1+2=(qx.Nx)3)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此处生产用水是指从从系统中的取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Q3 Q3=(Q+Q+Q), Q=qB(1-n) B

11、产值用水 n重复利用率4)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Q4:Q4=(qL.NL)5)管网漏损量Q5Q5=(10%-12%)(Q1+Q2+Q3+Q4)6)未预见水量Q6Q6=(8%-12%)(Q1+Q2+Q3+Q4+Q5)7)消防用水量Q7:Q7=(qS.NS)用于校核最高日设计用水量Qd= Q1+Q2+Q3+Q4+Q5+Q6或Qd= Q1+2+Q3+Q4+Q5+Q6(不含Q7)2、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Qh(L/s或m3/h) A按定义确定,已知用水逐时变化规律时 B利用时变化系数计算Qh=Kh*Qd/86.4(L/s) C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Qh (L/s或m3/h) 当以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设计依据时用

12、Qh,若每天供水24h,则Qh=Qd/86.4(L/s)例题1-1 p17最高日供水量:m3/d依据规范确定用水定额工业用水95m3/万元为平均日水量1.2.3供水量变化几个概念教材p18最高日用水量(设计规定的年限内)Qdm3/d日变化系数(定义、公式与含义)(设计年限内)最高时用水量(高日高时用水量)(最高日内)QhL/s或m3/h时变化系数(定义、公式与含义)(最高日内)日变化系数反映在设计规划年限内日用水的不均匀程度或用水量的变化幅度时变化系数反映在最高日内小时用水的不均匀程度或用水量的变化幅度水量变化系数可根据统计资料依公式计算。或取经验值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注意:新建工厂后的Q高日

13、均时的算法,易出错例题1-2Kh=5847/(114755/24)=5847/4781=1.221.3给水系统流量、水压关系1.3.1给水系统各构筑物的流量关系1取水构筑物 2一泵站 3水处理构筑物 4清水池 5二泵站 6管网 7水塔去掉7水塔,简化图如下,1和2合并为取水,分成3部分,管网和配水泵站为一部分,清水池为一部分,清水池以前的为一部分。水厂产出多少清水,通常说某水厂供水规模(设计规模、产水量、产水能力、供水能力都指水厂清水的出水)为100万m3/d,是指最高日供水量Qd;清水池以前的部分,水处理有自用水,如过滤需有反冲洗,沉淀要有排泥,属于从系统中有一定的水量损失,自用水一般按5-

14、10%的产水量来考虑,即要求进处理厂的水量(即原水输水管输送过来的水量)为2部分之和(前提是不考虑输水管的漏损,通常距离很长漏损量不能不考虑,距离不是特别长的话往往只是考虑水厂自用水量)输水管及前头的输水设施、取水构筑物、取水泵站等都得取过来重做水量满足后续处理的需求,故他们的水量都是Qd+水厂自用水量(5-10%)Qd,且考虑此水量是均衡的,因为处理也强调处理效果,处理效果是在某个水量下处理效果是最佳的,我们不希望在水厂中有水量忽高忽低有水量的冲击,故取水构筑物、取水泵站、处理设施他们的用水都是均匀的,而此水量也就是将来的最不利水量(将来的设计水量);配水泵站从清水池取水经过清水输水管送管网

15、满足用户需求,他们各部分水量关系应以用户为出发点,最终用水要送给用户,用户用水是多少管网就得给多少,故有时候说把水送到管网,其实就是把水送给用户,故管网的配水量跟用户的用水量是一个,用多少管网就配多少,不取管网的水就送不出去了,二者是一致的,管网的配水量或者说是用水量会根据用户的生活规律或生产规律等是有变化的,总水量也就有变化,输水管送过来的也有变化,泵站配过来的也就有变化,是同步变化的,即管网的配水量、二泵站的送水量是时时相等的,是在变化的,最不利情况是饮用水最大的时候,对城市给水系统来讲,最大就到最大一小时,不像建筑给排水会算到秒流量。二泵站供水量与管网输水按高日高时,此为无水塔的情况的分析,有无水塔对水厂及前面部分没有影响,只对而泵站及配水管网有影响。无水塔管网的工作情况二泵站直接向管网供水任意时刻:(配水)泵站供水量=管网的用水量 (即给了管网的用水也即给了泵站的供水)水量最不利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