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第4章+桩基础2015.12.10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3500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工程第4章+桩基础2015.12.10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基础工程第4章+桩基础2015.12.10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基础工程第4章+桩基础2015.12.10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基础工程第4章+桩基础2015.12.10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基础工程第4章+桩基础2015.12.10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工程第4章+桩基础2015.12.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工程第4章+桩基础2015.12.10(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7 桩基础设计 本节重点: 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 本节难点: 承台设计。 4.7 桩基础设计 桩基础的设计应力求选型恰当、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对桩和承台有 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对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和不产生过量的变形 ,其设计内容和步骤如下: 进行调查研究、场地勘察,收集有关资料; 综合勘察报告、荷载情况、使用要求、上部结构条件等确定桩基持力层; 选择桩材,确定桩的类型、外形尺寸和构造; 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上部结构荷载情况,初步拟定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 根据桩的平面布置,初步拟定承台的轮廓尺寸及承台底标高; 验算作用于单桩上的竖向和横向荷载; 验算承台尺寸及结构强度; 必要

2、时验算桩基的整体承载力和沉降量,当桩端下有软弱下卧层时,验算软 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单桩设计,绘制桩和承台的结构及施工详图。 一、收集设计资料 在设计之前,首先应通过调查研究,充分掌握一些基 本的设计资料,其中包括上部结构的情况(如平面布置、 结构型式、荷较大小以及构造和使用上的要求)、工程地 质与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基础材料的来源及施工条件(如 桩的制作、运输、沉桩设备)等。并了解当地使用桩的经 验,以供设计参考。 1)勘探点间距:端承型桩和嵌岩桩,主要由桩端持力层顶 面坡度决定。点距一般为12-24m,若相邻两勘探点揭露出 的层面坡度大于10%,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密勘探点; 摩擦型桩,

3、点距一般为20-30m,若土层性质或状态在水平 向分布变化较大,或存在可能对成桩不利的土层时,也应 适当加密勘探点;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柱下单桩基础应按 桩列线布置勘探点,并宜逐柱设点。 2)勘探深度:布置1/3-1/2的勘探孔作为控制性孔,且一 级建筑桩基场地至少应有3个,二级建筑桩基应不少于2个 。控制性孔应穿透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厚度,一般性勘探 孔应深入桩端平面以下3-5m,嵌岩桩钻孔应深入持力层不 小于3-5倍桩径;当持力岩层较薄时,部分钻孔应钻穿持力 岩层。岩溶地区,应查明溶洞,溶沟,溶槽,石笋等分布 情况。 二、初步选择桩的类型、桩长及桩的截面尺寸等 桩基设计时,首先应根据建筑物的结

4、构类型、荷载情况 、地层条件、施工能力及环境限制(噪音、振动)等因素, 选择预制桩或灌注桩的类别,确定桩的受力工作类型。 1.桩的类型 2.桩的截面尺寸 桩的横截面面积根据桩顶荷载大小与当地施工机具及建筑 经验确定。如为钢筋砼预制桩:中小工程常用250250mm 或300300mm,大工程常用350350mm或400400mm。 人工挖孔桩直径则在800mm以上。 3.桩长 根据土层的竖向分布特征,尽可能选定硬土层作为桩端 持力层和下卧层,从而可初步确定桩长,这是桩基础要具备 较好的承载变形特性所要求的。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的粘 性土、粉土、中密或密实砂土、砾石土以及中风化或微风化 的岩层,是

5、常用的桩端持力层,如果饱和软粘土地基深厚, 硬土层埋深过深,也可采用超长摩擦桩方案。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粘土、粉土不宜 小于2d ,砂土不宜小于 1.5d ,碎石类土不宜小于 1d 。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d 。 三、确定单桩承载力 四、确定桩的数量及其平面布置 1.确定桩数n 荷载效应标准组 合下作用在承台 顶面的竖向力 承台及其上方 填土的重力 选择最优的桩距就是合理布桩,这是使桩基设计做到经 济和有效的重要一环。 一般常用桩距为:s=34d 桩距太大会增加承台的面积,使其体积和用料加大而 不经济;桩距太小则会使摩擦桩基承载力降低,沉降加大, 且

6、给施工造成困难。 桩的边距s1(桩的中心至承台边的距离)一般不小于桩 的直径,亦不得小于300mm。 2.确定桩距s 桩的最小中心距 土类与沉桩工艺 排数不少于3排且桩数不 少于9根的摩擦型基桩 其他情况 非挤土灌注桩3.0d3.0d 部分挤土桩3.5d3.0d 挤土桩非饱和土4.0d3.5d 饱和黏性土4.5d4.0d 钻、挖孔扩底桩 2D或D2m (当D2m) 1.5D或D1.5m (当D2m) 沉管夯扩、钻 孔挤扩桩 非饱和土2.2D且4.0d2.0D且3.5d 饱和黏性土2.5D且4.5D2.2D且4.0D d:圆桩设计直径或方桩涉及边长;D:扩大端设计直径 在确定桩数、桩距和边距后,

7、根据布桩的原则,选用合 理的排列方式,尺寸。 (1)布置原则: 力求使桩基中各桩受力比较均匀: 作用在板式承台上荷 载的合力作用点,应与群桩横截面的重心相重合或接近; 桩基在承受水平和弯矩较大方向有较大的抵抗矩,以增 强桩基的抗弯能力。 3.桩的平面布置 在框架结构的柱下,通常在承台下设置若干根桩,构成 独立承台的桩基础或一柱一桩基础; 当荷载较大时,在框架柱列之间常联以基础梁,沿梁的 轴线方向布置排桩,构成梁式的承台桩基础; 桩在平面内可布置成方形、矩形、三角形和梅花形等。 横墙下“探头桩”的布置 外密内疏 (桩承台外围布桩间距较小、而内部布桩间距较大) 布置探头桩 五、桩基承载力验算 桩顶

8、荷载的计算简图 1.桩顶荷载效应计算 (1)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2)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3)水平力作用下: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标准值,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除水的浮力;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通过桩群形心的x,y轴的力矩;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和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根基桩或复 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竖向力;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的水平力;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第i根基桩或复合基桩的水平力; 桩基中的基桩总数; 第i,j基桩或复合基桩至y,x轴的距离。 对于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抗震设防区低承台桩基,当同时满足下 列条件时,计算桩

9、顶作用效应时可不考虑地震作用: 1.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计算的建筑物; 2. 不位于斜坡地带和地震可能导致滑移,地裂地段的建筑物; 3. 桩端及桩身周围无可液化土层; 4. 承台周围无可液化土,淤泥,淤泥质土。 对位于8度和8度以上抗震设防区的高大建筑物低承台桩基,在计 算各基桩的作用效应和桩身内力时,可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 与基桩的共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 2.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1)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2)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3)水平力作用下: 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 承载力特征值 2.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1)

10、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2)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地震震害调查表明,不论桩周土类别如何,基桩竖向承 载力均可提高25%,因此: 地震作用效应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基桩或复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 地震作用效应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最大竖向力。 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 承载力特征值 3.桩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对桩距不超过6d的群桩基础,当桩端持力层以 下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承载力低于桩端持力层1/3的软 弱下卧层时,应进行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 作用于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 软弱层顶面以上各土层重度加权平均值,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地面至软弱层顶面的深度;

11、软弱下卧层经深度修正(系数取1.0)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桩群外围桩边包络线内矩形面积的长、短边长; 桩端硬持力层压力扩散角,按表7.19取值; 桩端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六、桩身截面强度计算及构造 桩身结构强度验算需考虑整个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期间 的各种最不利受力状态。在许多场合下,对于预制混凝土桩, 在吊运和沉桩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力往往在桩身结构计算中 起到控制作用;而灌注桩在施工结束后才成桩,桩身结构 设计由使用荷载确定。 1.桩身承载力验算 预制桩在施工过程中的最不利受力状况,主要出现在吊运和锤击沉桩时 。桩在吊运过程中的受力状态与梁相同。一般按两支点(桩长 L 18m 时)起吊和运

12、输。吊点的设置应使桩身在自重下产 生的正负弯矩相等,如下图所示。 2.预制桩施工过程桩身结构计算 预制桩构造: (1)最小截面尺寸: 非预应力桩不小于200mm;预应力桩不小于350mm。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与保护层厚度: 非预应力桩不小于C30,预应力桩不小于C40,保护层不小于30mm 。 (3)打入、静压的最小配筋率、箍筋与网片设置: 锤击沉桩不小于0.8,静压沉桩不小于0.6; 桩顶45d箍筋加密,并设网片。 (4)分节长度根据施工、运输条件确定:接头不多于3个。 下图为方形截面的混凝土预制桩的构造示意图。 灌注桩构造 配筋率:0.200.65,受水平荷载桩,不小于812, 抗压桩和

13、抗拔桩,不小于610 配筋长度 1)端承型桩和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应沿桩身等截面或 变截面通长配筋; 2)桩径大于600mm的摩擦型桩配筋长度不应小于2/3桩 长;受水平荷载时,配筋长度尚不宜小于4.0/; 3)抗震桩基:主筋应穿过液化土层和软弱土层进入稳 定土层; 4)抗拔基桩: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 箍筋: 68200300,桩顶5d应加密至100mm 混凝土及保护层: 强度等级不小于C25 保护层不小于35mm 计算桩基结构承载力时,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七、桩基承台设计 桩基承台的设计包括确定承台的材料、底面标高、平面形 状及尺寸、剖面形状及尺寸,以及进行受弯、受剪、受冲切和局 部受

14、压承载力计算,并应符合构造要求。 桩基承台可分为柱下独立承台,柱下或墙下条形 承台梁,以及筏板承台和箱型承台等。其作用是将桩 联结成一个整体,并把建筑物的荷载传到桩上,因而 承台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承台的平面尺寸一般由上部结构、桩数及布桩形 式决定,通常墙下桩基做成条形承台梁;柱下桩基宜 采用板式承台(矩形或三角形),其剖面形状可做成 锥形、台阶形或平板形。 外形尺寸及构造要求 承台厚度应大于300mm,宽度大于等于500mm。 承台边缘至边桩中心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 且边缘挑出部分大于等于150mm,对于条形承台梁应 大于等于75mm。 为保证群桩与承台之间连接的整体性,桩顶应嵌

15、 入承台一定长度,对大直径桩宜大于等于100mm,对 中等直径桩宜大于50mm,混凝土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 承台内,其锚固长度宜大于等于30dg,对于抗拔桩基 应大于等于40dg。 承台的配筋按计算确定,对于矩形承台板,宜双 向均匀布置,钢筋直径宜大于等于10mm,间距应满足 100-200mm。保护层厚度宜大于等于70mm,当有混凝 土垫层时不应小于40mm,承台梁的纵向主筋应大于等 于12mm。 1.承台的计算 桩基承台的受力十分复杂,作为上部结构墙、柱和下 部桩群之间的力的转换结构,承台可能因承受弯矩作用而 破坏,亦可能因承受冲切或剪切作用而破坏。因此,承台 计算包括受弯计算、受冲剪计算和

16、受剪计算三种验算。当 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子的强度等级时,还要验算 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根据受弯计算的结果进行承台的钢筋配置;根据受冲切和 受剪计算确定承台的厚度。 模型试验研究表明,柱下独立桩基承台(四桩及三桩承台 )在配筋不足的情况下将产生弯曲破坏,其破坏特征呈梁式破 坏。破坏时屈服线如图所示,最大弯矩产生于屈服线处。 2.承台的内力计算 柱下多桩矩形承台: 弯矩的计算截面应取在柱边和承台高度变化处(杯口外侧 或台阶边缘),并按下式计算: 扣除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设计值后i桩竖向净反力设计值; 当不考虑承台效应时,则为i桩竖向总反力设计值。 柱下三桩三角形承台: 计算截面应取在柱边,并按下式计算: 当计算弯矩截面不与主筋方向正交时,须对主筋方向角进行换算。 柱下或墙下条形承台梁正截面弯矩设计值一般可按弹性地基梁进 行分析,地基的计算模型应根据地基土层的特性选取。 3.承台厚度及强度计算 当桩基承台的有效高度不足时,承台将产生冲切破 坏。承台冲切破坏的方式,一是沿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