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污水的物理处理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91599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X 页数:129 大小:1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 污水的物理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十 污水的物理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十 污水的物理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十 污水的物理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十 污水的物理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 污水的物理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 污水的物理处理(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沉 淀 池 沉淀池 按使用功能分 生物处理法中的预处理, 去除约20-30%的BOD5, 40-55%的SS 生物处理构筑物后,是生 物处理工艺的组成部分 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 沉淀池 按水流方向分 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 池型:长方形 一端进水,另一 端出水贮泥斗在 池进口 池内水流由下向上池内水流向四周辐流 池型:多为圆形, 有方形或多角形 池中央进水,池四周出水贮泥斗 在池中央 沉淀池三种流态 平流式平流式 竖流式竖流式 辐流式辐流式 沉淀池特点与适用条件 池型 优点缺点适用条件 平流式 1. 对冲击负荷和温 度变化的适应能 力较强; 2. 施工简单,造价低 采用多斗排泥,每个泥斗需

2、 单独设排泥管各自排泥,操 作工作量大,采用机械排泥 ,机件设备和驱动件均浸于 水中,易锈蚀 1. 适用地下水位较 高及地质较差的地 区; 2. 适用于大、中、 小型污水处理厂 竖流式 1. 排泥方便,管理简 单; 2. 占地面积较小 1. 池深度大,施工困难; 2. 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 适应能力较差; 3. 造价较高; 4. 池径不宜太大 适用于处理水量不 大的小型污水处理 厂 辐流式 1. 采用机械排泥,运 行较好,管理较简单 ; 2. 排泥设备已有定型 产品 1. 池水水流速度不稳定; 2. 机械排泥设备复杂,对施 工质量要求较高 1. 适用于地下水位 较高的地区; 2. 适用于大、

3、中型 污水处理厂 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进水区、出水区:使水流的进入与流出保持平稳,以提 高沉淀效率。 沉淀区:沉淀进行的主要场所。 贮泥区:贮存、浓缩与排放污泥。 缓冲区:避免水流带走沉在池底的污泥。 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缓冲区 沉淀池的运行方式 连续式 可沉颗粒的沉淀在流过水池 时完成,可沉颗粒受到重力 所造成的沉速与水流流动的 速度两方面的作用 污水连续不断 地流入与排出 可沉淀的悬浮物在静止时完 成沉淀过程,由设置在沉淀 池壁不同高度的排水管排出 工作过程:进水、 静止、沉淀、排水 间歇式 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数 1、设计流量 废水自流进入沉淀池:最大流量 用水泵提升:水泵的最大组

4、合流量 合流制系统: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校核沉淀时间不小于 30min) 2、沉淀池只数:应不少于2只 3、沉淀池的经验设计参数 沉淀池 类型 在处理工艺 中的作用 沉淀 时间 t/h 表面水力 负荷 m3.m-2.h-1 污泥量 g.d-1.人1 污泥含水率 初沉池 单独沉淀法 1.52.01.52.515279597 初沉池 二级处理前 1.02.01.52.014259597 二沉池 活性污泥 法后 1.52.51.01.5102199.2-99.6 二沉池 生物膜法后1.52.51.02.07199698 4、沉淀池的几何尺寸 超高 0.3m,缓冲层0.30.5m; 贮泥斗斜壁倾角,方

5、斗不宜60,圆斗不宜25m3 (13)池子总高度 设缓冲层高度h3=0.50m, h4=h4+h4”=0.158+3.46=3.62m 则Hh1+h2+h3+h4=0.30+3.0+0.50+3.62=7.42m 例题:某厂废水量为300m3/h,进水悬浮物浓度为 430mg/L,悬浮物去除率为70%,污泥含水率为95%,试 设计平流式沉淀池。 取u0=1.13m/h,t=1.9h 竖流式沉淀池 工作原理 u v 颗粒将以u-v 的速度向下沉淀,除去 u = v 颗粒处于平衡状态,不下沉亦不上浮 u v 颗粒被上升水流带走 自由沉淀:沉淀效率比平流式沉淀池低 絮凝沉淀:沉淀效率高 颗粒相互碰撞

6、而絮凝, 粒径 沉速 u = v的颗粒在池中形成悬浮层,对上升的小颗粒有拦截作用 可为圆形、正方形或多角形。 竖流式沉淀池的构造 设计参数 (1)池径(或正方形一边)一般为47m,池径与有效水 深之比不大于3,通常取2。 (2)不设反射板时,中心管内流速0.03m/s;设反射板 0.1m/s (3)水从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间流出的速度一般不大于 0.03m/s(初沉池)0.02m/s(二沉池) (4)中心管尺寸 中心管内流速v0 设反射板时,v00.1m/s 不设反射板时,v00.03m/s 水从喇叭口与反射板间流出的 速度v1 初沉池0.03m/s 二沉池 0.02m/s (5)缓冲层:反射

7、板底距污泥表面为缓 冲层,高度为0.3 -0.5m 。 (6)污泥斗:贮泥斗倾角为45-60 ,可采用静压排泥或污泥泵排泥。 (7)集水槽多采用平顶堰或三角形锯 齿堰,堰口最大负荷为1.5L/ms。当池 的直径大于7m时,为集水均匀,还可设 置辐射式集水槽。 设计计算 (1)中心管面积f v0中心管内流速 m/s 设反射板时,v00.1m/s 不 设反射板时,v00.03m/s (2)中心管直径d (3)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缝隙高度h3 d1喇叭口直径 m d1=1.35d v1水从喇叭口与反射板间流出的速度,初沉池 0.03m/s 二沉池 0.02m/s (4)沉淀部分有效面积 v污水在

8、沉淀池内的上升流速 m/s 0.5-0.8mm/s (5)沉淀池直径D (6)沉淀区有效水深h2 校核 D/ h23 (7)沉淀部分所需总容积 V S每人每天的污泥量 L/d.人 一般取0.30.8 根据进出水的悬浮物浓度和水量来计算 (8)圆截锥部分容积 V1 (9)沉淀池总高度H Hh1+h2+h3+h4+h5 h3喇叭口与反射板间的高度 h4缓冲层高度 h5圆锥部分高度 例题:某城市设计人口为N60000人,设计最大 污水量Qmax=0.13m3/s,求沉淀池各部分尺寸 (1)设中心管内流速v0=0.03m/s,采用4个池子 ,则每池的最大设计流量 qmax=Qmax/4=0.13/4=

9、0.0325m3/s 解: 中心管的面积 (2)中心管的直径 (3)喇叭口直径d1=1.3d=1.31.171.58m 设流过该缝隙的流速v10.02m/s 中心管喇叭口下缘至反射板的垂直距离 (4)设上升流速v0.0007m/s 沉淀部分有效断面积 (5)沉淀池直径 (6)设沉淀时间t=1.5h 沉淀区有效水深 D/h2=7.8/3.78=2.060.6MPa 空气供给设备 压力溶气系统 加压水泵压力溶气罐空气供给设备附属设备 水泵压水管装 射流器挟气式 溶气方式有三种 水泵吸气式在经济和安全方面都不理 想,已很少使用 空压机供气是较早使用的一种供气方 式,使用较广泛,其优点是能耗相对 较低

10、 压力管装射流器进行溶气的优点是不 需另设空压机,没有空压机带来的油 污染和噪声 水 泵 吸 气 式 空压机供气式 空气释放系统是由溶气释放装置和溶气水管路组成。 溶气释放装置作用:减压,使溶气水中的气体以微细气泡的 形式释放出来,并均匀迅速的与悬浮物质粘附 常用的溶气释放装置有 减压阀:难控制开度,气泡合并严重 专用释放器:同济大学开发(TS型,TV型和TJ型) 空气释放系统 (3 )气浮池 平流式 优点:池身浅,造价低,构造简单 ,运行方便 缺点:分离区容积利用率不高 废水在反应池内的时间5-15min,进入接触室的流速应 0.1m/s,接触室中上升流速10-20mm/s,停留时间 60s

11、,气 浮分离室的停留时间10-20min,表面负荷率6-8m3/m2.h 参数:气浮池有效水深: 2.0-2.5m,单格宽度不超过 10m,长度不超过15m。 优点:接触室在池中央水流 向四周扩散,水力条件较好 缺点:与反应池较难衔接, 容积利用率低 竖流式 2.设计计算 气浮所需空气量、加压溶气水量、溶气罐尺寸、气浮池主 要尺寸 (1)气浮所需空气量qvg ac实验条件下的释气量 L/m3 K水温校正系数,1.11.3(主要考虑水的粘滞影响, 实验时水温与冬季水温相差大时取高值) R试验条件下的回流比,%; 无实验资料时,可根据气固比(A/S)进行计算 A/S气固比(g释放的气体/g悬浮固体

12、)一般为0.005-0.006 ,当悬浮固体浓度较高时取上限,如剩余污泥气浮浓缩时,气 固比采用0.03-0.04。 1.31ml空气的重量 mg Ca某一温度下个大气压下的空气溶解度 f压力为p时水中空气溶解系数 0.5-0.8(通常取0.5) p0绝对压力 (大气压) (2)溶气罐 I过流密度,对空罐,I选用1000-2000m3/m2.h 填料罐,2500-5000 m3/m2.h 罐高 h=2h1+h2+h3+h4 h1罐顶、底封头高度(根据罐直径而定) m h2布水区高度,一般取 0.2-0.3m h3贮水区高度,一般取1.0m h4填料层高度,当采用阶梯环时,可取1.0-1.3m

13、(3)气浮池 (平流式) 接触室的表面积A vc 接触室中的上升速度取15-20mm/s 接触室的容积一般按停留时间大于60s进行校核(有效 水深2.0-2.5m ) 分离室表面积 As Vs 分离室的向下平均水流速度 1.5-2.0mm/s 气浮池的净容积V V(Ac+As)H 校核池内停留时间 V/q+qvR为15-20min 气浮池总高度 h=h1+h2+h3 h1保护高度 0.40.5m H有效水深 m h3安装积水管的高度 0.4m 气浮池以2-4个为宜,以并联方式运行。 例:今拟用平流式隔油池处理流量为60m3/h的含油 废水,已知废水在池内流速v=2mm/s,要求除去粒 径大于60m的可浮油,浮油密度为0.87g/cm3,试 确定隔油池上的尺寸。 20C 1.01103 pa.s http:/qingyuan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