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共96张PPT)讲义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1188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共96张PPT)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高中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共96张PPT)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高中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共96张PPT)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高中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共96张PPT)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高中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共96张PPT)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共96张PPT)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共96张PPT)讲义(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考点 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核心知识通关】 1.西气东输的线路: (1)一期工程线路:由新疆塔里木盆地的_油气田, 经甘、宁、陕、晋、豫、皖、苏最后到达_。 (2)二期工程线路:主干由新疆_口岸,向西与 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_。 轮南 上海 霍尔果斯 广州 2.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东部沿海地区 经济_,能源相对_,但需求量大;西部地区受 _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能源构成中煤炭占70%左右, 天然气仅占2.7%

2、,大量使用煤炭,带来一系列_问 题;_给我国的_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 压力。 发达贫乏 经济水平 环境 北煤南运铁路 (3)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天然气资源 分布总体特征是_,北多南少。 西多东少 3.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_,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 _,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经济优势 就业机会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_。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 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消费结构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

3、的协调发展。 将西部地区的_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 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 发展。 资源优势 (4)对环境的影响。 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_,有利于改善大气质 量。 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_带 来的环境压力。 煤炭 植被破坏 【图文助记】 1.天然气与工业发展: 天然气作为一种更清洁、更优质 、更经济的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 在我国改善能源结构,大力推动低 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 作用。 2.天然气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 天然气是典型的清洁能源。如果脱硫 正常的话,它几乎不产生大气污染物, 也没有废水废渣排放。此外,与水电 之外的其他常规能源相

4、比,它的碳含 量最低,可以算作低碳能源。 【规律方法】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背景和意义分析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 从资源调出地区和资源调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 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分析如下: (2)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思路。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 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 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意义 方面 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区 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 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 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 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 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 环境 改善生态环

5、境,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经典例题导悟】 (2016株洲模拟)西气东输二线是我国首条引进境外 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线路最长 、工程量最大的天然气管道。读下图,回答(1)(3) 题。 (1)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 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 A.中亚 B.俄罗斯 C.西亚 D.乌克兰 (2)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目的有( ) 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 促进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 加强东部地区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利用广州港的优势扩大我国天然气的出口能力 A. B. C. D. (3)与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干线(轮南-上海)

6、相比,西气 东输二线管道具有的优点是( ) 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供气来源多元化,供气更稳定 覆盖区域更广 从根本上解决了珠江三角洲的能源短缺状况 A. B. C. D. 【思维流程】 【答案】(1)选A,(2)选B,(3)选D。 【高考模拟精练】 (2016泰安模拟)读我国受益于西气东输的部分 上市公司简况表,完成1、2题。 上市公司流通股本(万)2001年 每股受益(元) 行业属性 宝钢股份187 7000.20钢铁 中国石化280 0000.162石化 禾嘉股份7 6500.084农业 华菱管线450 0000.268 2钢铁 上市公司流通股本(万)2001年 每股受益(元) 行业

7、属性 新兴铸管21 9700.616钢铁 石油龙昌7 5810.041石化 太原重工14 4000.055机械 申能股份41 0990.64电力 1.表格中,因“西气东输”工程而受益较高的上市公司 是( ) A.新兴铸管 B.申能股份 C.华菱管线 D.宝钢股份 2.相关上市公司受益较高的原因是( ) A.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的钢管,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收益增多 B.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可使发电成本大幅下降 C.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劳动力 D.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石油产品 【解析】1选C,2选A。第1题,由表可知上市公司的受益 等于每股收益乘以流通股本,通过计算可知收益最高的 是华菱管线:45

8、0 0000.268 2=120 690元,故选项C正 确。第2题,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输送产品是天然气,主 要输送方式是管道运输;由表格可知收益较高的公司如 华菱管线等,它们多属于钢铁、石化等行业为主,西气 东输工程需要大量的钢管,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收益 增多,所以排除选项B、C、D,故选项A正确。 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 完成3、4题。 3.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所 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河流状况 D.人口 4.“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助于解决( ) 资源浪费严重 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的问题 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

9、不协调 环境资源管理的问题 A. B. C. D. 【解析】3选B,4选B。第3题,西气东输主要供应沿线城 市天然气资源,该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是城市的分布。第4题,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天然气输 送到我国东部地区,有助于该地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 有助于解决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的问 题。 【加固训练】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开工建设,主供气 源为中亚天然气,补充气源为新疆煤制天然气。开工建 设这一重大工程,将使沿线上亿群众用上清洁可靠的天 然气,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而且能够带动设备、材料等相关产业,扩大国内需 求,支撑和助推经

10、济社会发展。读图完成(1)、(2)题。 (1)西气东输三线的主要气源来自( ) A.中亚国家 B.塔里木盆地 C.新疆煤制气 D.四川盆地 (2)实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把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 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提高1至2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大 量排放物,与下列排放物无关的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臭氧 【解析】(1)选A,(2)选D。第(1)题,从图中可以读出, 西气东输三线在国内的起点是霍尔果斯口岸,气源为中 亚国家。第(2)题,我国目前利用的一次能源主要是煤 。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 物。空气中的臭氧含量与能源消费无关。 考点 我国其他的资

11、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核心知识通关】 1.西电东送: (1)原因: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炭等);东部经济 发达,电力资源不足。 (2)线路及其影响: 路线(主力电源)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A.北线:晋、陕、内蒙 古(火电)和黄河中上游 (水电)_地区 缓解能源紧张 局面,促进经济 发展;改变能 源消费结构,减 轻环境污染; 减轻铁路运输 压力 把资源优势转 化为经济优势 ;带动相关产 业发展,增加就 业机会;缩小 东西部差距,对 社会稳定起重要 作用 B.中线:三峡和金沙江( 水电)_地区 C.南线:红水河(水电) 和黔、滇(火电)_ _工业基地 环渤海 华东 珠 江三角洲 2.南

12、水北调: (1)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地理背景。 南多北少 缺水 (2)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积极意义。 a.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_环境,缓解_矛盾,利 于社会安定。 b.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的_。 c.生态效益: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 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_,控制_。 投资争水 经济发展 卫生条件地面沉降 消极意义(以东线为例)。 a.长江径流量减少,海水_,引起河口地区_升 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b.长江泥沙淤积加重,_淤塞。 c.对沿线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沿线土壤 易发生_。 d沿线经济发达,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_。 上溯盐度 航道 盐碱化 水质 【图文助记】 1

13、.西部地区水电输出的原因: 西部水能资源开发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蕴 藏量的丰富上,同时还体现在经济指标 的优越上,西南地区尤为突出。规模大 、投资省、淹没损失小、梯级补偿效益 显著是西南部水能开发的显著特点。 2.跨流域调水的负面影响: 淹没土地;大量移民;下游地区因 来水减少,引起下游河水水质变差、河口 地区咸水渗入、河岸动力失衡、海岸遭 受侵蚀、下游沿岸环境质量下降;可能 因调水引发疾病,如疟疾、脑炎、血吸虫 病等,影响人体健康。 【规律方法】 资源跨区域调配分析思路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主要从原因、解决资源短缺的途 径、线路选择、工程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与

14、消费区存在差 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 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 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2)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 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 (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选择:要保证稳定、安全的 资源供应;线路的造价;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 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 (4)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 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 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 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缓解了资源短缺的问题, 促进经济的可

15、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等。 【经典例题导悟】 (2014浙江文综)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 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 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 确的是( ) 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 B. C. D.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 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思维流程】 【答案】(1)选D,(2)选A。 【高考模拟精练】 (2016衡阳模拟)“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电网 公司投资1 264亿元发展新疆电网,到2015年形成3 000 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下图为该工程示意图。完成 1、2题。 1.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是“疆电外送”首个特 高压项目,起点在新疆哈密南部能源基地,落点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