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十课题 教学课件 储克森 课题五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690201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十课题 教学课件 储克森 课题五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十课题 教学课件 储克森 课题五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十课题 教学课件 储克森 课题五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十课题 教学课件 储克森 课题五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十课题 教学课件 储克森 课题五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十课题 教学课件 储克森 课题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十课题 教学课件 储克森 课题五(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线教务辅导网: 教材其余课件及动画素材请查阅在线教务辅导网 QQ:349134187 或者直接输入下面地址: 课题五 网络与心理健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现代社会“第四媒 体”的网络已经越来越被人重视和普及,并贯穿现代人 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各方面。然而,现代人在充分享受 着计算机网络带来诸多方便与快捷、乐趣等的同时,也 正在经受着由它所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惑甚至障碍。因此 ,认清网络的含义和特性、了解大学生常见的网络问题 、并掌握对网络问题的调试方法,对于维护我们的心理 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什么,是火焰还是海水。 第一节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 -网络心理概述 谁掌握

2、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 但,有关网络成瘾带来的心理躯体疾病、成绩下降、影 响工作,甚至由此引发的惨剧也时见报端。那么网络究竟 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因此,如何科学、客观和 正确看待网络变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络概述 1. 互联网络的定义 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用外部设备用通 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 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 2. 互联网络的特点 (1) 丰富性: (2) 开放性: (3) 平等性: (4) 互动性: (5) 虚拟性: (6) 匿名性: (7) 便捷性: 二、网络心

3、理的概述 1.网络心理的定义 何谓网络心理呢?顾名思义“网络心理”是指因网络传播 而引起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 2.网络对心理的影响 (1)网络对心理的积极影响 1) 激发创新意识和全球意识的形成。 2)提供情感交流和宣泄的场所。 3) 网络提供了自我实现的机会。 4) 网络能促进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 2.网络对心理的影响 (2)网络对心理的消极影响 1)造成猎奇及感官刺激的心理。 2) 在自我激励方面。 3) 在人际关系的管理方面。 二、网络心理的概述 第二节 给我一双慧眼 -大学生常见网络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2岁左右,因此大学生作为一 个特殊群体。而

4、作为个体特定的发展阶段,其自身存在独 特而鲜明的特征,如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思维活跃,知 识丰富,头脑敏锐,接受新事物快,尤其他们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因此大学生的发展很容 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大学生上网时 间的增多,网络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生活、学习方式等,但 由此也引发一些心理问题而倍受学者们的关注,给我一双 明亮的慧眼,去探索网络世界的奥妙。 一、大学生与网络 1.大学生上网的概况 大学生成为网络的主力军,大学生上网主要从事的活动 有:获取信息、查寻资料、网上交往、追寻刺激、休闲 娱乐等,其上网的特点表现如下: (1)普遍性。 (2)频繁性。 (3)时间

5、长。 (4)娱乐性。 2.大学生上网心理分析 一、大学生与网络 (1)网络与大学生生理的需要。 (2)网络与大学生安全的需要。 (3)网络与大学生社交的需要。 (4)网络与大学生尊重的需要。 (5)网络与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3.网络心理健康的涵义和标准 一、大学生与网络 (1)网络心理健康的涵义。 网络心理健康则是在心理健康之前加了一个定语“网络 ”,应该还属于心理健康的范畴,只不过赋予了网络的特 征,因此,网络心理健康即为个体在适应网络所带来的 环境变化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 致,保存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一、大学生与网络 3.网络心理健康的涵义和标准 (2)网络心

6、理健康的标准。 1)要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或观念。 2)能够保持在线时和离线时人格的统一与和谐, 在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能够做到以现实为主。 3)不因网络的使用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 4)有正常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协调, 能够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互动。 5)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 二、大学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 1.网络恐惧 2.网络依赖 3.网络孤独 4.网络自我迷失和自我认同混乱 5.网络成瘾综合症 第三节 做自己的主人 -网络心理问题调适 “未来是属于网络的”。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走 进网络社会是不可避免的选择,然而网络却是一把悬在大学 生头上的“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则

7、会导致一系列网络心理 问题。如何面对这把双刃剑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应 该理性看待网络这把“双刃剑”,不因网络的消极影响而选择 逃避,也不因网络的诱惑而选择沉沦。那么如何才能成为网 络社会的主人,避免网络心理问题的发生呢?我们认为应该 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不断加强网络心 理素质的培养,预防网络心理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学会 克服网络心理问题的方法,做自己的主人。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预防 1.形成正确的网络认知 树立理性的网络观,就是要科学地看待网络 的功能、特性、作用。 1)不否认网络的作用和价值。 2)网络是工具。应认识到, 3)网络的世界是数字的世界,是虚拟的世

8、界, 4)网络只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而已, 2.养成理性的网络情感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预防 应该认清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既要重视现实情 感的培养,也要养成理性的网络情感 1)理性看待网络情感。 2)网络和现实的整合。 3.培养坚定的网络意志 大学生应该养成坚定地网络意志,提高自身抵制信息污 染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以良好的姿态迎接网络 信息社会的挑战,同时提高自我约束力,逐渐减少上网的 时间,争取必要时才上网,不在网络游戏、QQ和MSN等 中虚度光阴。 4.培育健全的网络人格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预防 健全人格的培养在预防网络心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 个健全的人格具备自我

9、认识现实而又客观、社会适应良好 而独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稳定乐观的情绪、协调的人格 结构。 强化主体意识。一些网络过度使用者是由于混淆现实 世界和网络世界,因此,我们要自觉主动的把握自我, 强化主体意识,时刻牢记自己是网络的主人,充分发挥 网络的正向作用,为我所用;其次是要强化现实活动。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克服 1.形成积极的自我调试意识 (1)明确克服网络心理问题的意识。 1)沉溺于网络之前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现在的你又是怎么样的人? 3)过度上网,你会伤害到谁? 2)你在网络上从事哪些活动, 是否值得你付出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2) 树立克服网络心理问题的信心。 具备了克服网络心理问

10、题的意识,走出了网络心理问题干预的第一步。 2.掌握科学克服网络心理的方法 (1)自我控制法。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克服 2)自我警示法。 (2)自我暗示法。 1)时间控制法。 1)始终要用现在时态而不是将来时态进行暗示 2)要在最积极的方式中进行 3)自我暗示的语句越简短,就越有效 4)始终选择那些对自己感到完全合适的肯定; 5)尽可能努力创造出一种相信的感觉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克服 (3)转移注意法。 2.掌握科学克服网络心理的方法 1)寻找已有乐趣。 2)培养新的乐趣。 (4)厌恶疗法。 1)现实刺激。 2)想象刺激。 (5)想象满灌法。 (6)自我强化法 3.寻求克服网络心理问题的外界援助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克服 (1)求助社会支持系统。 1)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 2)寻求家庭的帮助 (2)求助心理咨询机构 小结 一、科学、客观和正确看待网络 二、有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的意识或观念 三、树立理性的网络观,科学地看待网络 的功能、特性、作用。 四、掌握科学克服网络心理的方法 案例透视 母亲的一跪 思考与训练五 5. 如果出现网络心理问题应怎样去调适? 4. 应如何正确的使用互联网? 3. 大学生上网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2. 简述网络心理健康的涵义是什么? 1. 试述大学生上网的心理因素。 6. 测测你是否有“网络成瘾综合征”(见附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