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盐商代表人物.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690067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6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盐商代表人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扬州盐商代表人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扬州盐商代表人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扬州盐商代表人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扬州盐商代表人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盐商代表人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盐商代表人物.(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t;p&gt;&amp;lt;p&amp;gt;&amp;amp;lt;p&amp;amp;gt;扬州盐商代表人物 高二(15)班 邱悦 ?黄至筠(1770年1838年),又称黄应泰,字韵芬,又字个园。原籍浙江,因经营两 淮盐业,而著籍扬州府甘泉县,清嘉道年间为八大盐商之一。 因为他的父亲在赵州做 官,他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出生在赵州,也即今天河北赵县。黄至筠十几岁时, 父亲去世,家产为人掠去。数年之后,他骑着一条毛驴独自进京,凭借父亲的朋友给 他捎去的一封信,见到了在京的两淮盐政。两淮盐政是管辖扬州盐业的最高长官,他

2、 见黄至筠谈吐不俗,颇有心机,觉得是个人才,就委任他到扬州去做两淮商总。从此 以后,黄至筠就加入了扬州府甘泉县籍。 ?这时候正值嘉庆初年,朝廷因军费开支增大,水灾急需处理,财政日益困难。为济燃 眉之急,朝廷公开卖官,号召富人捐钱,然后赏给荣誉官衔。黄至筠这时急朝廷之所 急,想皇家之所想,首当其冲,率为人先,前后捐资数十万两白银,清廷因此赐他“盐 运使”的荣誉官衔。同时,清廷还邀请他进京祝寿,赏他到圆明园听戏,赐给他仆人。 他的长子、次子,都因捐资而被赐给“郎中”的官衔。 ?一时间,黄至筠在扬州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上自盐政,下至商户,都要看他的动静 。扬州的老百姓,从贩夫走卒到妇孺乞丐,谈起话来

3、第一话题就是他。 ?道光年间,盐政改制,商总的作用大不如前,但扬州盐商仍将重大事务委托黄至筠处 理。而黄至筠也不负众望,照常坐着轿子出入两淮盐运使衙门,出谋献策,当机立断 ,将扬州盐界的局面维持了一段时间。 ?黄至筠在扬州拥有个园,园中承袭了马氏小玲珑山馆的若干风景,也延续了小玲珑山 馆的文化传统。他有没有诗文现在还不清楚,但他是个画家是毫无疑问的。扬州画 苑录说他“素工绘事,有石刻山水花卉折扇面十数个,深得王(翚)、恽(寿平)旨 趣”。现在个园抱山楼下的嵌壁石刻上,还有他画的一幅扇面,中间画的是树、石、水 ,远处露出一只小船来,船上还有一个人。画左题道:“拟宋人小品,个园黄至筠”, 下押一章

4、:“个园画印”。此外,扬州博物馆也藏有他的一方石刻扇面,内容是花鸟。 画右题道:“法徐崇嗣意,个园志筠写”,下押一章:“志筠”。显然,黄至筠绝非一般 只会做生意的商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购下小玲珑山馆,改筑为个园,园中 多植竹,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他卒于道光十八年(1838),享年六十八岁。 扬州盐商与盐商住宅园林 ?历史上的扬州,是一座财富堆积起来的城市,创造财富的人,就是以扬州盐商为代表 的豪商巨贾们。以乾隆三十七年的统计数字为例,当时扬州人口50万,居世界第六; 扬州盐商资本相当于整个国库储备,缴纳的盐税则占了世界经济总量的8%。

5、 ? “何处估客豪?扬州估客豪!”明清两代,全国各地豪商巨贾侨寄户居扬州者不下数 十万人,把扬州变成了一个举世惊羡的富人世界。 这么多的有钱人聚集在一起 ,安宅营家成为第一要事。盐商们找到了最好的住宅模式私家园林,于是逞强比 富一掷千金,各竞巧思广置宅园。举一个例子,大盐商黄氏兄弟四人,个个家资千万 ,人称“黄氏四元宝”,兄弟四人千两银子买了一本造园秘籍,从此迷上园林,四处延 请名工巧匠,按图索骥大兴土木。大哥造“易园”,老二造“十间房花园”和“四桥烟雨” 、“水云胜概”,老四造“容园”,老六造“别圃”,两个子侄辈又分别造了“长堤春柳”和 “桃花坞”。 ?这些园林座座非同凡响,其中四桥烟雨、水

6、云胜概、长堤春柳三园入选扬州著名的二 十四景。乾隆皇帝更是对四桥烟雨情有独钟,多次移驾游赏,赐名趣园。黄氏一门成 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造园大户,时人竞相仿效。 园林多是宅,无园不安家。盐商 们对园林化住宅的迷恋,带动了一方经久不息的造园热潮,形成了私家园林遍地开花 、异彩纷呈的城市景观。仅嘉庆以后的二百年间,扬州上规模的著名园林先后就建起 了200多处。扬州盐商无所不能的财富力量和南北艺匠大师们炉火纯青的造园技艺, 完美结合,谱成绝响,开启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扬州时代。保存至今的个园、何园、小 盘谷等,风格各异造,诣无不精湛,被国内园林古建专家誉为孤本范例。今天的人们 只知道苏州园林甲天下,而明清时期

7、家喻户晓的却是“扬州园林甲天下” ? 汪懋麟 ? 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号蛟 门,江苏江都人。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 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 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 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 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 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 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 “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 传行于世。 江春 ? 江春清(一七二一一七八九)字颖长,号 鹤亭,又号广达,安徽省古徽州府歙县江村外村 人。清代著名的客居江苏扬州业盐的徽商巨富, 为清乾隆时

8、期“两淮八大总商”之首。因其“一夜堆 盐造白塔,徽菜接驾乾隆帝”的奇迹,而被誉作“ 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天下最牛的徽商”。据扬州 画舫录所记,江春任总商四十年,先后蒙乾隆 赏赐“内务府奉宸苑御”、“布政使”等头衔,荐至 一品,并赏戴孔雀翎,为当时盐商仅有的一枝, 时谓江春“以布衣上交天子”,“同业中无不以为至 荣焉”。 江春生平 ?江春早年读书应试,却未被录用,于是弃学经商。他广交官府王侯,熟悉盐法,精通 商务运筹,练达多能,在担任“两淮盐业总商”的40年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谋略与才 华,先后蒙乾隆赏赐“内务府奉宸苑御”、“布政使”等头衔,荐至一品,并赏赐顶戴花 翎,为当时盐商仅有的一例。 ?

9、 乾隆六下江南,均由江春筹划张罗接待,即所谓“江春大接驾”。乾隆曾于金山行 宫与江春奏对称旨,亲解御佩荷囊,面赐佩带,并两次亲临江春的别墅“康山草堂”, 赐金玉古玩,题写“怡性堂”匾额,并以“盐商之财力,伟哉”,赞叹江春富可敌国。 ? 乾隆五十年(1785年),江春等盐商献银100万两,贺乾隆登基50年大典,江春 受邀赴宴于京城乾清宫举行的“千叟会”,并与皇帝进同与宴,受锡杖。这“千叟会”每 五十年举办一次,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廷盛宴,是清宫中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 的御宴,此为江春又一“牛”处。 ? 江春在扬州构筑的园林建筑,共有8处之多,有“康山草堂”、“退园”等。江春虽长 居扬州,然而却

10、一直生活与拼搏在他刻意营造出的“徽州殖民地”氛围中:住的是徽派 特色浓郁的别墅以及私家园林,吃的是从老家徽州带去的家厨团队与主要原材料烹制 出的徽菜佳肴,玩乐的是自家组建的“春台班”等徽剧,甚至于平常的生活会话也照旧 用家乡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春家的“春台班”,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与“三庆 班”、“四喜班”与“和春班”一道,奉旨入京为乾隆皇帝80大寿祝寿演出,演绎出历史上 非常著名的 “四大徽班进京”,导致京剧诞生的重大事件。 ? 晚年,江春因家财耗费一空,不得不靠“贤帑”方式维持营运。乾隆为了慰勉他, 授于他“布政使”,官居一品;多次赏借贤帑达55万两白银。江春去世后,乾隆又赐其

11、子江振鸿5万两白银,作为营运盐业的资本。 ? 江春平生乐善好施。扬州画舫录中记载了他踊跃急公、务实办事等突出事迹 达18处之多。据两淮盐法志载,从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九年,江春与他人“急公报 效”、“输将巨款”达1120万两之多。 周扶九 ?周扶九 (1831-1920) 名鹃鹏,字泽鹏,号凌云,吉安县人。自幼被带 往湖南湘潭周永孚笔墨店当学徒。咸丰三年(1853)被派往广州做庄客 ,负责广州分店的经营业务。是年太平军已攻克南京,战乱频繁。店 主写信给扶九,要他赶紧将放出去的欠账全部收回总店。在收欠款时 收一些折价之物和票单,其中25张盐票。交账时,盐票已贬值,店主 以盐票为工钱,抵给扶九。后盐

12、票涨价,店主令交盐票。扶九回家寻 盐票未获,被开除,依靠摆小摊维持生活。偶然之中其妻找出了盐票 ,扶九开始出租盐票。此时盐票租利猛涨,数年后,腰缠万贯,开始 直接运盐,在扬州开办裕通和盐号。后又兼开钱号。先后开有湘潭裕 通源钱号、常德裕孚钱号(后改裕通恒)与裕通和盐号、吉安裕长厚、 裕道两家钱号与天益当铺。新开汉口裕厚德、裕茂隆钱号、长沙裕恒 益钱号、南昌裕厚昌钱号、裕康盐号、裕厚隆纱号、赣州裕盛隆钱号 (后为德康钱号)、七海裕大钱号、捷安轮船公司、德丰米厂、九江裕 丰厚钱号等等。扶九将扬州总号裕通和搬迁上海盐师路长春里,改号 裕记。资产累计3000多万元之巨,暴富暴衰,前后40年。有子女6人

13、 ,四子徽阁是河南省捐班候补道,但未到任;五子锡藩做过七品小京 官,寓居北京,巴结肃亲王,送礼聚赌,先后耗费百余万元;唯六子 黻卿佐理家政,但能力不及其父。后,金融改革,军阀混战 ,借款捐款,发行库券,周家从此一蹶不振。 安岐 ? 安岐(1683?)清代书画鉴藏家。字仪周,号麓 村、松泉老人。天津人, 一说朝鲜人。约卒于乾隆 九年至十一年间(17441746) 。安岐先世为盐商 ,家资巨富。自幼读书,喜爱法书名画。当时几 位著名鉴藏家先期相继谢世,所藏精品, 大多为安 岐收藏。据文端公年谱康熙五十九年中记载 :“麓村安氏精鉴赏,凡槜李项氏、河南卞氏、真 定梁氏所蓄古迹,均倾赀收藏。图书名绘,甲

14、于 三辅。” 所居沽水草堂,在天津城东南。又有古 香书屋,为其所藏书画名迹处所。 个人作品 ? 安岐收藏的绘画名迹有:展子虔游春图、范宽雪景寒林图 、董源潇湘图等;书法名品,有王献之东山松帖、欧阳询 卜商帖、米芾参政帖、黄庭坚惟清道人帖、蔡襄自书 诗札册、范仲淹道服赞、欧阳修灼艾帖、王安石楞严经 旨要卷等,这些都是中国书画史上的名家名作,安岐不愧为中国书 画鉴藏大家。 ? 安岐为征集书画,呕心沥血。他收藏书画上至三国魏晋,下至明 代末期,收藏范围极广,数目甚丰,其中有许多历代精品。钤盖鉴赏 印者,多为真迹。当然,这些书画大都是完好而不敝旧,并经过历代 名家收藏或著录,有前代名贤的题跋或歌咏、属

15、于流传有绪的名作。 ? 跟其他鉴藏家一样,凡经安岐鉴定、品赏、收藏的古代书画作品 ,他必钤印铭记。他的主要鉴藏印有“仪周鉴赏”、“麓村”、“安岐之 印”、“安仪周家珍藏”、“安氏仪周图书之章”、“翰墨林”、“无恙”、“ 心赏”、“古香书屋”、“恩原堂”、“御题图书府”等。 安岐所藏法书名画 ?上自三国时期,下至明代末期,数量很大,基本上都记录在所著墨缘 汇观一书中。该书成于乾隆七年(1742),共 6卷,分别著录法书、 名画。其中,法书2卷,续录1卷,名画2卷,续录1卷。每卷以时代为 序先列目录,然后逐条著录,体例相当完备。每条先标其质地、尺寸 、著色,后叙其内容、流传,品评优劣,兼能纠正前人

16、之误,补充前 人之缺。该书考证精当,颇具卓识,为著录古代书画的佳作。 ? 安岐去世以后,家道中落,所藏大部分精品入清乾隆内府,其余 部分散落在江南者,多已不存于世。 ? 安岐自幼喜爱法书名画,当时几位鉴藏家先后相继谢世,所藏精 品大多转为安岐所有。所藏法书名画,上自三国,下至明末,数量很 大,大都记录在墨缘汇观一书中。该书成书于乾隆七年,共6卷 ,每卷以时代为序先列目录,然后逐条著录。每条先标其质地、尺寸 、着色,后叙其内容、流传,品评优劣,兼能纠正前人之误,补充前 人之缺。墨缘汇观考证精当,颇具卓识,为著录古代书画的佳作 。安岐去世后,家道中落,所藏大部分精品纳入清乾隆内府,其余部 分散入江南。 社会评价 ? 安岐所藏书画,多为晋、唐、宋、元 剧集,凡经墨缘汇观著录之书画 ,其真实性大都可靠。所著录作品, 绝大多数为自己收藏。他另著有墨 缘汇观续录间或有别人所有经他鉴 赏者,计收入历代法书332件,名画 201件,全为流传有绪,可资凭信之迹 。 &amp;amp;lt;/p&amp;amp;gt;&amp;lt;/p&amp;gt;&lt;/p&g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