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全集张幻灯片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89564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97 大小:1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全集张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心理学全集张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心理学全集张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心理学全集张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97页
心理学全集张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全集张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全集张幻灯片(1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引言:学习心理学的意 义 心理学的神秘性 -身体的变化反映人的心理活动 人的行为反映人的心理活动 心理与行为并非一一对应 心理学的诱人性 -心理学研究的是宇宙最复杂的物质 学习心理学是在与个人已知并感兴趣的 事打交道 心理学的重要性 * 重要观点 只要有人就有心理学,人人都有必要 学心理学 心理并不神秘,通过努力可把握;心 理也是复杂的,要把握它并不容易 学习心理学可以了解他人,学会与他 人相处 学习心理学可以了解自己,发展 与完善自我。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任务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心理学与学校教育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2、心理现象(包括人与动物 )及其发展规律 (二)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孕育:心理学有悠久的过去 2、产生:心理学有短暂的历史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 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 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3、发展: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心理特征)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需要 动机 兴趣 信念 世界观 能力 气质 性格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 (二)心理学研究内容 心理状态 :注意状态、睡眠状态等 * 心理学体系 意识心理学(冯特) 行为主义(华生,桑代克, 托尔曼、斯金纳等)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3、,阿德勒,霍妮等) 认知心理学(皮亚杰、 勒温、费斯汀格等) 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等) 特质论(卡特尔、奥尔波 特) * 二、心理学的任 务 -描述和阐明人的心理现象 测量和预测人的心理现象 调节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心理学的实践作用 *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自然观察法) 个案研究 测验法 调查法:书面调查(问卷法) 口 头调查(晤谈法) 实验法 :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 自变量 因变量自变量 因变量 * 四、心理学与学校教育 心理学研究的每一进展都会带来教 育的巨大变革 心理知识有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 作 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教师自身 的发展和完善 讨论题

4、:分别从教师、学生 的角度谈:我为什么要学心 理学? 第二章 科学的心理观 一、两种心理观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 四、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三、脑 是心理的器官 五、开发大脑功能的主要方法 一、两种心理观 n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n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机械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心脏说、形相说、颅相说、脑髓说 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 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 、反射概述 (1)什么是反射? 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物有规律的应答。 (2)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射的种类 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能的先天性反射。

5、 条件反射:有机体在后天习得的反射。 形成条件 1、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 2、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 上 的结合(强化); 3、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两种信号系统 (1)第一信号系统:由具体刺激物引起的 条件反射系统。 (2)第二信号系统:由语言文字引起的 条件反射系统。 a.谈梅止渴 b.望梅止渴 c.尝梅止渴 两种信号系统的关系 (1)区别 a.所属不同: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独有的; b.基础不同:第一信号系统是在无条件反射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二信号 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 c.广度和丰富性不同:第一信号系统限于 具体刺激物,第二信

6、号系统 代表一类刺激物。 (2)联系 a.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 b.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系统有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 神经元:神经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结构 胞体:膜、质、核。 突起:树突、轴突。 种类:根据其功能的不同 (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三、脑是心理的器官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脑 脊髓 (传导功能) (反射功能) 脑神经 脊神经 植物神经 大脑 间脑 脑干 小脑 四、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一)人的心理的史前阶段动物心理的发展 无脊椎

7、动物 (1)单细胞动物:如“变形虫” (2)多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 (网状神经系统) 环节动物 (链状神经系统) 节肢动物 (节状神经系统) 脊椎动物 产生了真正的脑,具有了较完善的感 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所以,它们的行为灵活 多样。其中,哺乳动物已出现知觉现象。 灵长类动物的反映水平达到了动物 心理的最高阶段-思维的萌芽阶段。 (二)作为现实反映的人的心理 客观现实指主体意识以外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包括(1)自然现实; (2)加工改造后的物质现实; (3)社会现实; (4)人体现实 人脑客观现实 心理 加工厂原材料产品 、客观现实是人心理的源泉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社会生

8、活实践起制约作用 、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五、开发大脑功能的主要方法 (一)运用肢体法 1.手指快速计算法 2.体育训练法 3.书法训练法 (二)脑电波法 (三)精神放松法 (四)半球刺激法 (五)汉字教学法 (六)珠象心算法 第四章 感觉 、知觉、观察 本章主要内容 感觉和知觉的含义 感受性及变化规律 知觉的特征 知觉的种类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概述 一、感 觉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产生应具备的条件: 1、直接作用于我们人体的、具有一定能量的 刺激物; 2、相应的感觉器官 (二)感觉的作用 1、感

9、觉是其它一切心 理现象的基础。 2、感觉提供内外环境 信息,保证了有机体 的正常活动。 3、感觉保证了有机体 同环境的信息平衡, 维持了心理活动的正 常进行。 根据感觉产生的刺激来源 1、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 2、内部感觉 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机体觉 ) (三)感觉的种类 二、知 觉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 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 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与 解释过程。 (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1)反映的内容不同 (2)产生的生理机制不同 (3)影响因素不同 2、联系 (1)两者同属认识活动的初级形式,都是 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 (2)感

10、觉是知觉的基础。 (3)知觉并不是感觉的机械相加。 1、区别 (三)知觉的特征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第二节 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一、感受性及感觉阈限 1。感受性: 感觉阈限: 2。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 3。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量 人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别量的感 觉能力 刚刚能觉察出的两个同类刺激间的最小差别量 注:以上三种感受性与感觉阈限都是成反比的关系 n韦伯定律 R/R=K 感觉系统韦伯分数( R/R

11、) 视觉 (亮度、白光) 动觉 (提重) 痛觉 (皮肤上灼热引起) 听觉 (中等音高和响度的音) 压觉 (皮肤压觉) 嗅觉 (橡胶气味) 味觉 (咸味) 1/60 1/50 1/30 1/10 1/7 1 /4 1/3 二、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一)感觉适应 (二)感觉对比 (三)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1、相互影响 2、相互补偿 3、联觉 1、同时对比 2、先后对比 (四) 视觉后像 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 消失,还能保持一段极短的时间,这种暂时 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称为后像。 正后像 负后像 v闪光融合频率 视觉后像还可以使依一定频率断续的光产生 连续的感觉,这叫视觉的闪光融合现象。如电

12、 灯,电影等。这种刚能被感觉为连续的最低断 续频率叫闪光融合频率。 第三节 知觉的种类 一、物质知觉 (一)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现象顺序 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形式: 1、对时间的分辨; 2、对时间的确认; 3、对持续时间的估计; 4、对时间的预测。 (二)空间知觉 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距离知觉 4、方位知觉 (三)运动知觉 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置 移动或位移速度的反映。 运动知觉的相对性: 1、似动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静止 的物体感知为运动的现象。 2、诱动现象: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 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被知觉 为运动的现象。 二、社会知觉 (

13、一)他人知觉 1、定义: 在与他人交往中, 通过感知他人的外部特 征,了解他人的内心世 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 印象。 2、他人知觉偏差 与他人第一次接触所形成 的对他人的最初印象。 主要依据: 外部特征 间接信息的影响 (1)第一印象: (2)光环效应:对一个人的某些特征形成某 种印象之后,倾向于据此推 论这个人的其它方面特征。 (3)近因效应: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的 印象较为深刻。 (4)刻板印象:对社会上某一类人所持有的 固定看法。 (5)投射效应:认知者将自己的特性投射 到其他人身上。 (二)自我知觉 1、定义: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及心理活动 的知觉。 2、正确自我知觉形成的主要条件: (

14、1)以人为镜 (2)自我反思 (3)对应比较 (三)人际知觉 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彼此作用的 知觉。 1.对自己与他人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知 觉; 2.对他人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知觉。 三、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 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歪曲的知觉。 2、形重错觉 5 、方位错觉 4、运动错觉 3 、时间错觉 1、视错觉 第四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 1、图形与文字的正确结合 2、语言直观、实物与教具直观的比较 二、利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1、根据感知对刺激强度依存性的规律, 刺激强度要达到一定强度。 2、根据对象与背景的对比规律应突出重点。 3、

15、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 三、运用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一)什么是观察? 有目的、有计划、较为持久的知觉。 (二)观察的品质 (1)观察的客观性 (2) 观察的敏锐性 (3)观察的全面性 (4)观察的精确性 (5)观察的创造性 (三)观察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积极的观察态度 2、使学生懂得良好观察的条件 (1)目的和任务 (2)计划的周密性 (3)有关的知识储备 (4)观察记录 (5)观察后对材料进行整理 3、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使学生 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4、加强有关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图中有几种颜色? 这是什么? 是否房屋快倒了,树也跟着歪长啊? 她们是否是一头连体姐妹啊

16、? 看到直线交叉处的黑点吗? A和B到底谁是C的原配啊 ? 大小错觉 第 五 章 记 忆 主要内容: 1、什么是记忆 2、记忆的种类 3、遗忘的规律 4、如何组织复习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1. 是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反映。 2.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 3.是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信息 加工的观点) 提取 编 码 存储 1、识记:识别并试图记住事物的过程。 识记过的事物的映象在头脑中 得到巩固的过程。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 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 它辨认出来的过程。 2、保持: 3、回忆: 再认: 二、记忆表象 (一)定义 是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出现该 事物的形象。一般由其他事物或语词唤起。 (二)记忆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 2、概括性 不鲜明 不完整 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