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心理学1-10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8092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95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资心理学1-10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95页
投资心理学1-10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95页
投资心理学1-10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95页
投资心理学1-10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95页
投资心理学1-10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投资心理学1-10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资心理学1-10章.(1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导论 张玉智 长春工业大学 23777 一、投资心理学的概念与特征 (一)投资心理学的概念 广义上讲,投资心理学史研究投资主 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狭义上讲,投资心理学是研究证券市 场参与者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准确理解投资心理学的要点 n投资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问; n投资心理学史以人为研究对象的; n投资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投资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及其规律的; n投资心理学是证券投资主体、证券市场研究者 、市场监管者以及从业人员的必修课。 一、投资心理学的概念与特征 (二)投资心理学研究的简要回顾 n投资心理学是当代经济心理学的重要分支。美 国拉斯维加斯市内华达大学心理系为本科生开

2、 设了该门课程。 n我国的经济心理学研究总体上尚处于萌芽阶段 ,能够获得的国外资料和信息非常少。 一、投资心理学的概念与特征 (三)投资心理学的特征 n投资心理学学科属性单一; n投资心理学重点针对性格等心理特征进行研究 ; n更侧重在实践中研究理论。 趣味案例分享 一头老驴掉到了一个废弃的陷阱里,陷阱很深,驴根本 爬不上来;主人看它是老驴,懒得去救它了,让它在那 里自生自灭。那头驴一开始也放弃了求生的希望,结果 每天还不断地有人往陷阱里面倒垃圾。按理说老驴应该 很生气,应该天天去抱怨:自己倒霉掉到了陷阱里,它 的主人不要它,就算死也不让它死得舒服点,每天还有 那么多垃圾倒在它旁边。可是有一天

3、,它决定改变它的 人生态度(确切地说应该是驴生态度)。它每天都把垃圾 踩到自己的脚下,垃圾中找到残羹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而不是让垃圾淹没自己。终于有一天,它重新回到了地 面上。 观点碰撞:任何崇尚技术分析的投资者,更应该改变投 资态度,尝试掉过头来研究一下基本分析,或许会柳暗 花明。 (一)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n健康的投资心理对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积极作 用 n不健康的投资心理对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消极 影响 n克服不良投资心理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二、投资心理学的地位与作用 二、投资心理学的地位与作用 (二)约束投资主体规范操作 n管理层能够准确把握投资主体的操作动向和心 理活动规律 n管理层

4、能够科学地引导投资者的投资方向 n管理层能够不断地树立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二、投资心理学的地位与作用 (三)推动社会经济稳健增长 趣味案例分享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 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 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不到 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过了一个星期也 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 ,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 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 破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

5、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 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破坏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 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 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在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 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中国有个成语叫“防微杜渐”,说的 正是这个道理。 观点碰撞:任何一只股票绝不是专属于某一类人,而是属于所有投 资者。那些认为自己只适合购买某一类股票的人,犯下的往往是最 低级的错误,尽管他认为自己是高级投资者。 三、投资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n在导论部分,重点研究投资心理学的概念、特征、地位、作用,并 阐述主要研究

6、内容与研究方法。 n在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部分,主要从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 机等方面分析认知、人格、行为动力等理论,及其与投资心理的关 系。 n在信息经济与投资心理部分,主要分析信息失衡对投资心理的影响 、信息维度与投资心理的关系、信息博弈对投资心理的暗示等内容 ,重点分析信息经济学对投资心理学的理论支撑。 n在市场操纵与投资心理部分,主要介绍证券交易与投资心理的联系 、证券投资中市场操纵行为的产生、市场操纵行为的主要特征,以 及市场操纵与心理暗示的关系,重点研究市场操纵对投资心理变迁 的影响。 三、投资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投资心理学体系 n投资心理学体系是按照投资学体系、心理学

7、体 系,结合投资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充分考 虑读者的心理接受习惯,并经过深入调研、科 学综合、不断咨询而逐步归纳的体系。 三、投资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投资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n虚拟假设法 n调查摸底法 n理论积累法 趣味案例分享 18世纪末的维也纳是音乐气氛最浓的城市。在显赫贵族的客厅里,音乐 表演成了一件高尚和时髦的事。所以,贝多芬也就经常处在贵族及拥有 各种头衔人物的包围之中,可他总是高高昂起他的头,从不献媚于任何 人。一次,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这几个 不是别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公爵为了取悦这几位客人,便 非常客气地请求贝多芬为客人们演奏

8、一曲。但贝多芬断然拒绝了。当公 爵由请求转为要求的时候,贝多芬愤怒到了极点,他一声不响,猛地推 开客厅的门,顶着倾盆大雨愤然离去。回到住处,贝多芬把利西诺夫斯 基公爵给他的胸像摔了个粉碎,并写了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 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 。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正如贝多芬所 言,由于偶然的出身,这个世界上的确有过无数的公爵。然而,历史最 公正,时光最无情,当这些显赫一时的公爵一个个都灰飞烟灭,消失在 历史的长河中时,贝多芬却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贝多芬没有高贵 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正是它们,为贝多芬赢得了无尚的荣

9、誉。要 知道人们首肯的永远是那些让他们心悦诚服的高贵的灵魂。 观点碰撞:决定市场价值的是投资的未来收益,而不是权贵。权贵可以 包装得富丽堂皇,但总有露馅的那一天。 本章小结 投资心理学是建立在心理学、投资学基础上的一门新兴 学科广义的投资心理学是研究证券投资主体、市场监管 者、证券从业人员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狭义的 投资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证券投资主体的心理现象及 其规律。健康的投资心理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十 分积极的作用,而不健康的投资心理对证券市场的健康 发展具有相当大的消极影响。此外,投资心理学规范投 资主体操作行为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都具有极大 的促进作用。在研投资心理学

10、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 况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 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 打开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 的人的心理学如果心理学还没有打开这本书,那么 这种心理学就不能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 如果科学 从人的活动的如此广泛的丰富性中只知道那种可以用“要 ”、“一般需要”的话来表达的东西,那么人们对于这种高 傲地撇开人的劳动的这一巨大部分而不感觉自身不足的 科学究竟应该怎样想呢?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 1883) 开篇案例 在云南某地,当地猎人捉猴子的方法非常简单:一个普通的木箱加上一个桃 子就可

11、以了。他们制作一个比较沉的木箱,然后在木箱上面开一个刚好能让猴子 伸进爪子的小洞,在木箱里面放一个桃子,将木箱放在猴子经常出没的地方,然 后远远地看着。这时候,如果有猴子过来把爪子伸进木箱抓桃子,那么这只猴子 就跑不掉了。原理在于猴子把爪子伸进木箱抓住桃子后就出不来了,因为洞不够 大。奇怪的是,即便猴子看到猎人过来了,也不会放下手中的桃子,眼睁睁地看 着猎人来把自己捉住。其实猴子只要放下手中的桃子就可以轻易脱身,但几乎没 有一只猴子舍得放下即将到手的美食。鸵鸟生活在炎热的沙漠地带,那里阳光照 射强烈,从地面上升的热空气与低空的冷空气相交,由于散射而出现闪闪发光的 薄雾。平时鸵鸟总是伸长脖子透过

12、薄雾去查看,而一旦受惊或发现敌情,它就干 脆将潜望镜似的脖子平贴在地面,身体蜷曲一团,以自己暗褐色的羽毛伪装成石 头或灌木丛,加上薄雾的掩护,就很难被敌人发现。另外,鸵鸟将头和脖子贴近 地面,还有两个作用:一是可听到远处的声音,有利于及早避开危险;二是可以 放松颈部的肌肉,更好地消除疲劳。遇到危险时,鸵鸟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 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 事实上鸵鸟的两条腿很长,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险的时候,其奔跑速度足以 摆脱敌人的攻击,如果不是把头埋藏在草堆里坐以待毙的话,是足以躲避猛兽攻 击的。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种消极的心态称为“鸵鸟心态”。“鸵鸟心态”是一种逃 避现实的心理,是不敢面对问题

13、的懦弱行为。 心理专家解读:捉猴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拿得起与放得下 ,这是简单的道理。很多朋友们都有那种“鸵鸟心理”,以 为把头埋进沙里就与自己无关了。有的散户买股票被套了 ,却总是认为终有一天会涨上来,便开始长期投资,结果 往往一拿就是几年,最后也不见翻身。其实资金亏损了, 哪怕腰斩一半,也并不可怕,都可以再赚回来的,但时间 失去了,就永远回不来了。人生是短暂的,行情也是不等 人的。如果被一些差股套住,不肯割舍5%10%的损失 ,那可能会错过获利几倍的大牛股。 一、认知与投资心理 (一)认知 通过实验了解认知的基本特征 n实验原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先入为主。当人 们第一眼看到某一事物的

14、时候,一般会在脑海中迅速形 成某种印象,并且在随后的观察中,会越发加深对这一 事物的认识。如果没有外力给予偏差纠正,那么这种认 识一般不会改变。 n观察图片中的动物是鸭子还是兔子 n结果:有些男人,性格中有女人的特质;有些女人,性 格中有男人的特质。凡是第一眼看到便认为图片中的动 物是鸭子的,就是男人特质多一点,凡是第一眼看到便 认为图片中的动物是兔子的,就是女人特质多一点。 一、认知与投资心理 n(二)注意 n注意的内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n注意的类型: 1. 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 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 2. 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

15、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 意,又称随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 力的注意。 通过实验了解“注意”的基本特征 1.实验原理: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事 情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不管是有意注意 还是无意注意,抑或是有意后注意。如 果一件事情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注意,说 明这件事情在人们的心中占有极其突出 的分量。正因为如此,当某件事情引起 某人注意 时,他会产生刨根问底、穷追不舍的愿 望。 2.实验工具:观察右边的图片,第一 次看到图片时注意到的是什么,60秒 内能找到多少只海豚? 3.结果:这幅画是桑德罗德皮特的名画海豚的爱。孩子们第一眼 看到

16、的是一群玩耍的海豚,但是成年人第一眼看到的却是“另一些东西”。 一、认知与投资心理 (三)感觉与知觉 n感觉的内涵与类型: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 官的刺激的觉察;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 感觉两大类。 n感觉现象:感觉后象,感觉适应,感觉对比 n知觉的内涵:知觉是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 意义的整体的过程。 一、认知与投资心理 (四)表象与想象 通过实验了解“想象”的基本特征: n实验原理:想象是人在大脑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 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 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它是 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 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 n实验工具:烟头,矿泉水瓶,不锈钢茶杯 n实验步骤:让人们想象出烟头烫矿泉水瓶的场景,用点 着的烟头烫矿泉水瓶, 观察烫点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的 , 想象烟头烫不锈钢茶杯的情景。 结 果 烟头烫不锈钢茶杯不会使烫点凹进去。人们在思 考和选择事物时,与各种类别相关的脑区域的活动变 得激烈。这是因为,人们想象事物时,其实是用各种“ 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