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二十五词五首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87704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语文二十五词五首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二十五词五首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二十五词五首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二十五词五首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二十五词五首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语文二十五词五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语文二十五词五首(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 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 者的感情。 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 ,激发自己的爱国感情。 让我们一起努力: 检查预习情况: n背诵五位作者的简单介绍。 n背诵望江南武陵春 n大声朗读其他三首词。 武陵春诗 句 填 写: n点明季节的一句是( ) n比“声泪俱下”更深一层的描写是( ) n诗人创意出奇,生动写愁的一句是( ) n你知道其他写愁的诗句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 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李煜虞美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

2、桐深 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 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 楼饯别校书叔云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 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 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望江南温庭筠 描写了一位因心 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 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 和内心情感,给人一 种淡淡的忧愁。 渔家傲范仲淹 通过对塞外风景的描写 ,表现了守疆将士对家乡的 思念之情。 江城子苏 轼 通过记述作者出猎 的场景,表现作者精忠 报国的豪情壮志。 武陵春 李清照 通过对作者自己感受的 描述,展示作者内心对故人 的思念,带来浓郁的

3、忧愁。 破阵子辛弃疾 通过作者梦想中经 历的描述,抒发作者壮 志未酬的苦闷。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 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 ,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 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 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 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 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 望 江 南 温 庭 筠 梳洗罢,独倚望 江楼。过尽千帆皆不 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武 陵 春 李 清 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 溪舴艋舟,载不动许 多愁

4、。 范仲淹 前面我们所学的表现范仲 淹政治理想的散文岳阳 楼记,写于他被贬谪的 1046年,而就在他被贬谪 的前4年(1040年),还 在塞外征战。 作为有政治抱负的范 仲淹,面对荒凉和艰苦, 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渔 家 傲 范 仲 淹 上阕写景 衡阳雁去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 异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 报国之情 泪 借 景 抒 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生平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诗、词 、文、书、画均卓然大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 豪放派主

5、要作家之一。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 轼 你能概括上阙的内容吗? 描绘打猎的威武场面。 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为我们描绘一 下这个场面吗? 一狂:太守出猎而须报知 人民跟随去看 二狂:出看而须“倾城” 三狂:猎必射虎 四狂:自比孙郎 表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讲讲下阙中运用的典故。 抒发立志为国效命的情怀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 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

6、志, 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 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 (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 ,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破阵子辛弃疾 通过作者梦想中经 历的描述,抒发作者壮 志未酬的苦闷。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可怜 白发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 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 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 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 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 异同? 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内容 课题 写景或叙事抒情 总体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景: 寒冷荒凉 戒备森严 思乡,爱国 ,渴望建功 立业 相同: 感情,都与 爱国紧密联 系;风格, 开阔、雄壮 。 不同:感情 的侧重点略 不同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打猎: 雄壮开阔 渴望被重用 ,为国效力 ,爱国。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 回忆军旅生活 :豪放激烈具 有英雄气概 渴望建功立 业,壮志未 酬的抑郁愤 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