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课件-第四章 燃料与燃烧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7294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原理课件-第四章 燃料与燃烧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发动机原理课件-第四章 燃料与燃烧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发动机原理课件-第四章 燃料与燃烧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发动机原理课件-第四章 燃料与燃烧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发动机原理课件-第四章 燃料与燃烧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动机原理课件-第四章 燃料与燃烧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原理课件-第四章 燃料与燃烧讲解(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燃料与燃烧 本章重点: 1、汽油、柴油的使用特性。 2、理论空气量、过量空气系数、燃料及混 合气的热值等概念。 3、发动机混合气着火机理。 第一节 内燃机的燃料和性质 石油的主要成分:碳氢化合物CnHm,占97%98%, 少量O、N、S等,占2%3% 燃料的制取 碳氢化合物简称“烃(CnHm)” 包括: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等, 汽油和柴油通过石油蒸馏获得。 一、汽油的使用特性 * 汽油含碳原子数为C5C11,包括部分芳香烃和环烷烃 以及烯、炔烃。馏程在30220 * 易于挥发,粘度小,比重低,易点燃但不易自燃。 1. 蒸发性液变气的性质 指标:馏程和饱和蒸汽压 馏程:汽油馏出的温

2、度范围 10%的馏出温度:低,冷启动性好;过低,易气阻。 小于70 50%的馏出温度:低,平均挥发性好,燃烧快,加速性 和平稳性好,暖机时间短。小于120 90%的馏出温度:标志含有难挥发的重质成分。高, 则重质成分多,易形成积炭,从而 稀释机油。小于190 馏程用蒸馏仪测定: * 将100 mL待测燃油加入烧瓶并加热使之蒸发; * 燃油蒸汽经冷凝器冷却凝结为液体,滴入量杯; * 测量并记录量杯内燃油数量和对应的温度,并表达为蒸 馏曲线。 饱和蒸汽压:高,蒸发性强,易起动,但易气阻和蒸发损 失大。夏季不大于67KPa,冬季不大于80KPa。 *雷德饱和蒸汽压:38测得汽油与其蒸气体积比1:4时

3、的最大压力 2. 抗暴性 指标:辛烷值ON、抗爆指数 正庚烷C7H16辛烷值定为0 异辛烷C8H18辛烷值定为100 二者混合液与汽油的爆燃程度进行比较汽油的 辛烷值,即混合液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 研究法辛烷值RON 马达法辛烷值MON(转速和进气温度较高,值低) 二者之差为汽油的灵敏度,是衡量抗暴性随着燃 烧条件而变化的尺度。 (MON=RON0.8+10) 车用汽油按MON分:70、75、80、85#4种牌号 我国按RON分:主要有90、93、97#3个牌号 美国按ONI分:85、87、89、91、93、97#7种牌号 抗暴指数或辛烷值指数(ONI): (RON+MON)/2 抗爆指数越大

4、,抗爆性越好。 3. 氧化安定性 定义:抵抗大气或氧气作用而保持性能不变的能力 指标:实际胶质和诱导期 实际胶质在规定条件下,对汽油进行快速蒸发后残渣中正庚烷不 溶物,以mg/100mL表示 安定性差,易生成胶质,颜色变深,产生沉淀; 影响因素:组分中烯烃和非烃化合物少;直馏汽油好于催化裂化汽 油;温度越高,与空气和金属(铜)接触面大,差。 危害:堵塞管路和喷嘴,积碳 措施:避光,低温,降低氧的浓度,非金属涂层,加抗氧防胶剂 诱导期在规定条件下,汽油处于稳定状态的时间(min) 4. 添加剂 抗暴剂:四乙基铅+溴化乙烷 四乙基铅已被禁止使用,现用一些含氧有机化合物,如甲基椒丁醚 (MTBE)、

5、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MMT)、甲基叔戊基醚、叔 丁醇、甲醇、乙醇等,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另外,还包括:腐蚀性、无害性、清洁性等 二、柴油的使用特性 轻柴油高速柴油机;馏程在180360 另外,重柴油、农用柴油中、低速柴油机; 含碳原子数为C16C23,包括部分芳香烃和环烷烃以 及烯、炔烃。 不易挥发,粘度较高,比重较大,自燃倾向比汽油大, 但不易点燃。 1. 低温流动性 浊点:柴油中所含石蜡开始结晶,变混浊的温度 凝点:柴油失去流动性开始凝结的温度 冷滤点:柴油不能以20mL/min通过一定过滤器的最高温度 轻柴油按凝点分:10、5、0、-10、-20、-35、-50牌号 选用柴油时,按

6、其凝点应比最低环境温度约高出5 确 定牌号。 2.着火性能 指标:十六烷值(CN) 十六烷C16H34十六烷值定为100,易自燃 -甲基萘十六烷值定为0,不易自燃 二者混合液与柴油的自燃性比较,混合液中十六 烷的体积百分数为柴油的十六烷值。 车用柴油的CN:4050 3.馏程评价柴油蒸发性的指标 50% 馏出温度:低,柴油蒸发性好,轻馏分多,有利于 混合气形成和着火,冷起动性能好。 90% 和 95% 馏出温度:高,柴油中重馏分多,燃烧容易 不完全易形成积炭,排气容易冒烟。 4. 粘度表示流体内部摩擦力 影响喷雾质量: * 粘度大,柴油喷射时,雾化质量差,燃烧不完全,燃油 消耗率高,排气冒烟。

7、 * 粘度低,喷油泵、喷油嘴的偶件润滑不良,磨损严重, 寿命短。 * 轻柴油的粘度为 2.5 8 10 -6 m2/ s(20 时 )。 3. 残炭 残炭值:无空气通入下,柴油加热生成碳值残渣的性质。 是燃料中胶质和不稳定化合物的间接指标 残炭值高,易产生大量积炭 4. 灰分 燃烧剩余物有机酸和无机盐类 5. 含硫量 硫和硫化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亚硫酸或硫酸 6. 机械杂质和水分 造成磨损、堵塞、锈蚀 柴油与汽油的性能比较: 三、代用燃料 第二节 燃油的燃烧 一、燃油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 用gc、gh、go分别表示每千克燃油中C、H、O的 千克数,则: gc gh go 汽油 0.855 0.1

8、45 0.0 柴油 0.870 0.126 0.004 对 C: C+O2=CO2 gckg(C)+8/3gckg(O2)=11/3gckg(CO2) 对 H: H2+1/2O2=H2O ghkg(H2)+8ghkg(O2)=9ghkg(H2O) 二、理论空气量 定义:1kg燃油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用LO表示。单位 为kg/kg。 在每千克燃油中,含有gokg 的氧,所以每千克燃油完 全燃烧时需要供应的氧为:8/3gc +8gh -go kg 所以:LO=1/0.23(8/3gc+8gh-go) kg/kg质量 LO=1/0.21(1/12gc+1/4gh-1/32go)kmol/kg摩尔数

9、 LO=22.4/0.21(1/12gc+1/4gh-1/32go)m3/kg体积 汽油的理论空气量为14.8kg/kg,柴油的理论空气量为 14.3kg/kg。 三、过量空气系数 定义:发动机工作过程中,1kg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数 量L与理论空气量L0 之比值。 用a表示: a =L/ L0 a =1时为理论混合气; a 1时为稀混合气 空燃比:=空气量/燃料量= aL0 *汽油机:a=0.81.2;柴油机: a=1.21.6; 增压柴油机: a=1.82.2 四、燃烧产物的数量(kmol/kg) (a1时) 1燃烧前混合气数量(kmol/kg) 汽油机:M1= aL0+1/mT (燃烧前为

10、可燃混合气) mT-燃料摩尔质量(kg/kmol) 柴油机:M1= aL0 (燃烧前为纯空气) 2燃烧后燃烧产物数量(kmol/kg) 完全燃烧后产物:CO2、H2O、O2、N2(N2摩尔数没变,可不计) M2= aL0+1/4gh+1/32go 3理论分子变化系数0 0=M2/M1 0越大,越有利于做功、提高热效率、提高功率 汽油机:0=1.0321.053;柴油机:0=1.0461.069 五、燃油和可燃混合气的热值 1燃油的热值: 每千克燃油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KJ/kg 高热值H0生成水为液态时所放出的热量 低热值Hu生成水为气态时所放出的热量 低热值:汽油4 400KJ/Kg;柴油

11、 42500KJ/Kg 2混合气的热值(Hm) 每千摩尔混合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kJ/kmol Hm=Hu/( aL0+1/mT ) 一般混合气的热值均指理论混合气的热值。 第二节 发动机混合气的着火 燃烧:本质上是一种放热的氧化反应。 燃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着火与燃烧 着火是燃烧(出现明显光和火焰之前)的物理 和化学准备阶段。(称为滞燃期) 物理准备:燃料的雾化、蒸发、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等 化学准备:焰前的缓慢氧化反应。(速度很低,压力和温 度无明显升高,逐渐积累热量或形成活化中心) 活化中心在压缩终了高温作用下,燃油分子分裂成大 量由原子或自由基(如H、O、CH、OH等)。 燃烧是氧

12、化反应加速至激化的结果。 着火方式进入燃烧有两种方法: 点燃利用点火系向可燃混合气增加能量 自燃利用自身积累的热量或活化中心着火 点燃是在局部混合气内进行的,自燃是在全部混合气内 同时发生的。 发动机内的燃烧过程经历三个基本步骤: 1)燃油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 2)点燃可燃混合气,或可燃混合气发生自燃。 3)火源扩大到整个可燃混合气,形成全面燃烧 按化学动力学的观点分:热着火机理和链式反应着火机理 (一)热着火机理(也称热自燃或热爆)(无外部能量下) 定义:若化学反应所释放的热量大于散失的热量,混合 气的温度升高,进而促进混合气的反应速率和放热速率 增大,这种相互促进,最终导致极快的反应速率而

13、着火 。 反应活化能气体分子要进行化学反应需要相互碰撞,碰 撞分子所必须具备一定大小的能量。 活化分子能量超过活化能的分子 发动机能否着火,取决于着火阶段有无热量积累,氧化 反应能否自动加速。 一、着火机理 能保证着火的缸内最 低温度和压力称为着 火临界温度和着火临 界压力。 着火的必要条件 该曲线称着火临界线 热着火机理着火条件 着火临界线 着火临界温度和着火临界压力: (二)链式反应着火机理(也称链锁反应或链爆炸 ) 反应自动加速不一定要依靠热量的积累使大量分 子活化,以某种方式(辐射、电离)激发出活化中 心,通过链锁反应逐渐积累活化中心的方法也能使 反应自动加速,直至着火。 链锁反应:其

14、中一个活化作用能引起很多基本反 应,即反应链。 链锁反应的过程:链引发链传播链中断 链引发:反应物分子分解为自由原子或自由基, 形成活化中心。 链传播:反应进一步推进,生成新的自由原子或 自由基。 直链反应一个活化中心与反应物作用产生一 个新的活化中心,反应以恒速进行。 支链反应一个活化中心引起的反应,同时生成 两个以上的活化中心,反应速度急剧增长。 退化支链反应一个活化中心产生一个新活化中心和过氧化 物或醛,过氧化物或醛发生分解引起新的支链反应。 链中断: 具有反应能力的自由原子或自由基与冷的 壁面或惰性气体碰撞,使反应能力减小。 例如:氢的燃烧化学方程:2H2+O22H2O 实际过程是:

15、链引发:H2 2H 链传播(链爆炸):H+O2 OH+O O+H2OH+H 2OH+2H2 2H2O+2H 总的反应:H+3H2+O2 2H2O+3H 链中断:H+H+M H2+M(M是惰性气体分子) H+OH+M H2O+M H+O+M OH+M 混合气的着火往往不是单一机理进行,二者机理同时存 在相互促进。 一般说,在高温下以热爆炸为主,在低温下以链爆炸为 主。 二、发动机混合气的着火 1、低温多级着火 低温多级着火过程 柴油机的压燃和 汽油机的爆燃具 有低温多级着火 的特点。 低温多级着火过程: 冷焰诱导t1+冷焰t2+蓝焰t3热焰 t1在温度较高处(500700)开始缓慢氧化,压力没

16、有明显变化。形成过氧化物和乙醛。直链反应。 t2过氧化物以一定速度分解,热量有初步积累但较慢, 反应开始加剧,产生大量甲醛。当过氧化物达到临界温度 时,出现淡青色火焰。此时的反应为一级反应。 t3热量积累较多,支链反应生成活化中心较多,出现蓝 色火焰。温度和压力明显升高。此时的反应为二级反应。 (t1+t2+t3为着火延迟期或滞燃期) 热焰热量和活化中心同时大量积累,反应将激烈进行, 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热爆炸,出现桔黄色热(高温)火焰 ,即产生自燃。热火焰的出现称为三级反应。 2、高温单级着火 在压缩过程已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使温度升高; 汽油机火花塞跳火后,其电极附近局部混合气温度急剧 上升,出现很多活化中心(OH、CH),出现明显发热、 发光的小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