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是解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问题和研究方法 1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686785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是解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问题和研究方法 1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重点是解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问题和研究方法 1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重点是解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问题和研究方法 1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重点是解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问题和研究方法 1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重点是解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问题和研究方法 1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是解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问题和研究方法 1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是解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问题和研究方法 1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O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人教版必修3 陈世琴 2012.3.21 说课内容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1 教学背景分析2 教学过程4 3 学习效果评价5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是科学素 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科学 素养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科 学概念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技能 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 与能量代谢、生态系统结构等知识密切 联系;是继续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工程的基础;许多资源与环境问题 与本节内容密切相关。 属于生态学的研究范畴,重点是解决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问题和研究方法。 1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2、 教材地位 知识内容 2 教学背景分析 所教学生特点:初步具备数据分析和 构建模型的能力,在教师引导下,可自主 分析问题。 学情分析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2.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3.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学会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方法 2.利用图解分析、处理数据,尝试建立能量流动的理论模型 。 1.进一步关注生态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2.懂得对资源的利用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 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分析生态系统能量单向 流动和逐级递减

3、的原因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环节1 环节2环节3环节4 讨论归纳 建立模型 梳理提升 加深理解 联系实际 应用模型 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讨论:“荒岛求生 ” 荒岛上除了能饮用的 水以外,几乎没有任 何食物。你随身尚存 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 、15kg玉米籽粒。 怎样才能维持更长时 间等待救援? 教学环节2讨论归纳,建立模型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能量流动 的过程 能量流动 的特点 教学环节2讨论归纳,建立模型 玉米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鸡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二者的关系 从玉米和鸡推广到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 建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 讨论 讨论 联系 推广 建模 定性分析 生产者(第一营

4、养级) 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呼吸作用消耗 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 被分解者所利用 生产者 (植物) 初级消费者 (植食性动物) 呼吸作用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 分 解 者 遗体 残骸 去路 教学环节2讨论归纳,建立模型 定性分析 初级消费者 摄入 初级消费者 同化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 次级消费者 摄入 分 解 者 利 用 遗体 残骸 粪便 呼 吸 作 用 散失 呼 吸 作 用 散失 能 量 在 第 二 营 养 级 中 的 变 化 教学环节2讨论归纳,建立模型 定性分析 生产者 (植物 ) 呼吸 初级消费者 (植食动物) 呼吸 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呼吸 分 解 者 呼吸 三级消费者 (肉

5、食动物) 呼吸 教学环节2讨论归纳,建立模型 定性分析 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 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实践研究:实践研究: Lindeman Raymond 林德曼 Cedar Bog Lake 赛达伯格湖 定量分析 教学环节2讨论归纳,建立模型 数据转化图变表 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理论模型与实际调查的区别 教学环节2讨论归纳,建立模型 定量分析 营养 级 同化 呼吸 消耗 传递给 下一营 养级 分解 者利 用 未利 用的 能量 传递 效率 生产 者 464. 696.3 62.8 12.5 293 植食 性动 物62.8 18.8 12.6 2.1 29.3 肉食 性动

6、物12.65 7.5 肉食性动物 12.6 植食性动物 62.8 生产者 464.6 数据转化简化 计算能量的传递效率 分析能量没有100%传 递的原因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教学环节2讨论归纳,建立模型 定量分析 肉食性动物 12.6 植食性动物 62.8 生产者 464.6 数据转化能量金字塔 教学环节2讨论归纳,建立模型 定量分析 由单位时间内 各营养级所得到的 能量数值由低到高 绘制的图形 鸟 树 昆虫 教学环节2讨论归纳,建立模型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输入: 传递: 能量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 散失: 各级生物的呼吸作用及分解者的 分解作用能量以热能散失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

7、总量 转化:热能 太阳光能化学能 光合 作用 呼吸 作用 能 量 流 动 的 过 程 教学环节3梳理提升,加深理解 能 量 流 动 的 特 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能量 金字塔 玉米 鸡 人 玉米 鸡 人 若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调整 为2/3作为饲料养鸡,1/3供人食用,则人获得的 能量(增加,不变,减少)?按最小能量传递效 率计算,改变前后人获得能量的比例为? 教学环节3梳理提升,加深理解 教学环节4联系实际,应用模型 比较:两种农业模式的能量流动过程 2.留民营的改变 1983年以前,每年生产1000吨作物的秸秆,除部 分作燃料外,大部分被丢弃。而后,建立起沼气 池。 1.传统农业模式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2、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 纸笔练习:教材P98基础题 和拓展题1 学习习效果评评价 LOGO 陈世琴 2012.3.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