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PPT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685717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陋室铭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陋室铭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陋室铭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陋室铭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陋室铭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 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城南三间 城北一间半 城中一间小屋 陋室铭 京山县钱场镇初级中学 张世俊 陋室铭 刘禹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文言常用实词; 2.认识“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 现手法;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理解 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情 操。 认识作者及文体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 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 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 读来铿锵有力。 刘禹锡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 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 ,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

2、史之乱以后的中 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 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 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 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 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 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 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 室铭一文。 朗读课文,感受韵律美 山山/ /不在高,有仙不在高,有仙/ /则名。水则名。水/ /不在深,有龙不在深,有龙 / /则灵。斯则灵。斯/ /是陋室,惟吾是陋室,惟吾/ /德馨。苔痕德馨。苔痕/ /上上 阶阶/ /绿,草色绿,草色/ /入帘入帘/ /青。谈笑青。谈笑/ /有鸿儒,往有鸿儒,往 来来

3、/ /无白丁。可以无白丁。可以/ /调素琴,阅调素琴,阅/ /金经。无金经。无/ / 丝竹之乱耳,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南阳案牍之劳形。南阳/ /诸葛诸葛 庐,西蜀庐,西蜀/ /子云亭。孔子云: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何陋/ /之有?之有? ” ” 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 青ing, 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陋室铭 刘禹锡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

4、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出名灵异 这只品德高尚爬上映入 博学的人 没有学问的人 弹奏 佛经 奏乐的声音 官府的公文 使身体劳累 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解释红色的词语 不加装饰的琴 文言知识: “之”的特殊作用: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之:助词,无实义,谓之间 放在主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之:助词,无实义, 宾语前置的标志。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苔藓浓绿,蔓延登上门前台阶;草色青翠

5、,透过竹 帘扑入视野。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云:“何陋之有?”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重点句子翻译 参考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 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成为灵 异的水了。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但主人 有美好的德行。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清 葱,映入帘里。谈笑往来的是渊博的学者,没 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 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

6、 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 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孔子说:“( 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 简陋的呢?” 精读课文,文句品析 陋 ? 斯是陋室,惟吾独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比喻起兴 山 仙 水 龙 陋室 德馨(中心)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陋 室不陋的呢? 陋室不陋 景环境优美 人交友高雅 事生活闲适 合作探究 1.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 人?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 2.“孔子云:何陋之有?”结尾引用 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材料一:臣本布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 于乱世,不求闻

7、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 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 材料二:杨雄,少时口吃,不善言谈,家贫,不慕富贵 ,40岁后,任给事黄门郎。官职一直很低微。 杨雄关于赋的评论,对赋的发展和评价有一定的影响; 杨雄在散文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他的法言对唐代 古文家产生过积极影响。此外,他还是“连珠体”创立人 。 自比古代贤人,表明自己的心愿, 希望像他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 脱俗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 之,何陋之有?” 孔子想居住到中原以外边远的地方.有人说:“ 物质条件太差了,怎

8、么办呢?”孔子说:“君子到 那儿居住,物质条件有什么差的呢?” 与前文“斯是陋室”呼应,是全文的画 龙点睛之笔。突出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 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 主旨: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托物 言志 悟读课文,体会人物思想 请你以“刘禹锡,我想对你说” 为开头,对刘禹锡说几句话。 请把课文美美地诵读出来。 知识迁移刘禹锡名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拓展训练仿写阅读 仿写:仿照课文与示例,给老师写一则 教

9、师铭吧! 学生铭:天赋不高,有志则行。成绩不佳,发奋 则灵。斯是求学,唯苦唯勤。读破万卷书,学得 圣人经。勤为书山径,苦作学海舟。可以明事理 ,冶性情。无杂声之乱耳,无喧闹之扰心。学海 巧为舟,书山行捷径。吾辈云:“何乐不为?” 教室铭: 室不在大,有志就行;学不在智,勤 奋则灵。斯是教室,培育精英。学海当扬帆,书 山无捷径。数理驰神思,文学冶身性。可以解疑 惑,辨分明。无喧嚣之乱耳,无俗事之劳形。殷 切园丁心,深厚学子情。师生曰:“其乐无穷! ” 考考你? 一、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A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二、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 A 无丝竹之乱耳,

10、无案牍之劳形。 B 孔子云:何陋之有?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 5.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引古人自况,陪衬比喻。 教师寄语 不必因出身贫寒而自卑 也不必因居于豪宅而炫耀 只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坚持 不懈的努力 就能拥有充实的人生 如果刘禹锡穿越到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 社会,他将怎样自处?如果你有刘禹锡 的遭遇,生活在唐朝的你,又会怎样面 对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