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闻一多〉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684023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28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闻一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闻一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闻一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闻一多〉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闻一多〉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闻一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闻一多〉(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目的】 1.积累词语,掌握“衰微、赫然”等双音节词和“锲而 不舍、兀兀穷年”等成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 用。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探究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 的思想品格。 4.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 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 的高尚人格,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 实质。 作者简介 现代诗人。山东诸城 人。自幼喜爱古诗和民 歌。青少年时代生活在 农村,目睹农民的苦难 生活,引起他的深切同 情,奠定了他此后诗歌 创作的基础。1930年至 1933年先后出

2、版诗集 烙印罪恶的黑手 。新中国成立后,出版 的诗集有一颗新星 春风集欢呼集 等。 臧克家(1905-2004) 了解主人公 现代诗人、学者、民主 战士。湖北浠水人。原名 闻家骅。诗人、学者、民 主战士,被称为他的三重 人格。新诗集红烛 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 作。对周易诗经 庄子楚辞四大古 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 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 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 髯八年。1946年夏在昆明 遇刺身亡。 闻一多(1899-1946) 初读文章,感知文章内容 1.扫清字词句障碍: 地壳( )仰之弥高( ) 兀兀穷年( ) 校补( )锲而不舍( ) 沥尽心血( ) 赫然(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

3、) 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 漂白(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 ) 2.理清行文思路 从题目看,本文分两部分: (1)闻一多先生的“做” ; (2)闻一多先生的“说”。 3.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qiom w jioqil h jing y hn ku jing piodi du 深入探究,感受闻一多先生的精神 (一)阅读前半部分 1.“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是什么意思?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 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 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4、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 药方”是什么意思?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指寻 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3.“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为什么不用“研 究”而用“钻探”? 这是比喻,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 的刻苦钻研精神。 4.“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这一 句该怎样理解? “望闻问切”是拟人,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 人。意思是闻一多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 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5.“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漂白了的四壁”。这句是什么意思?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 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

5、 6.“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 ”“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 生什么精神? 表现他治学的刻苦。 7.“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 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该怎样理解? 都是说闻一多研究极其用功,用心极 专极深,别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 8.“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 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课 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 ? 领起全段,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 再说,做了不说” 9.、两段起什么作用? 小结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是“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而且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二)阅读后半部分 1.后半部分是仅写闻一多先生的“

6、说”吗?表现了闻一 多先生的什么品格? 不仅是写“说”。而是把 “说”和“做”糅合起来 写。 表现闻先生言行一致,以生命为代价求民主反 独裁的高尚人格。 2.作者选取哪几件事表现闻一多的“做”? (1)搞政治传单 (2)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大骂特务 (3)参加游行示威 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4.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 六件事?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 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 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 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 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 选取

7、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 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 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 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 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作为“学者”的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1.几年辛苦,著唐 诗杂论; 2.十年艰辛,著楚 辞校补; 3.著古典新义, “何妨一下楼”。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说做 “最后一次讲演” 向全国人民呼喊 亲自起稿政治传单 不畏凶险 ,走在前 头,昂首 挺胸,大 义赴死。 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澎湃执著的救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拓展延伸 1.学完本文

8、,对你有何触动?结合实际 谈谈。 2.朗读闻一多先生的诗红烛,感受 其澎湃的爱国热情。 红烛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 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 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 来 这正是自然底方法。 红烛啊!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底梦, 烧沸世人底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

9、风来侵你的光芒 ,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底花儿, 结成快乐底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 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 耘。” 课堂小结 课文一千多字,却浓缩了闻一多先生的一生。 言行是一个人思想、精神品质的外在表现,言导 行、行证言。作为学者、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言行 是独特的。言行一致高度概括了闻一多先生严谨 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 著的爱国热情。 生命的尺度和价值不在它存活的长短,而在于 如何运用它。生得其时,死得其所,是生命的最 佳状态。把个人生命融人到国家、民族的正义大 潮中,是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基于此,闻一多 先生的生命是无价的。追寻闻一多先生的足迹, 则是我们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