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3720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T104-2011 (替代JGJ/T104-97) 规程修订的背景 1.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 2.相关配套标准、引用标准进行了修编 3.与国家颁布的现行政策、法规不匹配 4.原规程已实施10年有余,在实施过程中有不适宜 规程修订的原则 1. 做好与以上标准与规范的协调与衔接工作。 (本规程是一系列国家标准、施工与质量验收 规范有关冬期施工部分内容的补充与衔接。如 地基基础、混凝土、砌筑、钢筋、装修等) 2. 保持与国际冬期施工相关标准的接轨,学习 与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我国寒冷、高纬度 、高海拔地区幅员辽阔,在国际冬期施工领域 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2、,在某些施工技术与材料技 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规程修订的原则 3.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贯彻国标委 有关文件的精神与要求,充分体现 “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利用”等宗旨。 4. 反映我国新出现的较成熟的新材料、新技术 ,新工艺,同时,要展现施工技术规范的可操 作性、实用性,从而体现出本规范的合理性。 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1. 将“土方工程”与“地基与基础工程”两章合并,改名 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2. 增加基坑支护的冬期施工技术内容; 3. “砌筑工程”一章改名为“砌体工程”; 4. 取消原“砌筑工程”中的冻结法施工; 5. 取消钢筋的负温冷拉,增加钢筋电

3、渣压力焊冬期施工 规定; 6. 修订混凝土负温受冻临界强度的规定; 7. 取消混凝土综合蓄热法养护判别式; 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8. “屋面保温及防水工程”一章改名为“保温与屋面防水 工程”,增加外墙外保温工程冬期施工的内容; 9. “装饰工程”改名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并取消饰面 工程的冬期施工内容; 10.修订原附录A“土壤保温防冻计算”; 11.修订原附录B“混凝土的热工计算”公式; 12.取消原附录C“掺防冻剂混凝土在负温下各龄期混 凝土强度增长规律”; 13.修订原附录D“用成熟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 规程主要技术内容 1. 总则 2. 术语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4. 砌

4、体工程 5. 钢筋工程 6. 混凝土工程 7. 保温及屋面防水工程 8.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9. 钢结构工程 10.混凝土构件安装工程 11.越冬工程维护 12.附录 1 总则(1) o1.0.1 为了在建筑工程冬期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 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节能环保 ,制定本规程。 o(考虑到当前国家对节能环保等在法规、政策上的诸多规 定,在本次规程修订中,对原规程中耗能较大的施工工艺 和施工方法进行了适当删减,并在总则中予以明确。) o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冬期施工 。 (本规程属于专业性施工规程,其适用范围仅限于工业及 民

5、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冬期施工。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 的建(构)筑物结构,如耐酸、耐腐蚀、防放射性、耐高 温等特殊要求的工程,本规程不包括。) 1 总则(2) o 1.0.3 本规程冬期施工期限划分原则是:根据当地多 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 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 5即解除冬期施工。 o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中 的规定:“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 续5d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结构工程应采取冬期施 工措施;并应及时采取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措施” ) 我国北方地区大中城市气温统计资料 序 号 城市名称 日平均最高 最低

6、温差 () 平均气温 为为5时时最 低气温 () 序 号 城市名称 日平均最高 最低温差 () 平均气温 为为5时时最 低气温 () 1海拉尔14-213太 原14-2 2哈尔滨滨12-114郑郑 州14-2 3牡丹江14-215呼和浩特14-2 4长长 春12-116西 安100 5沈 阳12-117银银 川12-1 6大 连连10018兰兰 州100 7丹 东东12-119酒 泉14-3 8锡锡林浩特16-320格尔木18-4 9北 京12-121乌鲁乌鲁 木齐齐100 10天 津12-122伊 宁100 11济济 南12-123拉 萨萨16-3 12青 岛岛100 1 总则(3) o 1

7、.0.4 凡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应编制冬期施工专 项方案;对有不能适应冬期施工要求的问题应及时与设 计单位研究解决。 o (原规程条文:凡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应复核施 工图纸;对有不能适应冬期施工要求的问题应及时与设 计单位研究解决。) 2 术语(1) o 取消术语“浅埋基础”、“冻结法”、“负温冷拉”。 o 增加术语“起始养护温度”。 o 修订了术语“蓄热法”、“综合蓄热法”、“负温养护法”。 2 术语(2) o 蓄热法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以及水泥 水化放热,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延缓混凝土冷却,在 混凝土温度降到0以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 。 o 综合蓄热法掺早强剂或早强

8、型复合外加剂的混凝 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以及水泥水化放热,并采 取适当保温措施延缓混凝土冷却,在混凝土温度降到 0以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 2 术语(3) o 负温养护法在混凝土中掺入防冻剂,使其 在负温条件下能够不断硬化,在混凝土温度降 到防冻剂规定温度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 方法。 o 起始养护温度混凝土浇注结束,表面覆盖 保温材料完成后的起始温度。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1) o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的规定,将原规程中的“土方工程” 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合并为一章,与国家标准相统一。 o 取消原规程“3.2 土壤的防冻与保温

9、”一节相关内容。 o o 取消原规程“3.3 冻土的融化”一节相关内容。 o 取消原规程4.2节中的“重锤夯实地基”内容。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o 取消原规程“4.3 浅埋基础”一节相关内容。 (浅埋基础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 设计规范GB50007的内容所定,目前国内 已基本不用。) o 增加一节有关“3.5 基坑支护”工程冬期施工内 容 3.1.1 冬期施工的地基基础工程,除应有建筑场地 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外,尚应根据需要提出地基土的 主要冻土性能指标。 (一般勘察资料中不给出标准冻深和定性的划分地基土的冻胀 类别。本条特规定应根据工程需要,经勘察提出地基土的主要 冻土指标,如冻

10、土层实际厚度与分布、各层冻土的含水量、冻 胀性或融沉系数等,便于基础设计与冬期施工。)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3.1一般规定 o3.1.4 在冻土上进行桩基础和强夯施工时所产生的振动,对周围 建筑物及各种设施有影响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经大量工程实践和典型测试,在冻土地基上打桩、强夯所产生的 振动,远大于相同条件下常温暖土地基的振动影响范围和振动力 ,但影响因素较多,很难对其影响范围给出定量规定。本条强调 应采取相应隔震措施。) 3.1.6 同一建筑物基槽(坑)开挖时应同时进行,基底不得留 冻土层。基础施工中,应防止地基土被融化的雪水或冰水浸泡。 (防止造成先期完成的基底土二次遭受冻结 ) 3

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3.1一般规定 o冬期大面积土壤保温工程较为少见,常用采取的松土耙平法和雪 覆盖保温等方法浪费人工、能源和材料,现阶段基本上不采用; 小面积的土壤保温可采用保温材料覆盖法,通常的保温材料,如 炉渣、稻草、膨胀珍珠岩等均可,方法简单易行,无需在规程中 单列条文进行规定,故取消原“3.2 土壤的防冻与保温”一节相关 内容。 o采用蒸汽法、电热法等进行冻土的融化,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与当前国家有关节能政策不相符,而且在工程实践中也基本不 采用,对工程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故取消原“3.3 冻土的融化” 一节相关内容。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3.2土方工程 o3.2.4 土方回填时,

12、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 25%,预留沉陷量应比常温施工时增加。 o(本条规定了土方回填时的铺填厚度和预留沉陷量与常温时的差别 ,是为了提高冬期回填土密实度。) o对于大面积回填土和有路面的路基及其人行道范围内的平整场地填 方,可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块的粒径不得大于 150mm,其含量不得超过30%。铺填时冻土块应分散开,并应 逐层夯实。 o对于大面积回填土和有路面的路基及其人行道范围内的平整场地填 方,可以采用部分冻土回填,但限制其尺寸和含量,以保证冻土融 化后均匀融沉。)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3.2土方工程 o 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2002中

13、无重锤夯实地基的地基处理方式,且重锤夯实 地基冬期施工应是在地基土处于非冻结状态下进行,实 践中很少采用,故取消原规程4.2节中的重锤夯实地基 内容。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3.3 地基处理 o 3.4.1 冻土地基可采用干作业钻孔桩、挖孔灌注桩等 或沉管灌注桩、预制桩等施工。 (本条是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中成桩方法分类划分的。湿作业法冬期 施工中,泥浆易受冻,工艺操作麻烦,故冬期施工宜 采用干作业法成孔。)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3.4桩基础 o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地下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地下工 程中的基坑支护尤显重要,故专门增加一节有关基坑支 护工程冬期施工内

14、容,以规范和指导工程实践。 o 3.5.1 基坑支护冬期施工宜选用排桩和土钉墙的方法 。 ( 目前,我国冬期基坑支护采用的主要方法为排桩和 土钉墙,较有成效,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故推荐采用 以上两种方法。)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3.5基坑支护 o3.5.3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排桩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3.4.2条 和第3.4.5条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坑土方开挖应待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进行; 2. 基坑土方开挖时,排桩上部自由端外侧的基土应进行保温; 3. 排桩上部的冠梁钢筋混凝土施工应按本规程第6章的有关规 定进行; 4. 桩身混凝土施工可选用掺防冻剂混凝土进行。 (选用钢

15、筋混凝土灌注桩作为排桩时,在排桩的后侧有冻胀或强 冻胀性土时,要做好保温防护,以确保桩不受冻胀力的影响,必 要时排桩外侧用袋装保温材料立起一道保温墙用脚手架做支护架 。 桩身混凝土可掺入防冻剂,采用负温养护法进行施工。 考虑到排桩为临时性支护结构,防冻剂可选用包含氯盐防冻剂在 内的任何防冻剂。)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3.5基坑支护 4 砌体工程 o 取消砌体工程中的冻结法施工。 冻结法施工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施工技术方法,已不适用于现 代快速施工的特点。 冻结法施工对于一次性砌筑高度有限制。 冻结法施工砌体质量不易得到保证,施工工艺也较为麻烦。 4 砌体工程4.1一般规定 4.1.1 冬期施工

16、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砖、砌块在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 受冻后表面结冰、污染的砖或砌块; 在冬季条件下,不得浇水湿润,否则水在材料表面有可能立即结 成冰薄膜,反而会降低和砂浆的粘结力。本规程提出增大砂浆稠 度的办法来解决粘结强度问题。 2.砌筑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 ; 为了保证砂浆能在负温度下持续硬化,发展强度,特规定不得采 用无水泥配制的砂浆。 4 砌体工程4.1一般规定 o 4.1.5 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 应增设一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用于检验转入 常温28d的强度。如有特殊需要,可另外增加相应龄 期的同条件试块。 本条规定留置同条件砂浆试件一组,主要是为施工单位控制冬期 砌筑的砌体质量之用,检查强度增长情况,作为施工过程中质量 监控的一种手段,不作为验评条件。 4 砌体工程4.2 外加剂法 o4.2.1 采用外加剂法配制砂浆时,可采用氯盐或亚硝酸盐等外加 剂。氯盐应以氯化钠为主,当气温低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