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经典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相关习题2014高考复习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3208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8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经典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相关习题2014高考复习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特经典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相关习题2014高考复习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特经典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相关习题2014高考复习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特经典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相关习题2014高考复习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特经典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相关习题2014高考复习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经典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相关习题2014高考复习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经典 影响气候的因素及相关习题2014高考复习讲解(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C D E F G A B H I J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2 2、 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征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带热带 雨林气 候 南北纬10之 间 赤道低压控 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 草原气 候 南北纬10 回归线 之间 赤道低压、 信风交替控 制 干湿季交替 热带 季风气 候 北纬10回 归线 大陆东 岸 冬、夏季风 交替控制 夏高温多雨冬 高温少雨 热带 沙漠气 候 南北回归线 30内陆、 西岸 副高、信风 交替控制

2、 全年干旱少雨 亚热带亚热带 季风 气候 南北纬25 35大陆东 岸 冬、夏季风 交替控制 夏高温多雨冬 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 40大陆西岸 副高、西风 交替控制 冬温和多雨夏 炎热干燥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 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 大陆东 岸 冬、夏季风交 替控制 冬寒冷干燥夏 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 候 南北纬40 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影 响 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 候 南北纬40 60大陆内部 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 少雨 寒带苔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 附近 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全年 严寒 南北半球极地 附近 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 高山高山气候高大

3、的山地、 高原地区 气温随高度变 化 气温随高度变 化 v:我们在描述气候特征的时候,要把气候 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_和_的 情况描述清楚。 v 在某一种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下,其天 气状况单一,其气候特征可用“全年怎么样 ”来描述。 v 在某两种气压带或风带的交替控制下 ,其天气状况复杂,其气候特征可用“夏季 怎么样、冬季怎么样”来描述。 气温降水 赤 道 低 压 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东北信风 中纬西风 极地东风 东南信风 中纬西风 极 地 东 风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高压控制:干燥 低压控制:湿润 高纬吹低纬:干燥 低纬吹高纬:

4、湿润 热干 热干 冷干 冷干 热湿 温湿 温湿 湿 湿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 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 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考点二 影响气候的影响因素 -(有助于分析降水多少、气温高低,气候 类型,分布,形状格局等形成的原因) 分析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典型的主要原因? 1、纬度:位于温带。 2、大气环流:常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3、海陆分布:海岸线长,临海面积广。 4、地势平坦,利于海洋水汽深入。 5、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 影响气候的因素 : 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这是造成气候差异最 基本的因

5、素。 2.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直接原因 3.海陆位置 4.地形 (地势高低、迎风坡VS背风坡,阴坡VS阳坡) 5.洋流 6.人类活动 描述气候的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 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形成因子影响 太阳辐辐射 与纬纬度、地势势高低、天气状况等因素有关,影响气温的高低。是形成气候差 异的最基本因素 大气环环流 气压压 带带和 风带风带 单单一控制 赤道低气压带压带 热带热带 雨林气候 副热带热带 高气压带压带 或信风带风带 热带热带 沙漠气候 西风带风带 温带带海洋性气候 交替控制 赤道低气压带压带 和西风带风带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热带 高气压带压带 和西风带风带 地中海气

6、候 季风风 影响 海陆热陆热 力性质质差异 亚热带亚热带 、温带带季风风气候、热带热带 季风风气候的冬 季风风 气压带压带 和风带风带 的季节节 移动动 热带热带 季风风气候(南亚亚、东东南亚亚的西南季风风) 一、气候形成因素分析 1气候的形成因子 形成因子影响 下垫垫面海陆陆比热热容不同 大陆陆性气候气温日、年较较差较较大,降水少 海洋性气候气温日、年较较差较较小,降水多 地形因素 气温同纬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降水 迎风风坡降水多(气流抬升) 背风风坡降水少(气流下沉) 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 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 地面状况不同对对太阳辐辐射的反射率不同 人类类活动动 改变变地面状

7、况改变变局部小气候 改变变大气成分,释释放热热量 续表: 1赤道附近东非高原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不 在赤道附近,为什么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3南美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为什么狭长? 4南美南段东部沿海地区却形成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 性气候?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偏少。 主要是来自海洋的信风(东南信风)带来暖湿气流,受地形(山地)的影 响,在信风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地形;海岸山脉阻挡,气候带不能深入内陆。 地形;山脉背风坡,降水少。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 (5)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的原因: (6)南美洲

8、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 (7)撒哈拉沙漠形成的原因: 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气流强盛)和信风带(东北信风气流干燥)的影响; 大西洋沿岸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海陆位置 大气环流、地形 大气环流、洋流 v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图”, 完成1-3题。 v1.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地区的最高纬度 分布较低(低于350 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vA海陆分布 vB纬度位置 vC地形 vD洋流 A v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图” v2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

9、地区西海 岸最热月均温约为16-21,产生这种气温差别的 最主要因素是 vA纬度位置 vB海陆位置 vC洋流 vD地形 C v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图”, v3该种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 v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v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vC. 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vD喜阴喜湿的特点 B 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5.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 主要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B C 6导导致该岛滨该岛滨 海地区樱樱花初放日

10、期自南向北变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辐射 C土壤 D降水 图为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回答6-8题。 B 7导导致N地樱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8导导致P地樱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辐射 D降水 图为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回答6-8题。 B A 高考练兵场 图9 图图9中的两幅图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类型分布图图”,读图读图 回答9-11题题。 9.导导致全球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是( ) A.大气环环流 B.洋流 C.地形 D.太阳辐辐射 10.下列因素中,与沿岸气候类类

11、型分布 特征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地形 B.洋流 C.副热带热带 高压压和信风风 D.气压带压带 的季节节移动动 D D 图9 图图9中的两幅图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类型分布图图”,读图读图 回答9-11题题。 11. 图图9中,三地( ) A.地气候特征是终终年高温多雨 B.地多火山、地震等地质质灾害 C.地适宜种植棉花 D.地农业农业 地域类类型为为大牧场场放牧业业 B v12.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 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其主要原因是( ) vA. 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 vB. 局地气流下沉增温 v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 vD. 暖锋过境释放热量 C v13自然带E面积广

12、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成因主 要是(多项选择) v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v B受东北信风影响 v C地势平缓 v D西岸有寒流流经 ACD 下图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做1415题: 14.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15.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 ) 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b处的地面辐射弱 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b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A B C D 16.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 且温差大,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13、(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位置 b a 山地 高原 甲 乙 B D A 2011 年新课标文综卷(地理) 36(28 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 500 万 (2009 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 640 平方千米,其中 主岛面积约 540 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 15 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 16 千米。图 6 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 7 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

14、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 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分 (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 通过闸门调控蓄 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 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12分) (3)(6分)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

15、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36.【解析】通过试题文字信息和图中经纬线,可以判断该岛国 为新加坡,该国为城市国家,地域狭小,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通过图示的降水柱状和气温折线,所表达的气候类型为热带 雨林气候,其特点是高温多雨。试题材料给出该国的淡水资源 严重不足,从淡水资源问题设问,要求考生针对新加坡的国情 分析淡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答好此题, 就要求考生能回忆起淡水资源的相关概念,可利用水资源的类 型以及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相关原理和知识。从图示信息可 以看出,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没有大面积的湖泊,河流短小 ,且平均海拔不超过15米,地下水资源不足,淡水资源的储存 条件有限,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因此 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新加坡在其较大河流入海 口处修建水坝,通过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使坝内的水逐渐 降低盐度,由咸变淡。此外,新加坡还通过从邻国(马来西亚 )进口淡水,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