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第一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3111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第一章.(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苏朋 第一章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 第一章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 p第一节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体系 p一、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p(一)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p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 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 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 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 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p 2.宪法相关法,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 p(二)民法商法 p 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公民 与法人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p 我国采用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商法被认为是民 法的特别法和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以下简称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 下简称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等属于民法商法。 p(三)行政法 p行政法是调整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

3、和接受行政法制监 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 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p 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关系,主要包括行政管理 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关系、内部行政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 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 称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以下简称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下简称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下简称建筑法 )

4、等属于行政法。 p(四)经济法 p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干预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的 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以下简称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 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收管理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 )等属于经济法。 p(五)社会法 p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

5、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p 社会法是在国家干预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一个法律门类,所调整的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社会不同部 分之间的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以下简称残疾人保障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 安全法(以下简称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 中 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 法)等属于社会法。 p(六)刑法 p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中华人民共 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是这一法律部门的主要 内容。

6、 p(七)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p诉讼法指的是规范诉讼程序的法律的总称。我国有三大诉 讼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 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 称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非诉讼程序法主要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 p二、法的形式和效力层级 p(一)法的形式 p 法的形式是指法律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 它包括四层含义: p(a)法律规范创制机关的性质及级别; p(b)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 p(c)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 p(d)法律规范的地域效力。 p 我国法的形式是制定法形式,具体可分为以下七 类:

7、p(1)宪法 p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特别程序制定 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宪法是集中反映统治 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规定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的 基本原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其主 要功能是制约和平衡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 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国最高的法律 形式。 p(2)法律 p 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 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又称非基 本法律、专门法)两类。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 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

8、统称,如刑法、民法 、诉讼法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的组织法等法律。一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种具体社会关系或其中某一方 面内容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 p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的规定,下列 事项只能制定法律:(a)国家主权的事项;(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 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犯罪和刑罚;(e)对公民政 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f)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g)民事基本制度;(h)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 外贸的

9、基本制度;(i)诉讼和仲裁制度;(j)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p 建设法律既包括专门的建设领域的法律,也包括与建设活动相关的其他法 律。例如,前者有城乡规划法、建筑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 ,后者有民法通则、合同法、行政许可法等。 p(3)行政法规 p 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 就有关执行法律和履行行政管理职权的问题,以及依据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特别授权所制定的规范性 文件的总称。 p 依照立法法的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 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a) 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b)

10、宪法 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p现行的建设行政法规主要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 理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 p(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p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 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 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 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 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行。 p 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

11、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决定,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民 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 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 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后生效。 p 目前,各地方都制定了大量的规范建设活动的地方性法规、自治 条例和单行条例,如北京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天津市建筑市 场管理条例等。 p(5)部门规章 p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 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以及省、自治区、直

12、辖市人民政府 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称规章。 p 目前,大量的建设法规是以部门规章的方式发布,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 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 防管理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招标公告发 布暂行办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等。 p 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提请 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章 。 p(6)地方规章 p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 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 ,制定地

13、方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a)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 制定规章的事项;(b)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 事项。目前,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人民政府都制 定了大量地方规章,如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 、安徽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宁波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 法 。 p(7) 国际条约 p(二)法的效力层级 p 法的效力层级,是指法律体系中的各种法的形式,由于 制定的主体、程序、时间、适用范围等的不同,具有不同 的效力,形成法的效力等级体系。我国法的效力层级如下 : p (1)宪法至上 p 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4、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 律效力。宪法作为根本法和母法,还是其他立法活动的最 高法律依据。任何法律、法规都必须遵循宪法而产生,无 论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 社会秩序,还是规范经济秩序 ,都不能违背宪法的基本准则。 p(b)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p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法律的效力是仅次于宪法而高于 其他法的形式。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 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的效 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人民政 府制定的规章。 p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 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

1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 例的规定。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 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 的规定。 p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 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p(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p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立法法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 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p (4)新法优于旧法 p 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 于旧法。立法法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 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新的规定 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p(5)需要由有关机关裁决适用的特殊情况 p 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 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p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 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p 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 限作出裁决:(a)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 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b)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 对同一 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 院认为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