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ZK330-16.7538538_型汽轮机_启动、运行说明书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682937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1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ZK330-16.7538538_型汽轮机_启动、运行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NZK330-16.7538538_型汽轮机_启动、运行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NZK330-16.7538538_型汽轮机_启动、运行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NZK330-16.7538538_型汽轮机_启动、运行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NZK330-16.7538538_型汽轮机_启动、运行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ZK330-16.7538538_型汽轮机_启动、运行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ZK330-16.7538538_型汽轮机_启动、运行说明书(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密级:公司秘密 东 方 汽 轮 机 有 限 公 司DONGFANG TURBINE Co., Ltd.NZK330-16.7/538/538 型汽轮机 启动、运行说明书编 号 D330N-000106ASM版本号A2011-11-22编号 D330N-000106ASM编制2011-11-22校对2011-11-23审核2011-11-23会签2011-11-282011-11-24唐丽丽2011-12-012011-11-24审定批准NZK330-16.7/538/538 型汽轮机汽轮机启动、运行说明书D330N-000106ASM换 版 记 录版 本 号日 期换 版 说 明A2011 .

2、11初 次 发 布1NZK330-16.7/538/538 型汽轮机汽轮机启动、运行说明书D330N-000106ASM目录序号章-节名称页数 备 注1前言221机组启动所必备的条件131-1机组启动前的检查242中压缸启动(IP)152-1冷态启动(IP)662-2温态启动(IP)572-3热态、极热态启动(IP)583高中压缸联合启动(HIP)193-1冷态启动(HIP)14103-2温态启动(HIP)5113-3热态、极热态启动(HIP)6124运行1134-1正常运行2144-2变负荷运行2154-3异常运行2165停机1175-1滑参数停机3185-2额定参数停机1195-3紧急停机

3、2206启动、运行限制要求1216-1机组禁止启动运行限制要求1共 2 页 第 1 页NZK330-16.7/538/538 型汽轮机汽轮机启动、运行说明书D330N-000106ASM226-2机组启动、运行的限制值6236-3一般注意事项2246-4定期检查试验2257机组启停辅助操作1267-1高压缸预暖2277-2高压缸夹层加热系统2287-3汽轮机低压缸喷水2297-4事故排放系统1共 2 页 第 2 页NZK330-16.7/538/538 型汽轮机汽轮机启动、运行说明书D330N-000106ASM前 言 本说明书的启动模式,是根据我厂 300MW 汽轮机本体结构特点,并参照高压

4、抗 燃油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的技术特点提出来的,适用于我厂新一代全电调型330MW 汽轮机。汽轮机启动操作方式有两种,即“自启动方式”、“操作员自动方式”。运行人 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在 “自启动方式”,DEH 控制系统的 ATS 处于“控制状态”。ATS 根据机组的状态, 控制汽轮机自动完成冲转、升速、同期并网、带初负荷等启动过程。有关“自启动 方式”详细操作和监视要求见数字电液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由 DEH 供货商提 供 )。 在 “操作员自动方式”,DEH 控制系统的 ATS 不参与控制而处于“监视状态”, 由运行人员根据汽轮机本体状态和本说明书提供的启动操作程序,在操作

5、员站上 手动给定转速或负荷的目标值和变化率,由 DEH 的基本控制系统按照运行人员给 出的目标值和变化率自动完成冲转、升速、同步和带负荷操作。DEH 系统通过 CRT 显示自动监视启动参数,越限时发出“报警”或“遮断”信号,指导运行人员进行操 作,并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当时的和历史的数据,供运行人员研究分析。 本说明书制订的机组启动运行和停机步骤仅适用于“操作员自动方式”(即 ATS 监视状态)。用户应根据本说明书编制现场运行规程。用户可以根据已建立起来的 运行经验,在实际操作中进行修正,但启动运行中的各项控制指标均以本说明书 的要求为准。对新机首次启动应适当减小升速率和升负荷率,并在各负荷点适

6、当 延长稳定运行时间。 对于新机投运之初,各部件的接触面之间的均匀性、滑动面之间的滑动性能均 需要一定的运行时间予以改善,因此,新机投运时,必须通过至少六个月的全周 进汽方式的运行。如果六个月内,蒸汽压力、温度不正常,则全周进汽方式运行 的时间需延长,直至机组达到稳定状态为止。 在机组启动过程中同样应采用全周进汽方式启动,以降低机组的寿命损耗。 有关汽轮机的技术数据、结构特点等可参阅我厂随机供给用户的技术文件、 图纸资料及说明书(见交货清单)。 汽轮机启动状态是以汽轮机启动前的高压内缸上半内壁(调节级处)金属温度 来定的,具体如下: 冷态启动:150 温态启动:150300 1NZK330-1

7、6.7/538/538 型汽轮机汽轮机启动、运行说明书D330N-000106ASM热态启动:300400 极热态启动: 400 本机组具有中压缸启动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运行模式,推荐优先考虑中压缸启动。如果锅炉和旁路系统不能适应时,也可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 新机做甩负荷试验时,必须通知制造厂,由制造厂与用户共同商讨试验要求。 本说明书中的蒸汽压力均为绝对压力,油压均为表压。真空均按标准大气压换算得出,即:真空水银柱(mmHg)=760(mmHg)-排汽绝对压力(MPa)7500(mmHg/MPa)用户应参照本地的海拔高度和当时的气候条件按下述公式进行修正:真空水银柱(mmHg)=当地大气压

8、(mmHg)-排汽绝对压力(MPa)7500(mmHg/MPa)本说明书的所附曲线,仅供 NZK330-16.7/538/538 型机组使用,其它类型机组 不能通用。2NZK330-16.7/538/538 型汽轮机汽轮机启动、运行说明书D330N-000106ASM1 机组启动所必备的条件a) 机组各部套齐全,各部套、各系统均按制造厂提供的图纸、技术文件和安 装要求进行安装、冲洗、调试完毕,各部套、各系统联接牢固、无松动和泄漏、 各运动件动作灵活、无卡涩。各部套、各系统清洁度必须达到 JB/T4058-1999汽 轮机清洁度标准有关规定要求。b) 新机组安装完毕或运行机组检修结束,在投运前油

9、系统必须进行油冲洗, 冲洗验收须符合油系统冲洗说明书有关规定。抗燃油系统验收须符合调节、 保安系统说明书有关规定。c) 需作单独试验的部套、系统必须试验合格,满足制造厂的安装试验要求。 d) 机组配备的所有仪器、仪表、测点必须齐全,安装、接线正确、牢固。所有仪器、仪表和电缆检验合格。e) 机组必须保温良好,本体部分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汽轮机保温设计说明书 进行保温,管道及辅助设备等应按电力行业有关规定进行保温,保温层不得有开 裂、脱落、水浸、油浸等现象存在,保温层与基础等固定件间应留有足够的膨胀 间隙。f) 现场不得有任何妨碍操作运行的临时设施(按电业安全法规执行)。g) 机组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必

10、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各分管设备的位置、结 构、原理、性能、操作方法及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处理方法。编制校对审核标审1-1NZK330-16.7/538/538 型汽轮机汽轮机启动、运行说明书D330N-000106ASM1-1 机组启动前的检查本检查通用于高中压缸联合启动(HIP)和中压缸启动(IP)。检查完到正式启动 间隔时间不得过长(一般不要超过 10 天)。a) 向 DEH 系统供电,检查各功能模块的功能是否正常。检查与 CCS 系统和 TBS 系统(旁路控制系统)I/O 接口通讯是否正常。 b) 检查 TSI 系统功能。 c) 检查集控室及就地仪表能否正常工作。 d) 检查润滑油箱和抗燃油

11、箱油位,油位指示器应显示在最高油位,并进行油位 报警试验。 e) 检查各辅助油泵工作性能,电气控制系统必须保证各种辅助油泵能正常切 换。 f) 检查抗燃油系统各油泵工作性能,电气控制系统必须保证各油泵能正常切 换。 g) 检查润滑油温、油压和油位是否正常。 h) 检查抗燃油温、油压和油位是否正常 i) 检查顶轴油泵工作性能。首次启动应进行顶起试验,按顶起装置油管路说 明书的顶起油压和顶起高度要求调整节流阀的开度,并记录各瓦顶起油压和顶 起高度。 j) 启动排烟风机,检查风机工作性能。风机工作时,油箱内负压应维持在 200 250Pa,轴承箱内负压应维持在 98196Pa。油箱负压不宜过高,否则易造成油中 进水和吸进粉尘。 k) 检查调节、保安系统各部件的工作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l) 检查抗燃油供油系统各部件的工作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m) 启动顶轴油泵后,确信转子已顶起方可进行盘车投入、甩开试验,甩开时采 用盘车电机反转方式。 注:当润滑油压小于 0.08MPa、顶轴母管油压小于 9.81MPa,盘车零转速自动 和手控自动投入均投不进。这是通过压力开关进行电器联锁来实现以防止机组轴 承巴氏合金在供油不充分情况下引起磨损。详见盘车装置使用说明书。 编制校对审核标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