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电气工程师复习辅导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2681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电气工程师复习辅导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复习辅导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复习辅导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复习辅导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注册电气工程师复习辅导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电气工程师复习辅导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电气工程师复习辅导讲解(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注册电气工程师复习辅导 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调度自动化 华北电力设计院 钟德明 1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1.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发出告警或使断路器跳 闸,以终止故障的发展的一种自动化设备。 1)用于保护电力元件的成套装置一般统称继电保护装置 ;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一般统称安全自动装置。 2)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系统中电力元件安全运行的基本 装备,任何电力元件不得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当 电力元件发生故障时要求保护装置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 内,按预先设定的方式,将故障设备从运行系统中断开。 3) 安全自动装置是防止电力系统失去稳定和避免发生大 面积停电事

2、故的自动装置。 1 1.1.1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基本要求 1) 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按照规程规定:继电保护应满足四性要求: 可靠性:指保护该动时动,不该动时不动。 选择性:首先有故障元件本身保护切除故障,当本身保护 或 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相邻元件的保护动作切除故障 。 灵敏性:保护装置具有的正确动作的裕度。以灵敏系数表 示。 快速性:保护装置应尽快切除故障。提高系统稳定,减轻 设备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 1 1.1.2.电网结构要求和安全稳定标准: 1.结构合理的电网应满足以下5条基本要求: 1)适应系统发展和运行的灵活性 2)电网中任何一元件无故障断开,系统应能保持稳定运行

3、3)满足规定的安全稳定标准:电力系统扰动分小和大两类。 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三级稳定标准。 第一级标准:在发生第一类故障(单一故障)扰动后,能 保持系统稳定运行和电网正常供电。 第二级标准:在发生第二类故障(单一严重故障,)扰动 后,能保持系统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 第三级标准:在发生第三类故障(多重故障,)扰动后, 当不能保持系统稳定运行时,必须防止系统崩溃并尽量减 少负荷损失。 4) 满足分层和分区要求。网架结构简明、层次清晰。 5) 合理控制系统短路电流。 1 1.1.3.继电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 器: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P类、(PR、PX)(正确限值规定为稳态 对称一

4、次电流的复合误差) TPS类、低漏磁适应于对复归时间要求严格的断路器失灵保护 TPX类、TPY类、TPZ类。具有暂态特性的电流互感器。 )330kV及以上线路和300及以上发电机变压器组差动保护用 电流互感器宜选用TPY。220kV及以下系统保护和100MW200MW 发电机变压器组差动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宜选用类、类或类 。110kV及以下可用类。 CT的接线要防止死区和CT本身故障。 )互感器的安全接地。 ,二次回路必须有且只能有一点接地。一般在CT端子箱。 几组并联CT也只能一点接地,在保护屏接地。(双断路器、母线保 护、其他差动保护) ,只允许一点接地,接地点在控制室,N600。 二次中性

5、线与开三角的中性线必须分开不能共用。 1 1.1.4.电力系统(由各级电压等级组成的电网) 。 1)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有效接地系统或称大电流接地系统、非有效接地系统或 称小电流接地系统。 目前我国220kV及以上电网均为直接接地方式,66kV以 下采用不直接接地方式,有经电阻或消弧线圈接地。 110kV大多是直接接地。 2)短路故障种类及特性 三相短路、不对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两相 接地短路)、一相断开。 电力系统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 a)在直接接地系统中,三相短路、两相不接地短路:有正 序分量、负序分量,无零序分量。 b)只有单相或两相接地短路故障时才产生零序电流。 1

6、 3)电力系统同步振荡与失步 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稳定包括;同步运行稳定、频率稳定、电压稳定。 电力系统发生扰动,如短路故障,保护切除故障线路,使发 电机功角变化,并列运行的机组之间相对角度发生摇摆。失去 同步运行稳定,引起系统振荡。使线路电流、电压大幅度地周 期性波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系统瓦解,大面积停电。 4)电力系统振荡时电气量的变化 a) 振荡或失步时,各点电压和电流均做往复性摆动,(短路时电气 量是突变的) b) 振荡或失步时 ,不同地点的电流和电压的相角可以有不同的,而 短路时是相同的 c) 振荡或失步不破坏三相的对称性,所有电气量是对称的,从保护 原理上说反应负序、零序

7、分量的保护及电流差动保护在振荡时是不会 误动的。相间电流保护和某些距离保护会误动 1 P 1 1.1.5.高压输电线路常用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 1.电流保护: 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以通过保护安装处的电流为作用量 的继电保护,有相电流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等。 t0.5s (过电流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由于电力系统接地故障几率高,占总故障 的7090,因此接地保护十分重要,而零序电流保护除 保护简单外,对高电阻接地故障有较好的保护能力。( 220kV要求100欧姆、330kV150欧姆、500kV300欧姆 1 2. 距离保护(阻抗保护) 距离原理:以测量线路阻抗为判据的保护装置。 k1 JX Z

8、JX Z R R 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有园特性、四边形、全阻抗形等 。前两种是具方向性,实际应用目前以四边形和园形较 多。带方向性可作纵联保护的方向元件。 R 1 距离保护的阶梯特性 70-80% 距离保护最大的特点是:定值不受运行方式和负荷大小 的影响。 距离保护一般有三段或四段,一般都带方向性,也有第 三、四段不带方向的。一段只能整定70-80%,不能保护 全线。二段作后备,三段作相邻线后备。 1 3. 线路纵联保护: 线路故障时使两侧开关同时跳闸的一种保护。以线路两 侧某种电量间的特定关系作为判据,要借助通道传输保护 动作的判别量。纵联保护能实现全线速动。 a) 电流差动式纵联保护、比较

9、同一时间线路各端的电流 相位或电流瞬时值:分电流相位差动和电流差动保护两类 。 (电流相位差动一般用专用收发讯机传送载波信号的,现 在基本不用了)。 b)方向比较保护:比较线路两侧电气量的方向为判据的纵 联保护。(用功率方向元件或阻抗方向元件)。 方向比较保护有欠范围和超范围两种。 纵联方向比较保护有闭锁式、允许式。 1 4.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以线路两端电流瞬时值的和为动作判据。(母线流向线 路为正方向,线路流向母线为反方向)。 由于比较两侧电流的瞬时值,所以对通道要求很高,只有 导引线和光纤通道能实现电流差动保护。 保护定值只需躲外部故障时的不平衡电流,所以有较高的 灵敏度。 纵联电流差

10、动保护,有综合式和分相式两种。分相式纵 联电流差动保护的特点:本身有选相功能、可实现单相重 合闸、同塔双回线还可实现按相重合闸。 1 5. 高频闭锁方向保护: 保护以比较线路两侧功率方向为判据,区内故障,两侧 正方向功率元件均动作,跳闸。区外故障,一侧正向元件 动作,另一侧反向元件动作,后者向对侧发闭锁信号,使 两侧保护均不动作。 发闭锁信号 传送的闭锁信号与故障电气量无关,故对通道要求不高。 且闭锁信号是在非故障线路发送,所以可靠性高。 这里的高频是以前用载波通道的习惯叫法。 k1 1 1.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 1.2.1.对继电保护配置的基本要求 1) 电力系统中所有线路、母线等电力设

11、备都不允许在无继电保护状 态下运行,继电保护必须符合技术规程要求、符合四性的要求。 2)在确定电网结构、厂站主接线和运行方式时必须与继电保护和安 自配置统一考虑,合理安排。 3)保护装置对各种故障要正确动作,切除故障时间要能保证系统稳定 。(如220kV以上线路保护整组动作时间:近端20ms,远端 30ms)。 4)保护装置能适应重合闸的要求。 单相故障跳闸后,健全相再故障 应能快速跳开三相。 5) 系统发生振荡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 等 1 1.2.2影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的主要因素。 1)电网电压等级,不同电压等级对保护四性要求不同。 2)中心点接地方式,影响接地保护的配置, 3)电网结构形式

12、:环、串、T(分支) 4)选择性切除故障时间的要求。按实际情况允许切除故障 的最长时间,如500kV线路要求主保护近端故障 20ms, 远端故障30ms。 5)故障类型及概率、(介绍单相接地短路和瞬时故障) 6)事故教训及经验、(提出反事故措施) 等。 1 1.2.3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 1) 主保护:在电力系统中,能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 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的保护装置 2)后备保护:主保护动作失败或断路器拒动时起作用的保 护,具有相对选择性。分远后备和近后备。 远后备:对相邻线路故障有一定灵敏度,可作为相邻线 路主保护的后备保护。 近后备:依靠线路本侧另一套保护起后备

13、作用,或断路 器失灵保护。 220kV及以上采用近后备、110kV及以下采用远后备 。 3) 辅助保护(补充主、后备保护性能或主、后备保护退 出时的简单保护) 1 1.2.4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1110kV线路保护: 双侧电源如符合下列之一,应装设一套全线速动保护 1)系统电网要求必要时;(延时段动作有稳定问题) 2)三相短路,使发电厂厂用母线电压低于允许60以下; 3)如采用全线速动保护,不仅能改善本线路保护性能,且 能改善整个电网保护性能。 一般110kV线路只在电源侧装设一套保护装置 110kV的后备保护宜采用远后备。 110kV线路单侧电源可配置阶段式相电流和零序电流保护, 如不能满

14、足要求可装设阶段式相间距离和接地距离,并配有一 段零序电流保护,切除经电阻接地短路故障, 双侧电源线路:可装设阶段式相间距离和接地距离,并配 有一段零序电流保护,切除经电阻接地短路故障。 1 2220kV线路保护 加强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的基本配置原则。 加强主保护:全线速动保护双重化,功能完整(对各种 故障均能快速切除),由于220kV及以上线路采用分相操 作,可实现单相重合闸,因此保护装置必须具备选相功能 。 简化后备保护:主保护双重化配置,每套主保护还应带 有相间和接地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主要为切除不大 于100欧姆电阻内的接地故障)作为后备保护。 220kV以上线路采用近后备方式

15、两套主保护互为近后备,线路第II段保护是全线速动保 护的近后备保护。 第III段保护是本线路的延时近后备保护,同时也是相邻 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1 220kV线路保护 (2)对两套主保护的要求: a) 两套主保护接线要求完全独立:电流、电压、直流的接线要求独 立;通道 独立、;两套主保护均能快速切除全线各种故障、 b)具有选相功能;具有全线速动保护,整组动作时间:近端20ms ,远端30ms。(不包括通道时间)。 c) 在旁路带路时,至少保留一套全线速动保护。 微机保护装置用于旁路或其他定值需要经常改变时,宜设置多套 定值,一般不少于8套。 d)全线速动保护对具有光纤通道的线路应优先采用光纤电流差动保 护,中长线路再配以接地和相间的后备保护。 (3)接地故障的后备:对220kV线路接地短路故障:宜装设阶段式接 地距离和零序电流保护。对接地电阻不大于100欧姆的接地故障应能 可靠切除。 (4) 相间短路的后备:宜装设阶段式相间距离保护。 1 3330-500kV线路保护: 3.1 对保护装置的技术性能要满足超高压电网的特殊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