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第五讲、地应力.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78791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石力学第五讲、地应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岩石力学第五讲、地应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岩石力学第五讲、地应力.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岩石力学第五讲、地应力.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岩石力学第五讲、地应力.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石力学第五讲、地应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力学第五讲、地应力.(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岩岩 石石 力力 学学 第五讲第五讲 ROCK MECHANICSROCK MECHANICS 主讲教师:汪家林 (3学时) 内容:原岩应力(地应力)与测量 第一节 概述- 基本概念 1、未受工程影响而处入自然平衡状态的岩体称为原岩。 地壳中的岩体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始终处在不断的运 动和变化中,由于重力和地壳中构造运动等因素的影 响,原岩在空间上存在着按一定规律分布的初始应力 场,称为原岩应力场(天然应力场)或地应力场。 2、人类的工程活动将会扰动原岩内地应力场的自然平衡 状态,使一定范围内的原岩应力状态发生改变,形成 新的应力分布状态,这种变化称为应力重分布,变化 后的应力称为次生应力(二次

2、应力场)。 3、地应力是岩体变形破坏的根本作用力,次生应力是在 地应力的基础上形成的,次生应力的大小与分布状态 将影响人类工程的稳定性。 4、地应力是确定工程岩体力学性质、进行岩体稳定分析 、工程开挖设计等的必要前提。工程实践的发展与对岩体 稳定的力学认识过程。对荷载的认识。工程开挖等对地应 力场的改变,相当于卸载。 5、对地应力的认识过程:1912年瑞士Heim的观察与静水 应力状态假设,1926年苏联考虑泊松效应与侧限情 况的假设,李四光的构造应力的推断。 6、获得原岩应力的可靠方法为原位测量。1950s,Hast首 先开始实测地应力,得到了很多结论。随后,地应力实测 在全球开展。 7、原

3、岩应力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 8、原岩应力的相对稳定性。 概述 地应力的认识与测量 概述地应力的成因 1、大陆板快的推挤- 边界受压 cm/年 2、地幔热对流- 硅镁质地幔的可塑、对流与蠕动, 上升流与下降流,引起水平切向应力,形成拉伸区( 裂谷)与挤压应力集中区。 3、地心引力-由岩体自重所引起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 ,它在空间上有规律的分布称为自重应力场,自重应 力相对稳定。 4、岩浆侵入挤压、冷凝收缩和成岩 局部的 5、地温梯度3/100m-热膨胀、收缩 压应力 6、地表剥蚀的影响:松弛的速度、封闭应力 大陆板快的推挤 中国板块的主应力迹线 地幔对流机制 上升流与下降流 第二节 自重应力与构造

4、应力 1、原岩应力的地位与重要性: 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岩体的荷载与材料力学的荷载 研究原岩应力的意义。 2、自重应力: 上覆岩体的重力引起的应力。 研究时将岩体视为半无限体的均 匀、连续、各向同性的弹性体。 垂直应力:z = H 水平应力:横向约束不变形, x =y =/(1-)z = /(1-)侧压系数 多层岩体的累加。 第二节 自重应力与构造应力2 3、构造应力: 内在力应力的测试结果表明地应力并不完全符合重力应力场的规律 。地壳中各种构造运动的力量在岩体内的积存就是构造应力,或 称为一定区域内具有成生联系的各种构造形迹在不同部位的应力 状态的总体。构造应力分为三类: 与构造形迹相联系的

5、原始构造应力: 每一次构造运动都会在地壳中留下构造行迹,岩体在构造行迹附 近的地应力可能表现得更强烈,其方向可用地质力学的方法判断 残余构造应力: 构造运动发生后应力会释放,同时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应力松 弛,使原始构造应力显著下降,但仍残余部分构造应力。 现代构造应力: 有些地区构造应力与构造行迹没有直接关系,但与现代构造运动 密切相关。现代地壳仍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550mm/年) ,这些都是构造应力作用的结果。现代构造强烈的地区,水平地 应力可达9849MPa。 第三节 地应力的一般规律 一、重力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点: 1、重力应力场: 以垂直应力为主,垂直应力大于水平应力

6、; 应力为压应力 应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在构造不发育地区、第四纪冲积层、裂隙发 育地区、岩性较软的塑性岩体地区,其应力 场基本符合重力应力场的分布规律。 2、构造应力场: 应力有压应力,也可有拉应力 以水平应力为主,水平应力大于垂直应力 分布很不均匀,通常以地壳浅部为主。 原岩应力基本由重力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叠加 。 构造应力是复杂多变的,难以有定量的规律。 第三节 地应力的一般规律2 二、地壳浅部3km原岩应力的规律 1、原岩应力是非稳定的应力场,其大小 和方向随空间和时间而变化。 2、实测垂直应力基本上等于上覆岩体的 重力 3、水平应力普遍大于垂直应力 第三节 地应力的一般规律3 4、平均

7、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与深度的关系 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100/H+0.31500/H+0.5 如H=500m时, =0.53.5; 当H=2000m时, =0.351.25 5、两个水平应力之间的关系:随区域不同而变化。 6、应力轴与水平面的相对关系: 剪应力的存在、主应力轴的方向, 原岩应力的三个主应力轴一般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据此分类 水平应力场:两个主应力轴呈水平或与水 平面的夹角小于30度。 非水平应力场:一个主应力轴的与水平面 的夹角为45度左右,另两个主应力轴的与 水平面的夹角为045度左右。 第四节 影响地应力分布的因素 一、构造应力对地应力的影响:分布与传递。 1、断裂构

8、造对地应力大小与方向的影响是局部的。 2、同一构造单元的各构造块体内的应力大小均较一致,局部有变化 。 3、在活动断层和地震区地应力的变化 4、最大主应力常垂直构造线。 二、地形地貌和剥蚀作用对地应力的影响 1、地形地貌的影响:地形如孤立的山,地貌如河谷。 2、剥蚀的影响:原有应力可能封闭,来不及松弛。 第四节 影响地应力分布的因素2 三、岩石力学性质对地应力的影响: 岩体地应力是能量积累与释放的结果,应力上限会受到强度的 限制,岩体的弹性模量和强度与地应力有关。 Jaeger认为:地应力与岩石强度成正比 岩石的弹性模量相差50倍,地应力可能相差10倍 塑性岩体易变形,不利于地应力的积累。 四

9、、温度对地应力的影响 1、地温剃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引起体积膨胀,但变形受到约束 ,会引起温度应力,地温剃度3度/100米,温度应力会随深度增加 而加大,约占垂直应力的1/9左右,但为静水压力场。 2、 岩体受局部温度变化的影响; 温度变化会产生收缩和膨胀,导致岩体内产生温度应力,有些 温度应力有可能残余。 第五节 地应力实测方法 一、应力解除法实测的基本原理 1、岩体内有原岩应力 2、原岩应力已使岩体产生变形 3、将岩块从岩体母体分离出来,原岩 应力得到解除,变形将恢复 4、测量恢复的变形值,根据应力应变 关系,计算引起变形的应力值。 二、应力解除法的步骤: 1、钻大孔至测点,避开二次应力影响

10、 ; 2、磨平孔底,钻同心小孔(测量孔) ,一次扰动; 3、在测量孔安装测应变和位移的元件 ; 4、大孔套取岩芯,二次扰动,测量本 次扰动时应力解除后的应变。 5、用弹性力学中关于圆孔问题的解析 解建立观测方程。 第五节 地应力实测方法2 三、三孔交汇实测方法 为得到三维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将三个孔的实测资料汇总在一起。 1、孔径变形法:测量应力解除后钻孔直 径的变化量,在完整岩体内适用。 按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圆孔孔径的变化 : d = f(E,P x,P y,P x y,) 故至少应有三个不同方向的孔径变化才 能计算出P x,P y,P x y,一般在钻 孔变形计中安排4个孔径变化测头。

11、一般不测量沿钻孔轴线方向的应变,而 用三个孔的测量结果计算三维地应力 第五节 地应力实测方法3 2、孔底应变法 76mm金刚石钻头钻孔至测点 用磨平钻头将孔底磨平、磨光、干燥 用专用工具在孔底贴应变片 测初读数 套取岩芯,解除原岩应力 测应力解除后的应变,得到恢复应变值 取出岩芯,在实验室测定弹模、泊松比 将不同方向的应变转化为x、y、 xy,由广义虎克定律计算测量剖 面的应力状态。 当需要测量三维应力状态时,可 向测点打三个不同方向的钻孔, 对各观测剖面的结果平差得出。 第五节 地应力实测方法4 四、单孔实测三维应力的方法: 1、孔壁应变法: 1966年由南非Leeman等人研制, 在测量孔

12、孔壁上直接贴三组应变花, 每组有三个应变片,共可测出9个应 变分量,联立求解应力分量与方向。 应变片的安装需专用机具, 岩石的弹性参数由实验室测定。 2、空心包体法: 在预制的空心的环氧树脂外圆圆柱面 上粘贴与孔壁应变法布置相同的应变 片,使用时将其推入测量孔定位,挤 出环氧树脂胶液,固化后套取岩芯, 岩芯的弹性恢复将使应变片变形。 应力解除法的基本假设 为岩体是均质、连续、 各向同性的完全线弹性 体,所有计算公式从弹 性理论推导而出。 第五节 地应力实测方法5 五、水力致裂法: 水力致裂法就是对某孔段封闭加压直至孔 壁产生张性破裂来测量岩体应力。 水力压裂的裂缝是沿最小阻力方向,即垂直 最小

13、主应力的平面上发展。初试时,裂缝 往往是竖立的,若有一水平应力是三个主 应力中最小的,裂缝将保持竖立向扩展, 当垂直应力为最小时,裂缝将逐渐变为水 平方向。 方法:封闭、注入水压、逐步加压使孔壁开 裂、记录初试破裂压力,压力稳定后记录 关闭压力。重复试验、记录。 最后确定裂缝分布与方向,根据公式计算 原岩应力。 使用条件:铅直孔、铅直自重应力不是最小 主应力、裂隙不发育、渗透性差 水力致裂法原理: 圆形孔壁在二维应力场1 2 下的径向 应力为0,环向应力的最小值为3 2 -1 当水压大于此值与岩石抗拉强度T时, 孔壁开裂。开裂压力:Pi = 3 2 -1 +T 继续注水裂缝开裂至3倍洞径深度后

14、,保 持压力恒定,Ps与2 平衡: Ps=2 当已知T和裂纹方向时,应力大小和方 向可以确定。用多种方法确定裂纹方向 。 若钻孔中有裂隙水压力Po,则: Pi = 3 2 -1 +T Po 在裂纹产生后卸压,裂纹闭合,重新加压至再次开裂(T=0) , 记录压力 Pr: Pr = 3 2 -1 Po Pi - Pr = T Pi Ps 水力致裂法测量系统 Pr Ps Po 2 = Ps (关闭压力) 1 = 3 Ps Pr Po Pi - Pr = T (岩石抗拉强度 ) 确定开裂方向 第五节 地应力实测方法6 六、其它地应力测量方法 1、声发射(AE)技术 材料( 岩石)在荷载作用下,其内部储

15、存的应变能 的快速释放产生弹性波,会发出声音即声发射。由频 率(次/min)记录并衡量岩体破坏发展程度。 材料( 岩石)对应力历史的记忆能力:当岩石再次 加载时,若没有达到其历史上所承受的最大应力之前 ,岩体不发生明显的声发射现象,当应力达到和超过 历史最高水平时,则大量产生声发射。即Kaiser效应 ,其转折点即Kaiser点。 利用Kaiser效应测量地应力:在现场沿6个方向取样, 每个方向1525个试件,在压力机上 对试件加压同时记 录声发射频率,确定Kaiser点,确定本试件的先存最 大应力,每个方向统计,6个方向确定空间应力。 声发射地应力试验系统: 加载系统 声发射监测系统 记录系

16、统 试验曲线图 2、位移反分析技术 在测点部位开凿试验巷道,按一定方式开挖形成应 力释放,围岩将产生位移,用仪器测量围岩表面和内部 测点的位移,根据位移量的大小反演分析围岩的力学参 数和地应力状态。反分析得到的是围岩在较大范围内的 地应力状况的综合值。 一般的力学分析:已知荷载和材料参 数求应力、应变分布和位移 u= f(E,P x,P y,P x y,) 位移反分析:已知部分点位移,求荷 载和材料参数: P x/E,P y/E,P x y/E等 。 目标函数与参数优化: J=Min(Uj-Us)2,求最优值。 假设: P y = h, 求E。 课堂测验- 概念 一、 解释下列名词: 1、软化性与软化系数 2、岩石质量指标R.Q.D 3、蠕变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