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垂体病变的MRI诊断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77069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15.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座:垂体病变的MRI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讲座:垂体病变的MRI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讲座:垂体病变的MRI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讲座:垂体病变的MRI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讲座:垂体病变的MRI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座:垂体病变的MRI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座:垂体病变的MRI诊断(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垂体病变的MRI诊断 内江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张明山 垂体基本介绍 v垂体(hypophysis)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所产生 的激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且可影响其 它内分泌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的活动。 v垂体借漏斗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位于蝶鞍垂体窝内, 体积约0.5cm1.0cm1.0cm,重量约0.5g,妇女妊娠期可 稍大,表面均被硬脑膜包绕。 间脑的背面 间脑的内侧面 垂体结构 v前叶(腺垂体)(80%):远侧部、中间部、结节部 后叶(神经垂体):神经部、漏斗部 中间部 cvc 腺垂体分泌7种激素:由生长素细胞分泌生长素 (GH);由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

2、 素(TSH);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促 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促黑(素细胞)激 素(MSH);由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卵泡刺激 素(FSH)与促黄体生成素(LH);由催乳素 细胞分泌催乳素(PRL) 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胞,不能合成激素。所谓 的神经垂体激素是指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产生而贮存于神经垂体的升压素(抗利尿激素 )与催产素 腺垂体来自胚胎口凹的外胚层上皮 神经垂体来自间脑底部的漏斗,主要由下丘脑-垂体束的无髓神经纤 维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而成的神经垂体细胞组成 腺垂体的血管分布 v腺垂体主要由大脑基底动脉发出的垂体上 动脉供应。垂体上动脉从结节部上端进入 神经垂体的漏斗,在该

3、处形成袢样的窦状 毛细血管网,称第一级毛细血管网。这些 毛细血管网下行到结节部汇集形成数条垂 体门微静脉,它们下行进入远侧部,再度 形成窦状毛细血管网,称第二级毛细血管 网。垂体门微静脉及其两端的毛细血管网 共同构成垂体门脉系统。远侧部的毛细血 管最后汇集成小静脉注入垂体周围的静脉 窦。这是经典垂体血流模式“自上而下”的 概念,阐明了下丘脑控制垂体功能的基本 机制。此后又对垂体的血流模式提出了新 见解,认为远侧部的血液可输入神经垂体 的漏斗,然后经毛细血管回流入下丘脑; 也可流入神经部,再逆向流入漏斗,然后 再循环到远侧部或下丘脑,构成整个垂体 血流在垂体内的循环流动。 神经垂体的血管供应 v

4、主要来自左右颈内动脉发出的 垂体下动脉,血管进入神经部 分支成为窦状毛细管网。部分 毛细血管血液经垂体下静脉汇 入海绵窦。部分毛细血管血液 逆向流入漏斗,然后从漏斗再 循环到远侧部或下丘脑。 cvc 垂体腺 参考图是通过蝶鞍、垂体的大脑冠状面解剖 图。 它通常是女性比男性发达,女性腺垂体的边 界往往是凸的,而男性通常是凹。 垂体中出现的最常见的肿瘤是垂体腺瘤,垂 体Rathke囊肿、颅咽管瘤。 cvc 垂体柄 这是一个垂直走向的结构,连接到大脑的下 丘脑。 它的底部薄而顶部厚。 胚胎发育中,它也是发生于Rathke上皮 因此在腺垂体出现的各种疾病在垂体柄中也 可以出现。 有一些不同的是,在儿童

5、可以出现如生殖细 胞瘤和嗜酸性肉芽肿。 成人转移和淋巴瘤偶尔可以在垂体柄出现。 cvc 视交叉 在鞍上池的另一个主要结构是视交叉。 这是大脑的延伸,看起来像数字8侧躺在地 上。 它是神经胶质组织,因此最常见的肿瘤是胶 质瘤。 在美国和欧洲在该地区的另一个常见的疾病 是脱髓鞘疾病,尤其是多发性硬化症。 cvc下丘脑 再往上是大脑的底部,这个位置是下丘脑。 下丘脑位于丘脑下钩的下方,构成第三脑室 的下壁 。 出现在这里最常见的病症,是胶质瘤、错构 瘤、生殖细胞瘤、嗜酸性肉芽肿 cvc 颈动脉 在这个地方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是颈内动脉 。 直径:4-7mm;是颈动脉比较粗的分支;颈 总动脉70%的血流

6、向颈内动脉,30%的血流向 颈外动脉;在颈部一般没有分支;是4根给 大脑供液的2支主要血管;一般分为七部分 ;为大脑和眼睛供血 动脉瘤和扩张病症会出现在这里。 还有颈内动脉的先天性变异。 C1颈段(Cervical segement),C2岩段(Petrous segment),C3破裂( 孔)段(Lacerum segment),C4海绵窦段(Cavenous segement), C5床段(Clinic segment),C6眼段(OPhtalmic segement)和C7交通 段(Communicating segment) cvc 海绵窦 海绵窦是一个成对的复杂的静脉通道。 海绵窦外

7、侧有第III(动眼神经),IV(滑 车),V1和V2(三叉神经)。 内侧有第六颅神经(外展)和位于尾部的颈 内动脉。 发生在海绵窦的最常见的病症包括颅神经的 炎症、神经鞘瘤,还可导致血栓形成(海绵 窦血栓性静脉炎)、颈动脉海绵窦瘘。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眼科综合 征。由于特殊的解剖原因,海绵窦区是全身发生动静脉瘘最多的部位80%以上的患者首 先发生眼部症状和体征,如眼球突出、充血、眼球运动障碍等而就诊于眼科医师。有时 因经验不足而误诊为炎性假瘤、甲状腺相关眼病、结膜炎、巩膜炎等。 cvc 脑膜 脑膜覆盖在海绵窦上。

8、最常见的肿:脑膜瘤。 脑膜转移也是最常见的出现在这里肿瘤。 还有发生在基底脑膜炎性病变,最常见的感 染有结核性脑膜炎。 非感染性炎症的疾病结节病是最常见的。 cvc 蝶窦 这个结构包含空气、粘膜和骨。在这里出现 的疾病,包括癌(其中蝶窦黏膜出现鳞状细 胞癌和腺样囊性癌是最常见的)。 在斜坡常见的是脊索瘤、软骨肉瘤和骨肉瘤 转移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 细菌或真菌在蝶窦炎症过程可以通过传播颅 内海绵窦。 席汉氏综合症,是由一百多年前席汉氏(Sheehan)发现的一种综合症,当产后发生大出血, 休克时间过长,就可造成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后遗症,表现为消溲,乏力,脱发,畏寒,闭 经,乳房萎缩等,严重者可致死。临床上称之为席汉氏综合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