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故障判断及故障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676996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故障判断及故障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故障判断及故障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故障判断及故障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故障判断及故障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故障判断及故障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故障判断及故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故障判断及故障(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故障判断及故障常见故障解析 1、6502电气集中故障分类 6502故障的出现有一定的随机性,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分类,对故障的发生作个分析。 1.1、按故障的表现分类 1.1.1、非潜伏性故障 发生后能及时被发现的故障。即设备在运用中通过电路本身的自诊技术直观表现出来的故障。如道岔断表示,灯泡主丝断丝等故障。 1.1.2、潜伏性故障 故障发生后不能及时表现出来,只有在与另一故障构成组合时方可显示出故障现象,如电源单极接地等故障。 1.2、按故障的原因分类 1.2.1、责任原因 因维修不良或违章作业造成的设备故障。如:设备超期使用发生故障、人为短路烧断保险等属

2、责任故障。 1.2.2、非责任原因 因突发因素或因无法抗拒和防止的外界干扰,自然灾害和无法检查发现的电务设备在周期范围内材质不良及不属维修部门管理的其它设备、项目等造成的故障属非责任故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l )环境不良,如高温、潮湿、有害物质的侵蚀。 ( 2 )气候不良。如:雷击、暴雨、冰雪等影响。 ( 3 )无知行为或故意不良行为的干扰。如:小孩砸破透镜、及备被盗等; ( 4 )周期内器材不良。如:线圈断线等。 ( 5 )其它部门管理的设备不良造成。如:工务、电力等部门的设备不良直接反映在电务设备上。 1.3、按故障的性质分类 1.3.1、断线故障 线路上某处出现分压现象而导致

3、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为断线故障。 1.3.2、混线故障 ( 1 )短路故障:电源两极的输送线路相混对负载进行分流而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烧断电源保险为短路故障。 ( 2 )电源接地故障:电源一极与大地相连而形成另一极对地有漏泄电流产生。 ( 3 )设备误动故障:设备的控制线路混线后,电路甩开一部分检查条件而导致设备错误动作。 2、6502电气集中故障处理时间的缩短方法 2.1、如何从控制台盘面分析做到少进继电器室,减少处理的延时 处理故障首先要看清现象,“读懂”控制台的显示,然后抓住主线作综合分析,再运用一些有效的办理手段,将故障范围限定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直到在控制台上不能细化为止。有些疑问

4、应在台上寻求初步答案,不要带进继电器室。只能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才进室内核实查找。 6502 电气集中电路故障的难点有二个方面:一是同一现象有多种原因造成,如信号开放后自动关闭涉及到六种因素;二是同一种原因在控制台上显示出多种现象,如选岔电路中的许多故障与进路排列方式有关,不同的进路,同一原因形成的现象各异。这两种情况,如不在控制台上进行确定,进室内是很难着手的。即使能处理,需要台上、室内多次配合试验,通过观察继电器动态来确定,这个过程就显得太复杂了,如果台上配合的不是专业人员,处理者每次还要上控制台确认一遍,否则,往往由于配合上的失误而导致误判。这样反反复复,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事倍功半。因此,

5、我们说,“宁在台上误一分,不进室内抢一秒。”处理故障最忌来回跑动,重复操作,多次进出继电器室。 通过分析和总结, 6502 电气集中电路中各种继电器的动态绝大部分都能在控制台上观察和检验出来,无须进室内确认。少量因特殊情况不能断定,在室内确认的数量是很有限的。这就为我们处理故障提供便利的条件,一者在控制台按压几个按钮进行检验要比进室内反复确认省时得多,二者在单人值班的情况下,节省了许多双人配合的环节;三者为简化下一步处理过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对组合架布局了解,以减少发生网络故障时,减少寻找故障点的时间 6502大站电气集中,在现场的布置是十分有规律的,那么这些组合在继电器室是以什么顺

6、序进行安装的呢,这也是我们必须记住的。虽然通过看图可以查出组合位置,但是“看图三分慢”。一旦我们掌握了其中的规律,至少可凭“直觉”找到组合所在的组合架,再凭铭牌找到组合就不难了。室内组合架,一般设置成几排,每排并排4个到5个组合架。组合架的编号,由进门第一排组合架正面,从前向后顺序编排数,从左至右顺序编架数,然后用两位数字合起来给每架编号,十位数表示排数,个位数表示架数。如“24”表示第二排第四架。 每架设有十一个组合。其中有一个零层组合,根据设计的需要,有的站设在架的最上面,有的站设在架的最下面。其它的10个组合总是从下至上顺序编号。如“243”指的是第二排第四架第三层。“”的后面为层号。

7、实际站场所需要的组合在继电器室各排架上顺序安装的规律: 2.2.1、上、下行咽喉是分开安装的 一般情况下,继电器室与站场平行。若这个站的下行咽喉靠继电器室门口,那么下行咽喉的组合就设在前几排,再由前向后顺序安装。上行咽喉的组合设在最后几排,由后向前顺序安装。 2.2.2、组合之间顺序是“S”形排列法 A、站场组合之间的“S ”形列法: 面对站场图。自进站开始沿着站场图最上方的一条进路顺序排列到股道,再从最上方的股道向下方股道顺排,然后沿站内向站外发车口(或尽头线)处的一条进路顺排。若这条进路的下方还有一条平行进路,就再从站外向站内方向顺序排列。 另外,对于大站来说,还有一种分段“S ”形排列法

8、。与上述的区别是先将站场图按双动道岔为基本单位分成若干小“区域”,再用“S ”形将这些小“区域”顺连起来。 B、架间的“S ”形排列法 组合之间排成了一个顺序。那么组合架上的组合又是如何排序的呢,如前例。下行咽喉排列在前几排上,第一个组合一般设在111 上,然后从下至上顺序安装10个组合。第11个组合就设在1210,然后从上至下顺序排10个。多的组合又从131开始从下至上顺排,直至按这一规律排完为止。 C、排与排之间的“S ”形排列法 如前例。下行咽喉从1114架排满后,多的组合就从2421顺排,然后又从3134的顺序直至将本咽喉组合排完。 2.2.3、F 和DY 组合的安装 F组合一般放在本

9、咽喉组合顺序排列起始架而靠近零层的一层上,如零层组合在上面,则F 组合就设在第10 层。DY 组合就安装在与起始架相邻的一架靠近零层组合的一层上。如F 组合在1110上,则DY 组合就在1210 上。如零层组合在下面,则F 组合就设在第1层。DY组合就安装在与起始架相邻的一架的第1 层。如F 组合在111上,则DY 组合在121 上。 2.2.4、站间或场间联系零散组合的安装 一般装在靠近联系较为密切的设备组合附近。如单线半自动组合一般安装在进站组合附近。 2.3、依照定型组合图,加快阅读图纸的时间 2.3.1、参考定型组合图 因为6502是定型组合,所以可以根据定型的条件,参看定型组合的内部

10、配线图来处理具体的故障。包括缩短处理故障时测试范围。但也仅限于参考,要注意用在不同条件信号点的同一组合配线是不一样的。 2.3.2、记忆条件 可以记忆一些常用的接点所使用的位置;记忆一些网络线的电源,来加快处理的时间,也便于读图。如: A、电源规律: KZ:1,3,5,7,9 KF:2,4,6,8,10, 11线,调车进路KZ;列车进路KF 12,13线,瞬间有KF, 14,15线,JZ 继电器线圈:1,3 KZ ;2,4 KF B、接点规律:(参考) 选择组网络中,第一组前接点用于自闭;第二组前接点用于传递KZ,第三组前接点切断KF,第四组后接点用于互切; 执行组网络中,接点的组数为网络线数

11、减7,就是如:8线(执1线)网络上串有:XJJ,KJ,DBJ,DGJ的第一组接点。如此类推。 3、系统分析6502电气集中故障的处理方法 处理故障的一般步骤处理故障时,可按一看、二试、三查、四测、五处理的五步查找法处理。 一看,就是认真观察控制台现象,主要是从表示灯亮灯情况,电流表指针摆动情况,电铃鸣响及各种按钮的位置等方面获取故障信息,再进行综合分析,以便确定故障性质和故障尤围以及影响的范围等。 二试,就是办理与试验,通过重复办理,核实故障发生的经过,再采用其它的办理与试验手段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以确定具体的故障电路或故障部位。 三查,就是核实与复查。首先要核实室内或现场与在控制台作出的判断

12、是否相符,如根据控制台判断是 XJ不励磁,那么进室内要确认 XJ是否在落下状态。其次,是复查故障电路的条件是否满足,该动作的设备是否动作,不该动作的设备是否误动。 四测,就是测试。上述三步的判断结果应该将故障点已确定在某一段电路上,就要使用电表进行测试,查出故障点。属室内网络电路故障应采用侧面端子检测法,先将故障确定在某一组合内;属局部电路故障,采用接点查找法找出故障点。如果故障与室外有关,先应在分线盘上确切区分室内外,再进行查找。 五处理,查出故障原因后,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快恢复设备使用。一时不能修复,应采取应急措施;确不能修复时,应将设备停用待援。 3.1 常见开路故障的处理 在

13、6502电气集中庞大的网络体系中,开路即断线故障的发生率是故障总数中最大的。尤其在一个站场开通运行以后,由于地质、鼠害等许多因素都容易造成开路故障,虽然发生率较高,但处理起来比较简单,现在就针对开路故障的一些特性来分析处理。 首先要掌握一些断线故障的常用处理方法:断线故障一般采用电压法查找。对于能断开电源或故障状态下无电压的回路,可采用电阻法查找。 3.1.1 电压法 这里介绍四种方法:经验测量法、分段测量法、借用电源极性查找法、接地测量法。 A、经验测量法 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总是有规律的。故障的发生也遵循这一规律:有其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一些故障尤其是室外故障的发生,总是在几个常见的部位上

14、。如线圈断线,元件失效,接点接触不良、插接不良等。以道岔电气故障为例加以说明。 道岔无表示且电源电压正常送至道岔。先测整流二极管两端,有电压,则二极管坏;无电压,再测移位接触器,有电压,移位接触器接触不良;无电压,再测开闭器接点,那一组接点有电压,哪一组接点不良;仍无电压,再看插接件好不好。这种方法较为简明直观,可以脱离图纸,一般情况下能迅速处理出来。但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没有考虑故障的特殊性,漏检部分线路;另一方面依靠“无电压确定电路良好”进行判断不确切,倘若因表笔接触不良,将会造成误判。 B、分段测量法 如图一所示:某组道岔定位无表示,电压能正常送出:先测 x 至二极管负极之间的电压,若

15、有电压,表明该段电路故障。因为正常时该段不应该有电压,它只是一根连通的线。然后分段测量,先测电缆合 3 号端子至插接件 1 号端子之间,有电压,则该段开路;无电压再测插接件 1 号端子与开闭器 21 接点之间,有电压,说明该段开路;无电压,再顺着电路移动测量,只要测出两个端子或接点之间有电压便是故障所在之处。这种方法思路较为清晰,且整条故障线路得到了检查,但仍存在“经验测量法”的第二种缺点。另外当线路正、负电源控制线同时断线时,就无法查出故障点。 (图一)借负找正或借正找负法示意图 C、借用电源极性查找法 如图一所示,定位无表示且电压正常送出,能在电缆合 3 与 5 号端子上有交流 110V

16、电压。先测二极管两端,无电压,再将一支表笔放在 3 号端子上即 Xl 也就是 DJF ,另一支表笔接在 9 号端子上,无电压,说明 DJZ 没有送到二极管的正极上,因而要采用借负找正的方法,接在 DJF 的表笔不动(即 3 号端子上的表笔固定不动),另一支表笔接到插接件的 3 号端子上,无电压,说明 DJZ 未送到插接件,即电缆盒 5 号端子至插接件 3 号端子之间开路;有电压,再将移动的表笔接到移位接触器的 04 端子上,无电压,说明插接件 3 号端子至移位接触器 04 端子间开路;有电压,再顺着电路移动测量,故障出在有电压与无电压之间。反之,如果 DJZ 已送到二极管的正极而 DJF 未送到二极管的负极,那么,就要采用借正找负的方法了。这种方法适用于故障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