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8年度工作总结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76354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8年度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8年度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8年度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8年度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8年度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8年度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8年度工作总结(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8年度工作总结*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8年度工作总结2008年,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及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劳动保障厅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落实执政为民为核心,以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想大局、谋全局,围绕发展促就业,围绕稳定抓确保,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拓宽新思路,研究新举措,真心为民办实事,多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劳动保障事业呈现创新发展的局面。全市新增就业30791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482人,其中帮助”4050”就业

2、困难人员就业2031人,分别完成省目标的119%、129%和13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低于省控制目标近1个百分点;新增劳务输出万人,完成省目标的152%,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8亿元;以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为重点的各类培训总计万人,职业技能鉴定10060人,完成省目标105%。全市各项社会保险新增参保职工万人,提前两个月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确保了10394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万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36名失业人员救济金的及时足额发放,保障了万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并为万名特困职工提供了生活救助。主动监察用人单位2998户,涉及职工25万人,受理群众举报案件210起,劳动争议案件456起

3、,结案率分别为%和 %,依法维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全市劳动保障工作跨入全省先进行列,首次被省劳动保障厅评为全省先进集体,市委以万事民为先为题印发了劳动保障工作成效,各项工作受到市级以上表彰35次,一些企业和群众送来表扬信和镜匾20多个。一、突出民生之本,体现*特色,就业再就业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了再就业责任制。市委市政府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民生之本、富民之举、党委政府之责来抓,摆上了更加突出位置,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制。将新增就业岗位等五项再就业工作目标作为对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签订了责任书,年终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先后7次召开党

4、政联席会议、市委常委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就业和再就业工作,3次召开了全市再就业工作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安排部署。建立了再就业联席会议、定期通报、目标考核、督导检查、宣传咨询等五项制度,召开再就业联席会议5次,开展了4次全市性的再就业政策和工作落实情况大检查,并把再就业工作列入了年终行风评比的重要内容。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强势推进。2、结合*实际,在全省率先出台和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政策。为使再就业政策体现民意、符合市情、突出特色,先后3次对下岗失业人员及其技能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在制定政策过程中,潜心研究中央和省的政

5、策,突出第一要务,突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愿意和需求,深思细谋,反复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数易其稿,以市委市政府承发20081号文件形式出台了促进再就业的实施意见,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出台相应文件74件,确立了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并举的战略和绿色就业工作思路,开通了八条具有*特色的就业渠道,实施了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就业服务等11项扶持政策,既全面贯彻落实了中央和省的政策,又突出了*实际富有创新,形成了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做到就业增长点在哪里,政策就支持到哪里,就业服务就跟到哪里,工作网络就延伸到哪里。同时出台了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1%用于再就业的政策,加大了再就业资金投入,今年

6、全市列入财政预算的再就业资金万元,达到了递增10%的要求。全市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7742个,办证率%。有863名下岗失业人员持再就业优惠证办理了个体营业执照,免收行政性收费万元,为466人减免税收万元,有15人享受小额贷款30万元;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服务型、商贸型企业有395人享受税收减免万元、608人享受社保补贴万元;全市共有2995人享受社保补贴万元,有3124人享受岗位补贴万元,有8712人享受免费培训万元,有4009人享受免费职业介绍万元,还有955人享受其他免费万元。各项再就业政策得到积极认真的贯彻落实。3、实施再就业援助工程,突出抓好绿色就业和岗位援助。为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

7、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我市以开发就业岗位为核心,以帮助大龄就业困难对象为重点,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开展再就业帮扶和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于今年4月份在全市启动了再就业援助工程,先后制定下发了*市再就业援助工程实施方案、开展对口帮扶和党员帮扶活动的意见、开展企业家手拉手岗位援助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共制定了25项援助措施,把真心为民服务体现在办实事的具体行动和成效上。一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实施岗位援助。开辟绿色就业渠道,安置了26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其中在市区组建两支下岗职工造林绿化队,安置1389人,已植树万棵;动员下岗失业人员承包荒山、从事食用菌栽培、奶牛饲养、蔬菜大棚等安置了1200多

8、人,成为我市扩大就业的一大特色,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开发后勤保障、城市环卫、社区服务、治安巡逻、社会公德监督员、社区劳动保障协助员等公益性就业岗位3905个,主要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774人,其中”4050”人员2031人;依靠执法监察手段清理非法用工腾空就业岗位560个,开展企业手拉手岗位援助活动提供就业岗位698个;依托民营经济发展新增就业岗位12123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144人;鼓励灵活就业新增就业岗位8313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903人。同时,结合*实际,在项目建设上,做到与扩大就业”三同时”,把冶金、食品、轻纺、建材、医药

9、、机电、能源等七大产业作为主攻领域,创造了一批就业岗位;在发展旅游服务业上,通过加强基础建设、改善旅游环境等,使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广泛开展了再就业帮扶活动。市直确定了62个党政机关、经济部门对口帮扶66个下岗职工较多的市属企业,动员6000多名党员开展了”一帮一”帮扶活动,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生活救助和就业援助。共帮助8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大龄就业困难人员564人;使186名合同制职工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进入失业保险;为特困职工捐款捐物价值5万多元,助学70人;市劳动保障局帮助麻纺厂70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市国税局开展了”六个一”活动,介绍就业89人,提供就业

10、信息121条,帮扶特困职工238人,落实税收优惠政策107起;地税局为帮扶单位减免税款5万元,与220名特困职工结成帮扶对子,帮助20名下岗职工再就业,盘活资金20余万元,为189人减免营业税万元,为340人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万元;市建行为帮扶单位拨离所欠贷款600万元。平泉县把50家文明单位与46名下岗职工结成帮扶对子,宽城县着力帮扶下岗女工实现再就业,各县区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均已取得明显的帮扶成效,形成了全社会抓帮扶、促就业的新局面。三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市本级新购置了600平米的劳动力市场营业大厅,建立了信息网络发布系统,实行开放式办公;各级公共职介机构普遍

11、实行了”一站式”服务或”一条龙”办公,定期举办下岗失业人员专场招聘会,我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达到了新水平,今年通过劳动力市场安置下岗失业4592人,完成目标306%;新发展社区就业实体145个,新增劳服企业、服务型企业及生产自救基地32个,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800人,完成目标的119%。再就业援助工程已成为我市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要载体。4、统筹城乡就业,大力推进劳务输出产业化。把劳务输出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确定了”扩大京津等周边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西部开发地区的输出渠道和规模,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和境外就业领域,着力打造*劳务输出品牌,提高*劳务输出的影

12、响力和竞争力”的工作思路,非典疫情前,我市累计输出74万人次,其中长期在外务工人员达到36万人,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针对”非典”疫情的影响,积极应对,早做准备、超前谋划,确立了劳务输出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作出了”抓市场、抓培训、抓有序输出”的安排部署,发出了致各县区长的一封信,并通过调研,提出了关于推进对京劳务输出工作的调查报告,市委市政府予以印发。北京解除非典疫情后,抢抓商机,抢占市场,立即开展了京承劳务合作洽谈月活动,取得了新建430个劳务协作单位、签订万协议用工的好成绩,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头条予以报道。今年通过抓储备培训、抓有序输出、抓劳务协作、抓就地转移、抓返乡创业等措施,加快

13、了劳务输出产业化步伐,起草了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决定草案,将以市委市政府文件下发。我市劳务输出工作实现了思路创新、工作创新,在受非典疫情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取得了新成绩,全市新增劳务输出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次,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2%和163%,通过劳务输出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8亿元,有460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再就业。5、大力开展技能振兴行动,突出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把职业培训提高到加快新型工业发展的高度,纳入促进就业的大局中,在全市启动了技能振兴行动和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全面实行劳动预备、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三项制度,职业培训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

14、。今年共培训企业在职职工39615人,完成全年目标%,比上年增长43%;进行职业技能鉴定10060人,完成全年目标%;考核高级工662人,考评技师180人、占鉴定人数的%,其中高级技师14人,壮大了我市技能人才队伍;举办了5次职业技能大赛,其中汽车修理大赛获全省团体二等奖、技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全省团体第三名、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全省团体第一名,形成了重视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技校招生走出”低谷”,共招生107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69%,*技工学校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填补了我市的空白。特别是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需求和技能状况,分期分批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免费培训,新开辟了

15、保健按摩、美容美发、烹饪面点等十几个专业,共培训下岗职工7211人,培训失业人员3760 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103%和125%;制定下发了*市创业培训实施方案,启动了创业培训,成立了专家咨询机构,举办了首期培训班,培训40人,已有38人办理了营业执照,受到下岗失业人员的欢迎;积极探索培训与就业一体化的路子,成立了创业社区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绿色保健按摩中心已安置19人。同时培训农民工8700人次,职业学校就业前训练3635人,非国有企业劳动就业培训1124人,分别完成省目标%、103%和112%;对52个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年检,完成了34个培训机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二、狠抓保险扩面,巩固”两个确

16、保”,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采取综合措施,社会保险扩面势头强劲,成效显著。始终把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作为一项为广大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的”民心工程”,依靠法制监督、行政制约、制度规范、宣传引导等综合措施,强力推进扩面。今年全市各项保险新增参保职工53986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新增8878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新增1033人,医疗保险新增29290人,失业保险新增10650人,工伤保险新增4135人,都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在国有、集体企业职工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参保人数保持上升势头,增收各项保险费1869万元。一是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在对各项社会保险扩面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以市政府承市政200845号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扩面重点,制定了保险扩面一系列政策措施。3月份在全市组织开展社会保险扩面专项活动,7月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