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报告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666168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8.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地铁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地铁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地铁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地铁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报告(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厦门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五缘湾南站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报告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 抗震专项论证 (初稿)五缘湾南站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证书编号 A1120000562015年3月2目 录第一章 概述11.1 工程概况11.2 结构特点及施工方法21.3 设计依据31.4 主要设计原则41.5 主要设计标准51.6 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6第二章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102.1 工程地质102.2 地层特征102.3 水文地质132.4 特殊性岩土及不良地质作用162.5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结论18第三章 抗震设防基本要求193.1 抗震设防目标193.2 抗震设计条

2、件193.3 抗震设计方法20第四章 静力作用下结构计算分析214.1 荷载分类及组合214.2 计算模型与计算简图234.3 主体结构计算及结果23第五章 抗震计算265.1 明挖结构计算265.2 时程分析法计算325.3 结构抗震性能分析37第六章 抗震构造措施406.1 主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406.2 非结构构件抗震措施46第一章 概述1.1 工程概况五缘湾南站位于五缘湾道与环岛干道交叉口的三角地内,天圆大桥桥头处,东南-西北向展布,位于五缘湾临时商业街地块,现状地面起伏不大、东南低西北高,站址范围内地面高差约2.1m左右。站址东南角为源古历史博物馆,西北角为天圆大桥桥头。五缘湾南站为

3、地下双层岛式站台车站,站台宽度为12m,主体结构采用双层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4个出入口、一组风亭,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右DK39+988.419,车站主体结构外包总长280.4m,标准段宽20.7m,车站顶板覆土34.5m。鉴于周边环境,结合本站的地质条件,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分两期施工,一期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含车站两端风道),二期施工出入口。本车站两端区间的施工方法均采用盾构法施工,施工时需为湿地公园站五缘湾南站区间工程、五缘湾南站五缘湾站区间工程提供盾构始发条件。图1-1 五缘湾南站鸟瞰图1.2 结构特点及施工方法车站站点周边有居住用地,主要为园林、天圆桥引桥、匝道桥、源古博物馆

4、、厦门慈善慈济志业中心及海域。源古博物馆基础形式为基础形式为PHC预应力管桩,桩长约2030米。车站周边主要存在市政管线,主要为雨水管渠、电力、电信管线,对基坑施工影响较小。综合考虑结构所在地段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城市规划要求,周围既有建筑物、道路交状况、场地条件、结构埋深、结构型式、工期和土建造价等多种因素,五缘湾南站主体推荐采用明挖法施工。表1-1 设计方案参数表项目五缘湾南站现状方案技术分析车站站位五缘湾道与环岛干道交叉口车站形式地下二层岛式换乘形式无施工方法明挖法车站总长280.4m车站总宽20.7m车站埋深34.5m拱顶所处地层杂填土底板所处地层全风化花岗岩、残积砂质粘性土结构

5、设计重点附属上跨暗渠,主体结构侧穿天元桥匝道引桥。施工难度一般1.2.1 附属结构设计方案车站附属结构包括4个出入口(其中1号出入口为预留出入口),1个消防出入口,2组矮风亭,1部无障碍电梯。1.2.2 车站主体结构横剖面图车站主体标准段横剖面图详见图1-2。图1-2车站主体标准段结构横剖面图1.3 设计依据(1)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专家组评审意见(2)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 高林站(3)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4)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详勘阶段 高林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4年11月,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厦门

6、地质工程勘察院)(5)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技术要求(2014年10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6)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系统对土建的要求(2014年10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7)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文件编制统一规定(2014年10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8)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2014年10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9)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各专业设计接口管理细则(暂行稿)(2014年4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10)技术联系单“铁四院【2号

7、线总体】联字(2014)第 130 号 关于提供施工图第一版线路资料的函”(11)厦门市轨道交通公司提供的管线等基础资料(12)与业主及其他设计单位的技术联系单及会议纪要1.4 主要设计原则(1)地铁结构设计应以“结构为功能服务”为原则,满足城市规划、行车运营、环境保护、抗震、防水、防火、防护、防腐蚀及施工等对结构的要求,同时做到结构安全、耐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2)地铁结构在施工及使用期间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耐久性,应根据结构特点进行承载力(包括失稳)计算,和抗倾覆、滑移、漂浮、疲劳、变形、抗裂或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满足耐久性规定。(3)地铁结构的净空尺寸应满足地铁建筑限界及各

8、种设备使用功能的要求、施工工艺的要求,并考虑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和位移等因素给出必要的富裕量。(4)地铁结构设计应以地质勘察资料为依据。地质勘察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按不同设计阶段的任务和目的确定工程勘察的内容和范围;考虑不同施工方法对地质勘探的特殊要求,并在施工中通过对地层的观察和监测进行验证和反馈修改勘察资料。暗挖隧道结构的围岩分级宜根据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确定。(5)结构设计应减少施工中和建成后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应考虑城市规划引起的周围环境的改变(包括未来地铁线的实施)对地铁结构的作用。(6)地下结构施工方法应根据结构所在地段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

9、、道路交通、场地条件、施工难度、工期和土建造价等多种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并应尽量减小施工期间对地面交通、房屋拆迁、管线改移的不利影响。在含水地层中,应采取可靠的地下水处理和防治措施。(7)地铁结构设计应根据施工方法、结构或构件类型、使用条件及荷载特性等,选用与其特点相同或相近的结构设计规范和设计方法。(8)地下结构设计应采用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为此须建立严格的监控量测制度,监控量测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要求,应根据施工方法、结构形式、周围环境等综合分析确定。(9)地下轨道交通结构的抗震设防分类均为重点设防类,结构按7度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验算。在结构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按住建部市

10、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地下工程篇)的要求进行专项论证。 地下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应根据设防要求、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和埋深等因素选用能较好反映其地震工作性状的分析方法,并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提高结构和接头处的整体抗震能力。(10)地下工程的工程材料应根据结构类型、受力条件、使用要求和所处的环境等选用,并考虑可靠性、耐久性和经济性。主要受力构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材料,必要时也可采用金属材料。(11) 结构计算简图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条件,反映围岩对结构的约束作用。当受力过程中体系、荷载形式等有较大变化时,宜根据构件的施工顺序及受力条件,按结构的实际受载过程进行分析,考虑结构体系

11、变形的连续性。结构设计时应按结构整体或单个构件可能出现的最不利荷载组合进行计算,并应考虑施工过程中荷载变化情况分阶段计算。(12)当结构位于液化地层时,应考虑地震及车辆震动可能对地层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根据结构和地层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1.5 主要设计标准(1) 主要结构构件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2) 地铁结构中永久构件在按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进行使用阶段的承载能力计算时,取01.1,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能力计算时,取0 1.0 ,在按荷载效应的偶然组合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时,取01.0 。作为临时构件设计的结构,在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时,取00.9 。(3)结构

12、按7度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验算,按抗震等级三级采取构造处理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4) 严格控制工程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量。一般情况下,地面沉降量控制在30mm 以内,隆起量控制在10mm 以内。当周边有重要建筑(构)物及管线时,应控制在其允许的范围内。(5)结构设计应按最不利情况进行抗浮验算,抗浮设计水位按100 年一遇洪水位设计。在不考虑侧壁摩阻力时,抗浮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5,当计侧壁摩阻力时,抗浮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15。当结构抗浮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抗浮措施,但不宜采用消浮或底板锚杆的措施。(6) 裂缝控制: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背土面为0.3mm、迎土面为0.2mm。

13、(7)围护桩嵌入原则:残积土不小于6.5m,全风化层不小于6m,强风化层不小于5m 。(8)旋喷桩与围护桩咬合宽度不小于200mm,旋喷桩桩底进入冠梁底标高以下5m。(9)围护桩嵌入原则:残积土及全风化层不小于5.5m,强风化层不小于3.5m,中风化不小于2.5m,微风化不小于1.5m。1.6 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1) 地下连续墙、冠梁和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强度等级调整为C35。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将冠梁和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强度等级调整为C35。2) 围护结构第一道内支撑间距宜调整为89m;第二、三道钢支撑间距1.53m,偏小,宜考虑钢筋混凝土支撑。执行情况:根据地质详勘报告进行优化,在满

14、足结构安全稳定条件下将优化调整支撑间距,为便于施工,第一道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撑,第二、三道撑宜采用钢支撑。3) 第二、三道支撑平面布置图中应反映地下连续墙分幅情况。执行情况:经过比选,本站围护结构已调整为钻孔桩+止水帷幕的支护形式。结合本地区类似工程经验,补充连续墙接头形式比选工作。执行情况:经过比选,本站围护结构已调整为钻孔桩+止水帷幕的支护形式。4) 五缘湾南站位置环岛干道匝道迁改位置较近,应考虑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衔接。执行情况:经过比选,本站围护结构已调整为钻孔桩+止水帷幕的支护形式。5) 五缘湾南站周边环境较简单,且有环岛干道匝道影响地下连续墙施工,建议研究改为钻孔桩+止水桩的支护形式的可

15、行性。执行情况:经过比选,本站围护结构已调整为钻孔桩+止水帷幕的支护形式。深基坑评审专家意见1)该站基坑围护结构支护采用排桩+内支撑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案基本可行。回复:本条为肯定意见。2)补充有关的设计规范依据及更新旧规范,设计说明中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0330-2013)应改为GB 50330-201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应改为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1,补充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911-2013、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 50652-20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控制技术规范GB/T 50839-2013、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 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