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助残志愿者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助残志愿者的作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助残自愿者的作用费成摘要: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炫耀关心爱护。助残志愿者对残疾人提供志愿服务,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改善自我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助残志愿者内涵,服务价值,助残志愿者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来完善助残志愿者服务。关键词:助残志愿者 问题 作用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目前,在我国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是个特别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根据中央文明办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志愿助残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广泛普及志愿助残理念,切实推动“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优质实效的志愿服务。中华民族有扶残济困的优良
2、传统,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志愿者助残,是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扶助残疾人的一种有效形式。开展志愿者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提供经常的、切实有效的帮助,既能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也有助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全社会传播和发扬光大,有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深入开展助残志愿者活动,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残疾人更有价值、更有尊严地生活。这既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概念分析“志愿者”(英语Volunteers)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在西方
3、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志愿者是职业之外的“不受私人利益或强制法律驱使的人们的努力”,其目的在于改进社会,提供福利。 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在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志愿者行动叫做义务工作。在台湾,志愿者称为“志工”。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则将“义工”(“志愿者”)定义为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及精神的人。同时将义务工作定义为:“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的服务。”
4、60;青年志愿服务条例第二条规定:志愿服务是指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青年志愿者是指热心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青年。广而言之,志愿者是指任何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金钱及精神,在不谋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志愿者的广义概念) 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志愿者按照服务类别有不同的种类,其中助残志愿者是众多志愿者队伍里的一只。助残志愿者是指为残疾人提供志愿服务的
5、工作者。二、助残志愿者价值分析1、是弘扬传统美德的一种体现。关老爱幼,扶幼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大家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影响,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对于残疾人这个群体,由于自身条件的特殊性,特别需要社会给予必要的关心爱护。助残志愿者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体现。助残志愿者对残疾人提供无偿、义务的服务,满足残疾人群体必要的身心帮助,使他们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来。 2、有助于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建立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
6、社会暖流。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二)志愿者助残活动过程是一个健全人与残疾人共同参与,互益共享的过程 3、有助于丰富自身生活体验,促进社会进步。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健全人与残
7、疾人共同参与助残志愿活动,是一个残健融合,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过程。对于残疾人自身作为志愿者参与服务也有其特殊优势,残疾人不是弱者,每个残疾人都有其强项的一面。残疾人在志愿活动中,也可以发挥其强项,给予健全人更多的帮助,这也是他们回报社会的一种形式。残疾人参与助残活动,对助残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从某种角度讲,残疾人会更加了解残疾人的生存状况,更有可能为残疾人提供切实的帮助。同时,一些残疾人志愿者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也会深深地感染受助的残疾人,使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更好地面对人生。 4、有助于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残疾人群体相对来说一个比较闭塞的群体,与外界交流、接触的机会比较
8、少。长此以往,残疾人群体就会成为一个边缘化的群体,对社会事物陌生,对生活失去信心,对自身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因素。为了,通过助残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帮助残疾人群体走向社会,能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接受服务时的自卑感和疏远感,从而使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尊强归属感,进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问题分析1、助残志愿者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服务效果有待提高。因为对于志愿者的要求门槛比较低,只要有爱心的人士都可以加入到志愿者队伍里来。所以有些志愿者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在开展志愿服务的时候,服务效果不理想。不能满
9、足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2、在缺乏创新意识,服务形式有待改善。助残志愿者对于志愿者的服务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大多的服务形式都是一些简单的模式,缺乏创新与改善。有的服务相对简单,有的只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些简单的扫地、送水、洗衣等工作。几年如一日,服务对象在接缺乏一些有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志愿者,无法根据一些残疾人的实际能力,向他们提供一些创业的经验,使他们摆脱现实生活的困境。3、志愿者活动经费有限。由于志愿者提供的服务是自愿、无偿的。所以志愿者队伍活动的经费一般都是自筹,或者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志愿者队伍的活动经费比较紧张,很多活动没法正常开展。由于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志愿者的积
10、极性也受到很大打击,助残志愿者的队伍规模很难扩大。社会影响力也较小。四、对策分析1、建立“一助一智囊团”,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武警马鞍山市消防支队“造血”救助的方式,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先出资帮助特困家庭创建小卖部,进行适合其自身条件的经营业务,由原始的“输血式“救助转变为良性的“造血”式救助,这样特困家庭就可以用自身的劳动收入摆脱贫困了。这给笔者很深的启发,从而产生了:建立“一助一智囊团”,为残疾人发挥自我潜能逐步走出困境创造条件的设想。按照这一设想,需要志愿者根据每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为残疾人出谋划策,使其发挥自我潜能逐步走出困境。这条路可能是漫长的,需要我们作出以
11、下的不懈努力。(1)深入了解“一助一”残疾人的家庭状况。当我们作为志愿者深入到“一助一”的残疾人家庭中时,要与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广泛的交流,深入了解这一家庭的具体状况(如:残疾人的残疾程度及其身体状况;其家庭收入状况;残疾人本人及其家庭成员都有哪些基本技能等)。只有在充分了解这一残疾人家庭的具体状况的情况下,才能尽己所能地为他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2)了解当前的就业(或创业)市场。在我们深入地了解了残疾人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能力后,就要根据这一残疾人家庭的实际能力,对当前的就业(或创业)市场作深入的了解。只有在对当前的就业(或创业)的市场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寻找到一条残疾人发
12、挥自身潜能逐渐走出困境的路。(3)结合残疾人的实际状况,给予适合的技能辅导。结合残疾人的实际状况,请有某些专长的志愿者来为受助对象进行适合其自身状况的技能辅导。只有当残疾人掌握了某种技能,才能使其在就业(或创业)方面具有竞争力。2、创新服务形式,化被动为主动一些有创业能力的残疾人,他们最需要的是合适的创业方案。招募一些有创新能力的志愿者,是当务之急。要实现这一设想,可能需要有更多富有爱心、有一定社会阅历的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只有当有更多的富有爱心、有一定社会阅历的志愿者参与其中,残疾人发挥其自身潜能逐步走出困境的美好愿望才能实现。当然残疾人最终能否发挥自身潜能逐步走出困境的关键,还在于残疾人及其
13、家庭成员在这方面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当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发挥出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最终走出困境。3、多种渠道筹集经费志愿者团体助残等志愿活动的经费筹集,是志愿活动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志愿者团体活动经费的筹集则需要多渠道、多方面的努力。(1)争取企事业单位的资助。志愿者团体要加强对所开展的活动意义的宣传,使更多的人对助残等志愿活动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有所关注。在争取企事业单位的资助方面,需要我们扩大志愿活动的影响力。在这点上,我市部分志愿者社团做的相当不错,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充分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向社会各界介绍他们的助残活动,并已取得实效。他们已与安徽金种子
14、酒等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志愿者团体以社团的身份自办产业。志愿者团体(如安徽无为商会、浙江商会)以社团的身份自办产业,用其产业利润来增加志愿活动经费(就是遵循NPO的通行原则,利润不分配,所获利润必须用于其组织所从事的事业)的方法,确实是筹措志愿者团体助残活动经费有效可行的途径之一。但这有待于国家对民间组织的扶持。具体政策及法律、法规尚要假以时日!(3)以社团身份争取取得公益基金和政府的资助。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撰写的(孙炳耀执笔)社会福利服务机构资助办法研究纲要(资料引自非营利机构评估上海罗山市民会馆个案研究一书)提出可设立“福利服务基金”通过三条渠道筹款,一条是政
15、府拨入预算经费;一条是部分福利彩票资金;一条是社会捐助资金。同时该基金作为联合筹款机构代表所在地的全部福利机构向社会公开募捐筹款。当社会福利服务机构需要该基金资助时提出申请。该基金将根据提出申请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不分所有制)的服务质量等条件,通过平等竞争给予资助。一旦此类公益基金正式设立。笔者觉得,在这方面志愿者团体可以以社团的身份参与申请,也可以作为某个社团的下设机构提出申请。如:我市“119爱心1+1工程”志愿者服务中心就下设于武警马鞍山市消防支队队部。在申请政府资助方面,海外华人中有一个很成功的例子:美国西雅图仁人服务社成立于1972年,是由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在美留学的大学生和中学生,
16、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起来为华人服务的组织。他们于1975年得到了政府的资助。该组织发展至今,已有20多名员工和100多名义工。他们既为当地社区华人服务,也为帮助解决老人问题、新移民青年就业问题服务,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他们每年举办为期七周的夏季青年就业辅导班,辅导青年如何开创事业,分享社区服务工作经验等,取得了不小的成效。虽然这是国外的事例,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但值得我们借鉴。参考文献(1)吴亦明著,现代社区工作一个专业社会工作的领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 同人,“星光”为何如此灿烂福州大学财金系助残志愿者结对子助残材料,助残简报第1期(2003年8月15日)(3) 杨团主编,非营利机构评估上海罗山市民会馆个案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4) 主编吴瑞卿 陈纪安 罗志雄,作者黎帼华,美国社会服务(美国生活百科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