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童声解读童心1(恢复)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61357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聆听童声解读童心1(恢复)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聆听童声解读童心1(恢复)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聆听童声解读童心1(恢复)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聆听童声解读童心1(恢复)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聆听童声解读童心1(恢复)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聆听童声解读童心1(恢复)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聆听童声解读童心1(恢复)解读(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聆听童声聆听童声 解读童心解读童心 株洲市幼儿园 罗芳 案例一 奕成的爸爸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奕成模仿 爸爸的样子,也拿了一张报纸看起来。一分钟后 ,他忽然站起来将报纸卷成了一个很不规则的纸 筒,舞了几下。然后去打开电视,看到奥特曼 正在放映,他抓起纸筒说:“我的激光剑,我是 奥特曼!”他用劲舞动纸筒,纸筒折了。于是,他 跑到厨房,要妈妈替他卷好一点的“激光剑”,接 着,他举着妈妈卷紧的纸筒,边跑边舞,嘴里还 发出“piu piu ”的声音。 作为观察记录者,你除 了了解到字面上提供的内容, 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呢? 爸爸妈妈:孩子的能力提高了,又会玩 一个新玩具了。 教师:动画片中的角色对幼儿游

2、戏、行为 的影响。 研究者:研究证实某一年龄段儿童想象 的特点是什么。 因此,不同的人、从不 同的角度、不同的目的去观察 同一对象、同一事件,可以获 得不同的信息,做出不同的观 察结论。 案例二 今天的户外活动时间里,三岁的明 明不停地改变他的活动。最初,他在沙 坑里挖洞,然后跑到别处用粘土做了一 个杯子,然后又跑到旁边的柳树下转圈 圈玩,在这之后,他在一张大纸上画了 两个大大的圆,每个圆中间点了几个点 ,他说那是“关在笼子里的老鼠”。在6分 钟里,明明换了四个活动。 一个洞(在沙坑里挖的) 一个容器(用粘土做的杯子) 一个封闭的空间(柳树下转圈) 被关在笼子里的老鼠(画画) 什么是观察 观察

3、就是用眼睛看周围发生的事,然后用脑去分析、 辨别、综合。观察是将眼睛作为捕捉信息的主要途径。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也是教育科 研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他的研究方法也少不 了观察。 什么是观察 陈鹤琴自儿子一鸣出生起,就观察他的发展,用了 808天的观察记录,于1925年发表了儿童心理之研究 一书。 什么是观察 卡尔 威特德国的牧师,儿子出生反应迟钝、有点痴 呆,但通过他对儿子的观察,记录儿子的点滴、分析、培 养,让儿子成为了著名的哲学家、法学家。 什么是观察 蒙特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 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取得 应有的态

4、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只观不察 是冷漠 又观又察 是尊重 什么是观察 观察是了解幼儿的窗口,观察力是教师必备的一项重 要的专业能力。是和教育教学技巧和弹唱舞美同样重要的 一项专业能力,但又是一项被教师遗忘了的专业能力。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观察幼儿,并给以正确、及 时的回应,真正做到蹲下身子和孩子保持在同一高度,真 正做到蹲下来!蹲下的不仅仅是身子,还有态度,这是作 为幼儿教师非常重要的一门功课。 观察会让你的工作产生变化;观察开展起来会 很有趣味;观察会让你快乐地体会每个儿童的独特 之处。 观察是幼儿教师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项能 力,但实践中,教师的观察往往非常盲目,质量不 高。 教

5、师观察的误区 在一次语言活动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师制作 了精美的动画课件,当孩子们看到小壁虎向好几个动 物借尾巴不成功的时候,洋洋好奇地问:“小壁虎干 吗非要借尾巴?这样不是也挺好的吗?”老师用眼神 示意他安静看后面的动画,洋洋不甘心又问了一次, 老师对他做了一个嘘的手势。放第二遍的时候,洋洋 又准备问,老师用严厉的眼神及时制止了。 教师不去了解幼儿缺乏观察意识 教师观察的误区 丁丁正在剪东西,剪了几下,觉得手中的红剪刀不 好用,就把红剪刀放在旁边,拿了一把更小的绿剪刀来 剪。看起来他对这把绿剪刀更为满意。这时老师过来了 ,她看了看丁丁在做事,似乎剪得很费力,于是拿起旁 边的红剪刀(就是刚刚丁丁

6、放下的那把),建议孩子换 一下试试,并帮孩子换了,然后走开了。丁丁非常无赖 ,嘟着嘴巴说:“这把剪刀最不好用了。” 教师不去了解幼儿缺乏观察意识 教师观察的误区 李老师在组织进餐环节时,是这样做的:当饭送来时,她组 织小朋友洗手,并在盥洗室看着孩子们洗手。许多小朋友草草洗 完甩了甩手,她没有发现。孩子们陆陆续续坐到桌子旁吃饭,许 多孩子还没有很好地掌握筷子的使用方法,老师也没有发现。孩 子们吃得很香,吃完陆陆续续送回餐具,这时餐桌上、盘子里、 碗里还有很多饭粒、菜叶。 整个进餐环节,老师象走过场一样完成了任务,她一直在 看,却什么也没看到。 教师不知应该观察什么缺乏观察点 教师观察的误区 教师

7、在活动区悄悄地投放了一些新的游戏材料,非 常想了解孩子们对这种游戏材料是否感兴趣,是怎样操 作的,能否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但是几天来,通 过教师的观察,发现这些材料的幼儿并不多,老师只观 察到了三四名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情况。 教师不知怎样更好地了解幼儿缺乏观察策略 观察的内容 在活动中观察幼儿: 情绪、活动中的表现、社会性发展、动作发展、 语言发展等。 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的观察、了解幼儿: 入园、离园、进餐、盥洗、睡觉、入厕等。 观察不等于只看。 观察不仅只观察幼儿的行为,还要观察幼儿的思维、使用材 料、如何与幼儿互动、与老师互动,倾听幼儿的语言、声音 等。 观察的形式 语言目标1 认真听并

8、能听懂常用语言(3-4岁 别人对自己说话时 能注意听并作出回应。) 1、有目的的观察 辰辰和南德 语言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4-5岁 愿意与他人交谈。 。) 社会目标1 愿意与人交往(4-5岁 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 常玩的小伙伴) 社会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4-5岁 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 见和建议) 观察的形式 2、有重点的观察 如: 从一个领域着手的观察; 从一日活动的某个环节观察; (切忌采用测查的方式) 3、随机观察(随机生成观察目标) 观察的方法 1、 养成观察意识 教师要有强烈的观察意识,也就是教师对孩子要有 好奇心,要想去了解孩子,这样才会生发观察的需要。 观

9、察的方法 2、 确定观察目的 1)、确定观察的对象,即幼儿,每天有意识地观察几 名幼儿。(要求:一个月之内至少三位教师要将班级所 有幼儿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两次。) 观察的方法 2)、确定某一具体内容 如:观察一个领域;观察一个活动区域;观察一个 活动环节;观察一个环节中的某一个幼儿(如体能活 动中某个孩子的表现)等。 观察的方法 3、细化观察内容 老师最近在建构区投放了一些图片,想观察孩子与 图片的互动情况,就设计几个具体的问题。 如:是否会去看图片?会看多久?看了以后会有什 么行为?会有什么语言等。 当老师制定了这样细致的、明确的观察目标后,老 师就有观察的事情可做了 。 观察的方法 4、

10、 巧用观察记录 录像记录 优势:动态的、真实的、持续地记录一段时间。 不足:不方便、容易影响幼儿的活动、不易操作。 照片记录 优势:常用、方便、快捷、短暂的真实 不足:不能持续性、没有动态性 观察的方法 文字记录 优势:最常用的,很方便的,可以记录持续的过程的。 不足: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容易带老师的主观意识。因此,老 师要不断地练习,不断提高记录能力。 1)、 在围裙的口袋里随时放着即时贴、便签纸、小记事本、笔 、记时间的工具等,自己寻找自己最喜欢的记录工具。 2)、为了不忘记一个幼儿,不拉下一名幼儿,有很多方式,如: 每天三位老师确定要重点观察的幼儿进行跟踪记录;小二班的 方式将记录贴在幼

11、儿的名字下,一目了然;每周清理没有观察 到的幼儿,然后做计划。 观察的方法 3)、记录是先用自己的方式做简写,晚些时候再丰富起来。 补充后:今天区域活动时,小吉在建构区活动,他看着明明 在搭建一座房子,看了五分钟后,明明搭出了一座较高的房子, 然后,没有任何征兆地,小吉走过去推到了明明搭建起来的房子 。 如:建构,吉 ,看明明,房子 ,5分钟,过去,推到。 观察的方法 4)、对幼儿的表现要客观地记录和描述,不要带解释性 的、判断性的词语,不要有老师的主观上判断的记录 。 例: “约翰用几条线画了三幅画,他空下了每张纸 的大部分,浪费了很多纸” 客观的记录是这样的:“在工作时间,在艺术区域 ,约

12、翰用不同颜色的线条画了三幅画:一副是用宽的 红条和窄的蓝条画成的,一副是用宽的绿条和黄条画 成的,还有一副是用宽的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条画成的 。他把它们挂起来晾干”。 观察的方法 表格记录 优势:规范、一目了然。 不足:不能随时记录,对记录的要求比较高。 幼儿园观察记录表 观察的方法 幼儿作品记录 能直观表达幼儿的行为、思考,对幼儿的成长来说 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 观察的方法 常见的不合适词汇和合适的表达 要避免的观观察记录词汇记录词汇合适的用词词 这这个孩子喜欢欢他经经常玩 认认真完成了他用分钟钟做 他用了很长时间长时间 在他反复了三次 看起来像他说说 (问过问过 幼儿以后) 我认为认为 几乎

13、每天他都 我感到我看到 如何科学地评价 1、 客观、真实地分析评价幼儿。收集丰富、 多样的能证实幼儿活动、表现的资料,收集 的途径越多、材料越丰富,越能说明幼儿的 各种发展和表现。 2、 积极地发现和看待幼儿的每一小点进步: 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每一个幼儿都是处在不 断地发展中的。 3、 用指南作为了解、分析幼儿某个行为 、某项能力发展的指引,而不是标准。 如何科学地评价 4、利用幼儿的进步和优点促进全面发展。 人的习惯思维是比较容易看到幼儿的短 处,容易盯着幼儿还做不到的事情反复叮咛。 我们要积极地看到幼儿的进步,同时还要给他 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增长自己的能力。当然 ,也要发现幼儿的不足之处,但要避免公开场 合说,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幼儿在自己的 基础上发展。 案例操作 或许我们不能完全读懂幼 儿,但我们可以无限地接近幼 儿! 聆听童声,那是最美的声 音;解读童心,那是最纯的心 灵! 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