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笔记.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660541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笔记.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笔记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笔记 我们可以把这第一种观点称为二元论 物质实体。 命令肉体。但另一方面,灵魂也会受到肉体的反作用。 一方面,我们言谈间好像灵魂是有处所的,我们说灵魂在肉体中。另一方面,也许这都是幻觉,也许灵魂根本没有任何处所,也许我有一个处所的感受,实际上只是我从我的肉体获得的所有感觉输人形成的幻觉。 我们还有物理主义者的观点。物理主义者也相信心灵,但是他们认为,心灵只是一种谈论肉体能力的方式。物理主义者当然不相信二元论者信奉的非物质的灵魂。所以为了区分清楚,我将说物理主义者根本不相信灵魂。他们相信心灵,但是不相信灵魂。 第三章 灵魂存在的论证 对于我们看不见(

2、又听不见、尝不到,也无法用内感官观察到)的东西,我们该如何去证明它们的存在呢?最重要的方法也许是这样的:有时我们合理地设定存在某种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以便去解释我们都认同其存在的其他事情。 关于最佳解释推论,在此要强调一下。我们可以合理地相信某事物,不仅是因为我们需要靠它提供某种解释,而是由于它能提供我们可以得到的最佳解释。 的肉体的生命。 纯粹的机器不能思考、推理,也没有信念和欲望。 即使是在解释思考、推理和计划时,好像我们也并不需要诉诸灵魂。 如果我真的有自由意志,那我就不可能受制于决定论法则。换句话说,受制于决定论法则的东西不可能拥有自由意志。这两者是不相容的。 也许能够想象出来某种事物,

3、并不一定代表该事物具有逻辑上成立的可能性。 想象力是逻辑成立可能性的正确向导,也就是说,但凡我们能够想象出来,便具有逻辑上成立的可能。 没准想象力是逻辑成立的可靠向导,但凡能想象出来的,就具有逻辑成立的可能。 即使我们同意柏拉图的理念存在,即使我们也同意灵魂存在并且可以被思考,我们还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没有得到任何充分的理由去相信灵魂一定是不朽的。因此,柏拉图的第一个论证由理念本质引起的论证我认为是站不住脚的。 组成部分的事物可以被毁灭。 事实上,柏拉图本人在其他对话录中,反对灵魂的单纯性。 这看起来同样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可能性。假设就是如

4、此,那么即使我们认同灵魂是单纯的,即使我们认同目前为止柏拉图论证中的所有其他观点,仍不能推导出灵魂是不朽的。.我们还是会怀疑这种可能性,即单纯的灵魂可能在某一特定时刻突然就不复存在了,或许这一时刻就是肉体死亡的时候。单纯本身并不足以保证不朽。所以,我认为,我们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柏拉图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并不成立。 当我们谈论心灵能影响肉体时,严格来说,我们所说的是肉体的一部分在影响其另一部分。 表达上就得非常谨慎。 你不应混淆组成虫的阶段和整条虫本身。阶段之间互不相同至少数量不同,或许其质也不同即便它们相互组成了仅有的一条虫。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事物必须保持原子层面上的同一性,我们都知道这是

5、不可能的。 同一副灵魂,同一个人;不同的灵魂,不同的人。我们把这叫作个人同一性的灵魂理论,或者简称为灵魂论。 个人同一性的关键在于拥有同一副灵魂。 我假设至少存在着肉体复活发生在我身上的可能性。 肉体中发生的一些改变,完全无损于肉体的同一性。 大脑的这一部分是肉体保持个人同一性的关键所在。 个人同一性的人格理论既可以被二元论者接受,也可以被物理主义者接受。 裂变也对灵魂论构成了一个不利情况。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仅仅存活或基本存活下来并没有真正给我重要的东西。我想要的是生存加上更多的东西。 人格论者一个合乎常情的提法是,你没在运行人格功能

6、也没关系,只要这只是暂时的。 即使形成信念确实需要借助想象或描绘,我们依然很容易就能想象死亡状态。 这也许就是每个人都会独自死去所指的意思:没人能替你经历你的死亡,没有人可以替代你的位置。 因此,如果我们要考虑死亡的主要坏处,在我看来,我们必须专注于自己的死亡状态。 坏处。 其次,许多事情的坏处是结果上的:某样事情本身也许并不坏,但坏在其会引起或导致坏的结果。 有些事情的坏处是相对的。 不存在确实指向了理解有关死亡坏处的关键。 因为我缺失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当我不存在时,我得不到这些我还活着时本可以得到的东西。死亡有坏处,因为它剥夺了我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事物。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

7、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所以,稳健的存在性必要条件让我们避免了非此即彼的极端,似乎我们应该接受这种立场。 他总结说,我们也毫无理由为死后的永恒不存在而感到难过。 根据剥夺解释理论,只有在本可能有美好的事物出现在你生命里时,死亡才有坏处。或者,严格来说,你接下来本可以拥有的生命权衡下来对你是有好处的(所谓的福祸相依),如果这是真的,即你接下来的生命总体上将是美好的,这种情况下,失去未来这部分人生对你有坏处。 当我思考我在生存中想要什么时,如果说在遥远的未来有某个人就是我,仅仅这样是不够的,那必须是某个跟我拥有足够相似的人格的人。 活到我们满足为止,即直到我们得到生命能赋予我们的

8、所有美好事物,可能是一件好事。 尽管如此,想要搞清楚幸福的本质,关键的是专注于内在价值(或负面价值)。在实用价值上有益或有害的事物,正是因为它们导致了本质上的好处或坏处才具有价值。 那么,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东西是快乐,而唯一具有内在坏处的东西是痛苦,这一观点被称为享乐主义(hedonism )。 我们需要累加快乐和痛苦,然后看看快乐的总数是否大于痛苦的总数。差额的正数值越大,你的生命就越好。 我们不仅能评估整个人生,还能评估人生的不同时段。 如此看来,在体验机器上的人生所欠缺的东西有这些:我们没有任何成就,没有自我认识,没有情感关系。这么看来,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真正的幸福会包含这些有价值的东

9、西,它们超乎随之而来的体验之外和之上。 比如说,成就。我们大多数人会认为成就很重要,但不是随便什么成就都很重要。 同样地,并非所有学识都有同等的价值。 死亡的差异性。必然性。不可预测性。无所不在。生而后有死(交互作用)。 相比于过度补偿,我们更在乎被亏待。 你人生的“叙事弧线”影响了其总体价值。 两种负面交互作用:一是“尝一口,就一口”,在生命被夺走之前我们已品尝到了它的甜头,但也仅仅是一些甜头而已,无法吃到更多。 二是“从高贵到卑微”。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首先,你感到自豪的事必须是某种成就。 恰当的自豪必须满足第二个条件:你感到自豪的

10、事物、活动或者特征,必须能以某种方式充分地显现你自己。 对死亡感到恐惧是否恰当? 第一个条件是:要使感到恐惧合乎情理,你害怕的事必须是一件坏事。 第二个条件是,这件坏事发生的几率,即坏事降临到你身上的几率,必须是不可忽视的。 第三个条件就是:关于坏事是否会发生,必须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样你感到恐惧才是合理的。 恐惧要适度。 恐惧死亡的过程。 死亡涉及剥夺。 也许只要弄清楚我们恐惧的是死亡带来的剥夺,而不是死亡的体验,那么对死亡的恐惧就是恰当的了。 基于已有的事实,这种畏惧不合情理。 第一种策略强调目标太过远大时有失败的风险,它会建议我们选择那些肯定会达成的目标取而代之。 第二种策略觉得,如果那

11、正是你所想要追求的,你当然有很大的机会可以成功,这样也未尝不可。但第一种策略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你只追求那些确定的事物,那么你能取得的成就往往很小。一般来说,它们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第二种策略提醒我们,生命中有一些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你确定可以轻易得到的。 实际上还有第三种策略,而这第三种策略才是我们应该采用的,即把大目标和小目标恰当组合起来。一方面,我们应该追求某种重大成就,这样,一旦你实现这些目标,你的人生就会更有价值;与此同时,另一方面,你也需要搭配一些小目标,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你从生命中得到一些东西。 生命的长度并不是我们唯一关心的要素,我们也注重生命的质量。 显然,当幸福总

12、量被定义为生命质量和生命长度的乘积时,考虑幸福总量就是考虑生命质量重要性的一种方式。 半永生。 这第一种类型的半永生,这种从字面上“你的一部分还会继续存在”的想法中找安慰的行为,在我看来,就像绝望地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哦,我就快要死了,但是也没有那么糟糕,至少我的原子还在。”如果叔本华是这么想的,我认为他只是在自欺欺人罢了。无论如何,这对我没用。 第二种获得半永生的方法,就是“你的成就会在死后继续存在”。 双态要求:你必须能够说明这个人目前(或者即将要)处于何种情况,及这个人会处于什么状况中(如果出现了变化的话)。 如果双态要求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那么我们就要摒弃双态要求。 只有当这个总体差额生命内容的价值和活着本身的价值相加之后是个负数,我们才能说死了对你而言更好。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你并不是诉诸上帝的旨意来帮你决定自杀是否符合道德。 二是,恩情未报,有义务活着去报恩。但我们并不清楚是否能欠人以外的事物的人情。 行为造成的结果至关重要。 如果自杀结束了他们关爱之人的痛苦,那么权衡下来,他们其实也得到了解脱。 义务论: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