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11658328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护理 经颅钻孔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是临床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引流将血性脑脊液排出体外,减轻脑水肿、脑膜刺激症状,还可起到调节控制颅内压的作用。因此,如何正确观察侧脑室外引流的有效性,给予患者术后正确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3678岁。其中原发性脑室出血3例,动静脉畸形2例,继发性脑室出血15例。2 护理措施2.1 术前护理 神志清醒者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焦虑、恐惧情绪,使患者安静,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向家属交代病情的危害性及此手术的目的、方法和必要性,消除家属心理负担以取得合作。争取在1520 min内剃光头发,备好头皮

2、,禁食46 h并做青霉素皮试。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2.2 术后护理2.2.1 引流管的连接 病人回病房后先将病人转移至病床上,严防在搬动的过程中牵拉引流管,使引流管滑出,在无菌操作下接上引流瓶,并将引流瓶固定于床旁侧引架上。使引流管出口的高度距侧脑室平面1015 cm。根据引流速度在此范围内适当调整高低。2.2.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引流后再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12天内,术后注意是否存在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意识、瞳孔的变化往往早于生命体征的变化1。意识障碍加重说明颅内压增高明显,头痛为颅内压增高最早期常见的症状。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常在体位改变时出现典型的喷射性

3、呕吐2。必须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定时测量血氧饱和度,观察瞳孔变化每30 min1 h记录1次,经常呼唤病人以了解意识状态,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2.2.3 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引流管阻塞,可挤压引流管,将血块等阻塞物挤出,或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吸。切不可用盐水冲洗,以免阻塞物被冲入脑室系统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3。2.2.4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 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引流量(一般引流小于500 ml/d)并每天准确记录。正常情况下术后引流液由暗红色逐渐变淡,而当引流液由红色变鲜红色,则为再出血的迹象,应及早报告医生予以处理。若引流液变浑浊,应

4、留取标本送检。2.2.5 患者外出检查时应关闭引流装置,防止脑脊液逆流 检查回来后应重新调整引流瓶的高度,并观察引流是否通畅。2.2.6 妥善固定引流管 意识障碍或烦躁不安的病人,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并向家属做好宣教。2.2.7 侧脑室引流期间的护理 病人需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并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口服缓泻剂。同时向家属宣教不要随意搬动引流装置,及调整床位的高低。2.2.8 拔管指征 一般在颅内压症状缓解,脑脊液变清,镜检正常头颅CT复查脑内血肿消退可考虑拔管,拔管之前试行封闭引流管12天,无不良反应时可拔管,拔管时应先关闭引流管再拔除管子。拔管后应采取头高位30,避免发生脑脊液漏,利于静脉回流。2.3 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本组患者病情危重并伴意识障碍,留置胃管、导尿管等应做好口腔护理、鼻饲、会阴护理,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基础并发症的发生。3 小结 脑室内出血的患者是临床急危重症,有效的侧脑室外引流可迅速缓解颅内高压症状,减少继发性的脑组织损伤。有效正确的术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参考文献1 王丽华,崔苏雯.危重病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0,204.2 吴健红.脑室引流的护理.广东医学,2000,11(21):11.3 党世民.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