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研究-北京市郊县的案例分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11642992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研究-北京市郊县的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研究-北京市郊县的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研究-北京市郊县的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研究-北京市郊县的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研究-北京市郊县的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研究-北京市郊县的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研究-北京市郊县的案例分析(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研究北京市郊县的案例分析摘要中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面临着重大挑战,特别是区域之间生均经费差异明显。本研究以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费以及生均公用费占事业费的比重为指标,考察了北京市郊县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研究发现,在生均公用费的差异上,初中阶段小于小学阶段;而生均事业费的差异则是初中阶段较大。三个指标的差异性在总体上均呈扩大趋势,并且生均公用费的相对差异大于生均事业费的相对差异。通过对经费使用结构的分解,发现在初中阶段,生均事业费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生均公用费的差异造成的;在小学阶段,生均事业费的差异主要是由生均人员费的差异引起的。但是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

2、看,无论是普通初中还是普通小学和农村小学,生均公用费正越来越显著的成为造成生均事业费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造成生均经费差异的经济、教育发展因素,发现当地人均财政支出的差异、人均GDP、人均教育支出等对于差异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对于差异性有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探讨了目前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三级公共教育经费分配比例不当以及各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划分不合理是造成当前这种区域差异性的体制原因。据此,本研究提出了解决经费分配差异性的对策,并重点讨论了政府间转移支付方案。通过对北京市数据的模拟,发现转移支付方案效果明显,操

3、作简便易行。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经费 地区差异 公平性 转移支付On the Equit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al ExpenditureA Case Study of the Counties in BeijingAbstractIn China,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al financing systems are facing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cluding, in particular, the widening disparities in per-s

4、tudent spending across areas. Employing three indexes, including budgetary per-student recurrent expenditure (BPSRE), budgetary per-student public expenditure (BPSPUBE) as well as the ratio of BPSPUBE to BPSRE (ROP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quity of allocation and use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m

5、ong the counties in Beij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regional disparity of BPSPUBE in primary levels is larger than that in junior secondary levels, while the disparity of BPSRE is larger in the latter. The disparities of all the three indexes are widening in recent ten years and the relative disparity

6、 of BPSPUB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BPSRE. By decomposing the use structure of BPSRE, its found that in junior secondary levels the disparity of BPSPUBE contributes more to the disparity of BPSRE. However, in the primary levels, the disparity of budgetary per-student personnel expenditure (BPSPERE) h

7、as more weight in the total disparity. While in recent years, the disparity of BPSPUBE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major contributor in both levels.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variance of local per capita financial expenditure, per capita GDP and per capita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have signific

8、ant positive impacts on the disparity while the effort-making degree of local government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have negative impact on it. Based on such research,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to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al financing system. Its showed that the inadequacy of compulsory ed

9、ucational expenditures, the non-proportionat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mong three levels of educations and the irrational arrangements of effort-making of compulsory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cross different levels of governments are three major institutional factors which result in suc

10、h disparity of per-student spending. This paper suggest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analyzes the method of intergovernmental grants in detail. Using the data of the counties in Beijing, the simulation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grants method shows that the disparity is significantly narrowed.Key Words:

11、financing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regional disparity, equity, intergovernmental grants第一部分:研究目的以及方法说明一、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要考察清楚北京市各个郊县之间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的差异性究竟达到何种程度。因为只有对北京市下属各个郊县之间义务教育投资的差异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之后,下一步才能制订正确的政策,确定补助资金的流向和数额。其次,本研究试图找出造成北京市郊县之间义务教育投资差异的原因,以及各个原因对这种差异影响的强弱关系。仅仅认识到差异性的情况是

12、远远不够的,隐藏在这些差异性之后的因素到底是什么才是更重要的。由于影响教育发展状况的因素很多,有社会的,有经济的,有人口的,有历史的,出于数据选取的可行性,本研究主要采取经济、教育发展状况的数据来讨论,因为对于义务教育来说,当地经济、教育发展状况是最为重要的影响方面。第三,在分析了影响郊县之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异的原因之后,本研究将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一个包含郊县之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人均财政支出的差异、人均教育经费投入、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等影响因素在内的计量模型,以此来估计这些因素的变动会对郊县之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异带来何种影响。第四,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政策的制订提出参

13、考意见,也即如何从经济和教育两方面着手解决郊县之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性。二、研究方法(一)样本和数据选取为了研究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状况,本文选取的衡量指标包括普通小学、普通初中的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以及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占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比重等指标。绝对量的指标反映了教育经费分配上的公平性,而相对量(比重)指标则反映了经费的使用结构,可以从一个侧面体现教育经费的质量因素。事业性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大块,而人员经费属于“刚性经费”,主要用于教职员工的工资开支等,在同一个市内部,各个郊县的教师工资应该差别不是很大,这可能由于有国家政策规定所致,因此各个郊县

14、的生均人员经费差异应该比较小。而公用经费则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以及其他属于公用性质的经费支出,主要是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但是,公用经费经常会被人员经费挤占。一般说来,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会影响教育质量。如果人员经费比重过高,公用经费比重过低,将使教育投资只能用于支付教师工资,正常的教学都难以维持。其次,使用结构还反映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因为在教育支出中,只有教学支出才直接用于培养学生,其他支出或者间接作用于学生,或者是为教学服务,比如说管理支出,这些一般属于人员经费(王善迈,1999)。正因为如此,公用经费的多少及其在教育事业费中的比重反映了教育事业费的分配是否合理,也反映了教

15、育经费的充裕程度。换句话说,在教育事业费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公用经费的比重如果比较大的话,则意味着“人头费”比较少,这往往是冗员较少的表现,也即经费的质量比较高。本研究所说的北京市属郊县是指昌平县、顺义县、通县、大兴县、平谷县、怀柔县、密云县、延庆县、房山县等九个远郊区县(现在大部分县已经变成了所谓的“区”),数据来源为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北京市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时间跨度为1994年到2003年。(二)评价公平性的指标现在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的方法基本上都来自于发展经济学中关于收入分配的差异分析方法(杜育红,2000)。这些方法既有对绝对差异的测量,也有对相对差异的测量。所谓的绝对差异,是指某些

16、变量偏离参照值的绝对额,所谓相对差异则是指某些变量偏离参照值的相对额。一般说来,常见的差异分析指标有标准差、极差、极差率、变异系数、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泰尔系数等,由于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需要在样本的容量比较大的时候计算方有意义,受样本大小所限,本研究用变异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变异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某项测量指标的标准差除以其均值,计算公式如下:式中V即为变异系数,分子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标准差,分母则为均值。第二部分:郊县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统计描述一、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和生均公用经费支出的差异分析(一)、经费绝对数量差异的分析根据统计分析,在有代表性的样本初期的1994年、样本中期的1999年和样本末期的2003年,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46、1.383和1.117,生均预算内事业经费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98、0.731和0.474。如下图所示: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