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等院校的美术欣赏课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4283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标下高等院校的美术欣赏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标下高等院校的美术欣赏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标下高等院校的美术欣赏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标下高等院校的美术欣赏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新课标下高等院校的美术欣赏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标下高等院校的美术欣赏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标下高等院校的美术欣赏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新课标下高等院校的美术欣赏课内容摘要 :美术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欣赏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 键 词 :美术欣赏 审美 人文性 自主性 创造性 在当今世界知识膨胀的 21 世纪,只有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能获得发展的机遇,成为社会的栋梁。美术课,被公众普遍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有效的课程之一。这主要是因为美术活动是一种“集动脑、动手和用眼、用手等多种器官并用的活动” ,对训练感觉、想象力、思维发展诸方面都十分有益。传统的美术教育,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的技能技巧,却忽视学生在欣赏课上审

2、美能力的培养,重视基础知识的灌输,轻视美育教育的培养,造就了一些只会基本绘画, 不会表达绘画含义、不会欣赏的人。毕竟,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多数并不一定从事美术工作,他们需要的是高水平的审美素质和对艺术的欣赏、理解。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东、西文化相接轨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批会欣赏、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才。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它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高等院校美术欣赏课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甚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2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要力求体现人文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一、在欣赏课中凸现人文性 美术新课程

3、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也是一种文化。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美术欣赏课中的一些内容可以很自然地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我们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在教学中应做到以德为先,在美术课的内容中可以加入中外积极健康的人文思想,从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挖掘德育素材,将德育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价值观。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

4、人的心弦,使人与之共鸣,精神奋发,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凡高的油画向日葵即将枯萎的向日葵,可感受到在巴黎的角落里奄奄一息的凡高。呈血红色的茎被剪断,如同凡 高的生命被切断。明亮的黄色和阴暗的浅蓝色形成对比,似乎是一种非现实的美。欣赏达芬奇的油画最后的晚餐 ,可领略到其3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引人入胜。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这些典型性格的描绘与画题主旨密切配合,与构图的多样统一效果互为补充,使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范杰作。欣赏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大卫 ,可以感受到一种顽强

5、、坚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再如徐悲鸿的八骏图 ,画面中绝非单单表现了八匹马,更重要的是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通过中外美术作品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中外美术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对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二、在欣赏课中体现自主性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往往一讲到底,造成教师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局面,欣赏课变成了“讲赏”课。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自省全方位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过

6、程。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4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美术欣赏课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才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三、在欣赏课中培养创造性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

7、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能力,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画,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工艺、绘画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艺术品。如教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做一做,既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譬如,在教学“半立体构成”手工作品欣赏时,教师首先展示平面构成与半立体构成艺术作品,当学生被这些作品吸引时,教师要尽快做半立体构成示范,5讲解半立体构成制作过程。此时的学生,就对老师的半立体构成实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动手做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幅半立体构成作品就在同学们的手中诞生了。看着同学们的欢喜劲儿,仿佛是什么伟大的创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所做的实物和欣赏的作品进行比较,做出评价,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欣赏半立体构成艺术。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在欣赏、创作中迸发了。 总之,在高等院校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发掘同学们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 1张道一.美术鉴赏 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